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根源新探

发布时间:2015-10-04 14:45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根源探讨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现实表现折射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现状,除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原因外,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现实中遭遇表面上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之间的矛盾也是目前困境的主要根源。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七门整合为四门。据笔者观察,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一种“四不”现象,反映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由的态度,即“不上课、不听课、不重视、不认同”,这虽然不是主流,但这种现象正日益表面化、普遍化。
2004年山东德州学院一项调查表明,近800,%的学生认为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而且与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接近40%的同学认为日前理论课课程设置占用学时过多;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课的学生约占47%;接近80%的学生认为“对教师授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是导致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主要原因;超过60%的学生认为现行的考核模式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超过80%的同学在课后对理论课几乎不再过问,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临时进行复习。
2005年7月1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篇名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调查报告的数据也表明,虽然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部分学生当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对于《中国青年报》调查数据,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耿国阶认为,这样的调查往往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调查统计表在形成和公布为正式文件或调查报告的过程中,鉴于各方面的因素,往往经历了一个自觉的过滤机制和过滤环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要比调查报告反映的程度严重得多。
同时,耿国阶引用了另外一组数据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队伍现状也令人忧虑。在公共政治课教师队伍方面,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社会地位等原因,高水平的教师不愿意混迹于“两课”教师队伍,在任的“两课”教师往往也自感低人一等。其次,在职的公共政治课教师普遍存在一种职业上的“倦怠”。
虽然以上个别的调查数据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全部,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的问题的严峻性。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身来说,理论界从一开始研究与反思多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二是教学方法。应该说,从这两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问题的原因所在,但并不能等同于问题的全部,也不能真正说明目前的现状以及深层次的原因。从总结归纳以上两个方面研究切入,以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原因的认识引向深人,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
(一)课程内容重复
从纵向上看,大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容与中学阶段重复,相当部分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以简约的形式学习过。中学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常识课,内容包括社会发展简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常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常识等,而大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正是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展开。更为严重的是,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成了教条化的知识点或概念灌输,中学阶段先人为主、似曾相识的印象必然导致大学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兴趣骤减,使大学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同样是冷冰冰的“教条”,往往一开始就冷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不愿投入精力很好学习。从横向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门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在纵向上内容重复的现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也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的两次大的改革,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结构性重复的问题。作为一套课程,就近几年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唯物史观部分在政治经济学课中被重复,而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内容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交又,邓小平理论课在一些内容上又重复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内容。而新的改革方案,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内容上如何处理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关系问题,又必将成为一个旧话重提的课题。这种内容的重复现象也是一直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际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片面狭隘的理解,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有的解释力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沿袭了以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做法,还可以看出苏联模式的痕迹与影响,:区种结构性的划分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特点是突出阶级性、意识形态性和直接行动的属性,这种划分适应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对理论指导的需要。但这种划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文明一般规律的研究,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留下了任意解说的空间,导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产生。这不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大大消解,也大大降低了其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应有的指导作用,这种缺陷也直接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在保持基本内容稳定的基础上,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时代性内容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远离生活实践,内容相对滞后,使学生产生疏离感。随着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实践大大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体系的解释范围,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结论和观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一直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态,教材中一些观点与迅速发展变化了的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刊发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但并没有及时地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材中抽象的基本原理阐述太多,教材追求形式完美,不易理解,而对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分析现实问题阐述太少,这也是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的一个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教学方法根源
这主要表现在:(1)从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学组织形式普遍采取自然班合成的上大课形式,百人以上的班屡见不鲜,笔者甚至见过有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课人数超过三百人。这样,一方面导致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对话交流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致使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限制。(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至今还没有改变那种满堂灌的“填鸭”方式,整个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学生被动地听与记的僵死模式,很难采用“研究式、启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不否定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的长处所在,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作用的发挥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即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与反差,决定了大学生对这种方法的知识传授的接受与吸收的有限度性。(3)从理论课的教学过程看,许多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一些教师自身对社会实际了解不充分,手中掌握的具有全局性的典型材料不多。(4)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统一。恩格斯也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方法论在当代显示着实践价值与理论魅力,如何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和改造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主旨之一。但是在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对此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其被淹没在普遍存在的理论知识的灌输中,让位于基本结论的传授与考核,没有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应有的吸引力。(5)考试作为检验、巩固学生学习的一个途径,具有导向、显示、激励、反馈等功能,同时也是检验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手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目前来说由于授课模式均是以课堂授课为主,所以考试形式也一般是期末统一以一张试卷、闭卷、笔答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长期一贯的单一化的考试形式,不但违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原则,更严重的是使学生养成了一个习惯,突击过关,不重视学习理解过程,把应付考试变成学习的目的。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
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目的与目标,迄今为止还缺乏较为具体而有层次性的定位,大都是这样的描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引导大学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拐建设的信心”,“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当代大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需要”,如此等等。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渺茫,造成了很大误解,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

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的背后就是需要,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取决于它满足于大学生需要的程度,一个企图用包罗万象又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国家与社会作为主体对客体的要求,缺乏大学生作为主体要求的换位思考,没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成为大学生的需要。结果是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由此导致不针对大学生对自身生存与发展命运,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不能从心灵深处解决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用性的疑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许多大学生的心目中让位于学习外语、电脑、专业课。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遭遇表面上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
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在不同时期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但在贯彻与落实的过程中,在一些领导、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中,还比较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应有地位认识程度不够,对党与国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策做表面文章,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的实际地位,有人甚至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突出表现在:(1)有的学校随意压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时,有的以教学改革之名竟任意砍掉规定课时的三分之一,造成理论上的盲区、空白点。(2)连续多年高校普遍扩大招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师资并没有同步增长,相对其他专业课师资而言,明显滞后,有的甚至不增反降,压缩编制,致使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大班上课成为唯一的选择。无论是缩小上课合班的规模,还是配套虚拟教学情境所必须的计算机软硬件和必要的师资培训费用,都需要相对宽裕的教学和科研经费的支撑,从目前情况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容乐观。(3)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重视,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在落实科研经费、活动经费和教师培训方面力度不够,这在一些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中更为突出。(4)就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管理一直存在着高校党委和行政职责划分不够清晰、规范,履行职责不到位,党政相关部门相互协调不够的现象。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之间的矛盾也是目前困境根源之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如果能够从学术上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就勾勒了一部西方思想哲学史和一部政治经济学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总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具有非常严肃的科学性。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公开表明自己的意识形态性质,明确地把自己规定为无产阶级的学说,自觉充当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努力追求和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价值性和阶级性,或者说意识形态性。与此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也具有双重的功能,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功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如何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长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过去一个时期以来,把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截然对立起来,为强调意识形态性而无视科学理论性、学术规律性的情形时有发生,近年来又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脱钩,“使马克思主义非意识形态化”的学术倾向。这一非此即彼、割裂二者统一性倾向也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个别时期的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知识性的泛政治化的“训政式教育”,与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大量充实知识性的东西、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的“告别意识形态”倾向,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目前困境的深层次根源之一。
以上是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身对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分析。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根源远非其自身根源所致,因此对此问题的探讨还应进一步挖掘来自于该课程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分析。

上一篇:浅谈整合多重研究范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下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