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媒体在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阐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7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媒介形态,为了区别于传统媒体,人们把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统称为“新媒体”,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特点
  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除了拥有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功能,又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1、开放性,网络和手机传播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有了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地球只是一个村,任何消息都能很快在地球村传播,全球变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网络。2、大众化,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一对多”变成“多对多”,任何网络或手机的使用者都能通过各自的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这就使得平台中的任何人既可以成为传媒的传播者又可以成为传媒的受众。3、多元化,新媒体的传播主体多元化,无论是政要名流还是平民百姓,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布信息。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形式也丰富多元,手机、QQ、博客、微博、论坛等都是信息发布的渠道,而且网络媒体内容融文字、广播、图片、视频为一体。4、便捷性,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发布信息、接收信息和查找信息都方便快捷。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报道是线性的,讲究新闻的时效性,报道的都是当下发生的热点时事。而互联网的报道是网状的,查找现时的新闻、以前的新闻和相关的新闻都非常方便快捷。5、低碳化,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和接收几乎是零费用,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无纸化、成本低。在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低碳化无疑也是新媒体的重要特点和优势所在。
  二、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作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网民中10-19岁人群比例是26.7%,20-29岁人群比例是29.8%。由此可见,青年学生网民占网民总数的56.5%,是网民的主要成员。多年来,团属网络阵地建设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中国共青团网、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等共青团网站先后开通,通过电子信息化和网络通讯手段更好地实现了展示工作、沟通交流、发布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基本目标。网络等新媒体对青少年发展和共青团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新媒体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对多”到“多对多”的转变,使新媒体传播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和方便快捷的功能,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单向灌输与传授不再是唯一的教育模式。很多高校都开通了网络课堂,使师生不仅可以“面对面”,还可以“线对线”地在网上完成授课和学习。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手机日益普及,手机报、手机网络等平台都为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开放性、交往的互动性与信息接触的广泛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新媒体,收集丰富的资源和信息,以全方位多形式的方式快捷地传输给广大团员青年,构筑广阔的新媒体教育平台。
  (二)新媒体有助于加强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时代到来,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机遇与挑战。共青团通过利用新媒体,可以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宣扬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榜样和先进人物事迹,全力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共青团可以紧扣时事热点,在微博上开展“纪念建团90周年”团务知识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 等热点话题讨论、网络主题团日活动等,利用高校新媒体把握教育引导青年的主动权,为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更多丰富的元素。
  (三)新媒体提供了团员青年健康成长的服务平台
  新媒体已经覆盖高校师生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QQ、飞信、博客、微博等成为师生联络交往、及时发布各类信息的有效方式;校园网、辅导员博客、辅导员微博等成为宣传、教育和服务青年的重要平台。利用受众广泛的新媒体,高校共青团服务广大团员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高校共青团通过建立团工作QQ群、团委网站、团组织博客和微博等新媒体,及时传递信息,招募志愿者、审批社团成立等手续也通过网络快捷地完成,同时,鼓励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广泛参与到团的活动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来吸引、凝聚青年,满足青年的需求,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三、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途径
  自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中国兴起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给高校共青团组织引导和教育青年的传统工作途径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拓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途径、渠道和载体,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和实践。
  (一)开辟网络新阵地,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加大主题宣传教育力度,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共青团网站可以开辟思想建设、动态信息、热点专题等栏目。在网站内容建设上,应采用贴近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提高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通团委博客和微博,作为关注学生、与学生交流和服务学生的平台,让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让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平台。
  (二)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服务青年学生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利用新媒体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高校青年的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新媒体竞赛活动,例如,在劳动节、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喜庆节日举办“节日精彩短信作品竞赛”、 “微摄影竞赛”等,在党团组织生活中,举办“大学生博客竞赛”、 “微小说创作竞赛”等,展示新时期青年的精神面貌和利用新媒体的技能,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新载体,运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新媒体学习和竞赛活动,把同学们真正吸引到参与数字校园文化的进程中,开展适合当代大学生活,符合和谐校园建设要求的新颖活动,引导青年参加文明、健康、有益的新媒体文化活动。
  (三)加强新媒体素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健康发展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身发展带来既有利又有弊的双重效应。高校共青团除了应重视和加强新媒体传播的管理,更应注重正面教育和引导,趋利去弊,以“疏”代“堵”,因势利导,利用新媒体的网络和手机平台,以网友和博友的身份与大学生交流,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加强对青年的道德教育,提高青年利用新媒体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遵守网络规范,尊重公序良俗,不违背社会道德,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通过教育引导,提高他们对新媒体的理性辨别能力和适应能力。
  新媒体在青年学生和共青团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青年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新媒体技术与环境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并努力寻求运用新媒体技术和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的契合点,及时掌握青年思想动向,妥善处理网络舆情,牢牢把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利用新媒体技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开拓共青团工作的新途径。

上一篇:精品课堂的生成性价值

下一篇: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