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大一新生辅导员加班主任的管理的方式和策

发布时间:2015-09-16 08:59

高校新生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模式高校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高校的管理工作更是万众瞩目,对于当代大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阳光健康心态的养成具有决定作用。为了学生的成长,高校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实践,追求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
  当代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90后学生的主要问题是独立生活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弱。进入高校后学生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有:贫困生问题;恋爱问题;亲情、友情问题,情感上的残缺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幸福感、安全感的找寻有助于学生一辈子的幸福;大学适应问题;心理问题等。
  学生入学所面对的问题,对专业的了解当然是刻不容缓,但是学生管理这部分做的到位不到位,才是整个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一个基石,学生经过高考高压后所释放的问题涉及面广、危害性大,大一是关键时期,刚踏进大学校门前对大学充满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大学生活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要抓好大一,对学生摸底排查、着重适应教育、养成教育,利用大一一年奠定他们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基调,这些工作量靠辅导员一人之力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二、高校大一新生辅导员加班主任的管理模式
  1.高校大一新生辅导员加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内涵
  辅导员、班导师、班主任等称呼我们耳熟能详,但不同的作者在运用这些名词时赋予其内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班导师和导师制有相似之处,班导师从担任这一职位的人员选择上往往是新进的专业教师,设置这一职务的主要目的是在学业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新进的专业教师本身进入新的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走上工作岗位有一个身份转换的过程,自身科研压力和教学压力都较重,空闲时间不足,自然重心不在所带班级的学生身上。为了配合学院工作的需要,学院如果安排自然也会参加,但往往是有形式而未达到最初的目的,学生往往反映一学期只能见为数不多的几次,更有甚者从未露面,学生完全不知道班导师的存在。这个时候比较尴尬的往往是辅导员,工作安排不能落实,增加辅导员心理压力和工作量,学生也得不到实惠。
  这个时候每个班配备班主任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和班导生不一样,班导生往往是由高年的学生干部担任,一是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立场不坚定,学生工作的严肃性极易被挑战,随意性大,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引导质量上没有保障;二是在开展工作中没有权威性,不能把握好与所带班级的距离感,彼此熟悉后开展工作难度极大。当然高校很少设立专职的班主任,很多学校在学生工作中尝试着采用研究生助理,研究生助理在大学第一年的时光里,对刚入校的新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既能达到一定高度的引导作用,又能弥补辅导员的距离感,辅导员和班主任相互配合和互补,既能在学习、生活大的方向上起到监督、引导作用,又能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了解学生最新的动态和想法,完成从高中一个班一个班主任的管理状态顺利过渡到大学一个年级一个辅导员老师的管理模式。
  2.班主任的选拔、职责、实效及考核
  (1)班主任的选拔
  实际表明,刚入校的新生对班主任的期待度往往比辅导员还高,辅导员这个名词对新生来说具有陌生感和距离感。所以在班主任的选拔上要严格把关,从多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包括专业素养及个人的学历经验、品德、统筹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充分起到班主任的积极作用,对刚入校的新生在学习、生活起到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奠定大学学习、生活积极向上的基调,进而影响学生的人格及价值观,为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注入活力。
  (2)班主任的职责
  虽然研究生的身上有诸多的优势,但是本身实践经验少,对于新生入校后工作方向及内容不明确,遇见突发的状况不知如何处理,工作方法单一,工作中注意事项不清楚等因素,班主任上岗前进行培训明确班主任的职责,培训工作应由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通过培训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班主任主要协助辅导员完成各项工作,培养班干部,开展班级特色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对于学生入学不适应现状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引导,规范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可以让学生较为顺利的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度。
  (3)班主任的实效及考核
  班主任的考核既是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督,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参照的标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辅导员日常对各位班主任的工作的考核,常规性的考核包括考勤、各项工作完成的质量以及各班的综合表现等;二是制作量表让学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打分;对于不按规定尽职尽责的班主任可以采取批评或将其表现返回研究生院。有了这样的考核体系,可以确保班主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当然为了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对于表现合格和优秀的班主任进行一定的奖励。
  3.高校辅导员加班主任管理模式的注意事项
  (1)班主任个人素质及言行
  班主任在学生的眼里具有较高地位,个人魅力在学生中影响较大,如果班主任个人素质较差,极容易会被学生放大,进而影响班集体的团结、和谐,导致学生的叛逆。班主任的言行一定程度上代表学校的形象,言行不恰当也会影响学生对集体和学校的归属感和爱,甚至会带给学生困扰和情感上的伤害,觉得老师不像老师,遇到问题找不到求助的对象,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也违背了设置班主任的初衷。
  (2)避免辅导员被架空
  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是相互配合,以辅导员为主,班主任为辅,辅导员管理的学生多,很多班级的具体事务都落在了班主任的身上,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大学时光中剩余更长时间的工作要辅导员来完成,所以辅导员不能因为有班主任就放手不管,学生的主体事务辅导员要尽量参与,学生活动也要尽量参加,班主任反映的各班的情况要及时处理,将与学生谈话落到实处,要带领班主任走进寝室,走进教室。
  (3)大一到大二的顺利过渡
  养成教育要落到实处,不断强化班级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大一期间管理上要注重将学校管理、学院管理、年级管理以及班级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在观念上要建立艺体类的学生可以独立,可以自我管理,大学的课堂是开放式的,管理方 式已经实现了“保姆式”到“导师型”的转变,不再是老师跟在你的身后赶着你向前进,而是站在你的身旁,关键时候进行提醒,自我管理对个体的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曾芳,张虹,佟枫.“班导师”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0).
  [2]王蔚,王玉华,王世荣.本科生班导师工作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11,(3).

上一篇:文献检索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下一篇:论新时期我国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