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等院校女生就业现状的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16 08:59

 就业指导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困难群体随着高校的扩张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目前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导致专科高校女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由于社会环境、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以及高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使得女大学生就业较男生更为困难。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女大学生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我们以专科院校女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女大学生这一困难就业就业群体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这一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高等院校女生就业困难分析
  社会因素:
  1.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参加工作的过程当中,女性承担着生育任务,享有产假,产假期间医疗费报销,不能辞退,工资照发。而且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早。这些因素往往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前提因素。还有传统思想认为,女人不宜从事体力、室外等工作。这一观念最初的原因是保护女性,而实际上却对女性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择业方向受到阻碍、就业地域受到限制、选择专业过于狭隘,等等。针对困难女生就业群体进行不同的指导与服务,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2.社会用人需求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不断地进入国内,各大企业在用人上在很大程度上重视性别的选择,性别成为各用人单位招聘选择的标准之一,用人单位的性别岐视成为了高校女大学生择业的重大障碍。在招聘会上经常会看到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中标明“只限男生”等条件。个别公司还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如“几年不结婚,几年不生孩子”等,这就是许多女大学生打消了应聘的念头。
  3.个体因素的影响
  多数女大学生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动手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思维能力较差,而对于目前的用人单位而言,这些能力往往是他们最看重的。而且女生的竞争力不强,缺乏自信心,这就导致在同等的机遇上缺乏与男生的竞争力。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普遍缺少主动性,因为个体心理因素她们对家庭对社会有一种依赖性,期待家长、老师、学校为其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了就业难原因的形成。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生通过学校的招聘会都能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但是多数女生还是等待,等待家人或者关系去寻找合适的工作,迫不得已时才主动去社会上应聘。有的女大学生缺少奋斗精神,懒惰的心理导致出现好工作不如嫁对郎来的更实际的想法。
  4.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我们都了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理工类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那么在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中就充分体现出了重视理工类专业的设置,而忽视文科类专业的培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上多数岗位设置都是围绕着理工类专业而设立,文科类专业岗位少之又少。而多数女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倾向于文科类的专业,前文中提到女大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道路很狭窄,出现就业难的现象。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1.正确的政策指导
  女大学生作为高校困难毕业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学校、学生本人所要考虑的问题,而是全社会都要切实的关注,共同努力,提倡男女平等就业,完善男女生平等就业的环境,确立生育的正确思想。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福利制度,以国家政策、法律确立生育的社会价值,并制定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议社会向女职工较多的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指导和服务。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利用教育资源,对女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传统观念和软弱心理进行教育,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观念。应积极宣传优秀女毕业生,使她们成为广大女毕业生的榜样。高校应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对女毕业生择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2.高校专业设置合理化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一方面,过于重视热门专业,造成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另一方面,对一些冷门专业没有及时根据市场调整招生人数,没有及时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先失业。同时,高校也存在不能很好地控制个别专业专业男女生性别比例的问题。因此,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对一些市场有需求同时适合女性的专业,如服装、纺织、英语、美术、音乐等文科专业多开设。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高校可以尝试因材施教,使开设的课程、选择的科目更有弹性,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此外,在招生宣传中重视针对于不同专业就业去向的介绍,供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时参考,并对女考生的专业选择及就业加以引导,减少考生和家长的盲目性
  3.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正确引导
  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尤为突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学生本身的就业竞争力,我们要正确引导女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端正心态,坚信男生能做好的工作自己也能做好。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择业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看待成功与失败;其次,要淡化传统性别观念,正确的认知自己,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勇于竞争;再次,准确定位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消除虚荣心理,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最终达到满意就业。最后,呼吁各高校要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帮助她们认清自己、正确定位,纠正认知偏差,做好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高校要把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作为工作重点去加强,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宣传活动。比如,就业心理讲座、就业心理培训、模拟面试等,是学生提前进入择业的准备过程中。
  综上所述,我们认 识到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很好的效果。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影响到了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加强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只要女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从实际出发,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完善自我,就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上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思路分析

下一篇:高校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