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追求的方式分析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文化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出路”(11YJA710025);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文化自觉问题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106号) 。
作者简介:李艳(1963-),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文化缺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反思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使人打破了自然人的局限,把人塑造为文化人,使其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践过程就是文化创造、生成和展开的过程,也就是创造、生成自身的过程。所以,与其说实践创造了我们,还不如说是文化塑造了我们本身。“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造就了人,没有文化,人与动物无异”[1]。在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胡锦涛明确指出,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文化育人,通过文化育人,进行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发挥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渠道,是通过适应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价值核心的教育过程,完成育人任务。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着文化缺失问题,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育人。近些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就其系列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取得了重大发展和可贵经验,但教学改革的原创性成果甚少,教学实效性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虽然这可能是历史和现实、继承和创新、坚持和发展、叙事和反思等文化背景造成的,但当它成为“问题”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对其更为真诚的关切和更为深刻的探讨。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前提下,进行深刻的理性反思无疑是超越以往改革问题域,转向现代文化场域和框架的必然要求。当然这种超越和转向并不是对原有问题的放弃,而是把问题域放置在一种不同于以往思维框架中的拓展,也就是在我国文化繁荣和建设中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文化视域中的拓展。这种解决问题的取向,不仅是“社会理性”(社会文化建设)达成的,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和社会理想的自觉,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从新的客观形势出发,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创新。它涉及到文化意蕴、文化功能等系列问题的理论研讨,使我们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卓有成效地在推动教育改革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目前,从文化结构体系进行理性反思,笔者认为还存在着三方面缺失:
(一)文化传承的缺失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文化传承,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都有代表自己精神命脉和历史传统的文化根基。“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3] 。应该说,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学科建制形式传承科技形态和意识形态文化。文化传承就是把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有选择地传给下一代,是对文化的传播、传授、传递、传教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文化上。由于长期以来的孤立化,意识形态因缺失历史文化资源的滋养而抽象化、绝对化和工具化,因而其实效性大打折扣。结合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传承,需要关注以下方面:在传承内容上,纠正单纯政治性,关注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关联;在传承理念上,纠正单纯工具性,关注与人文文化、价值文化的关联;在传承形式上,纠正单纯知识性,关注与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文化的关联。
(二)文化意识的缺失
从教育的学理上讲,文化意识是指在特定的文化时空中,通过一定形式的文化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文化个性、文化态度、文化行为等产生影响,形成文化价值、文化观念和文化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对一定的文化形态进行重新解释、洞悉和评估,进而确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状况决定了可能或存在的问题是文化意识的单向性:随着学科建设的科学化追求,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而出现了重科学、轻人文,重知识的客观实在性、标准化及可量化、范式化,把人文学科教育变成科学范式的倾向,无论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都采取了可量化、技术性模式,忽视人文的意义性、价值性和精神性,这在一定意义上冲淡或消解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意识。因此,在学科体系中需有意识地根据我国的文化经验、知识背景和时代观念重新理解和界定相应的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现阶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主要关注两个向度的文化意识:一是中国向度的文化意识,强调用中国视野透视世界问题,以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思想脉络、学术视域为知识资源与各种文化精神开展对话和交流,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化意识。二是世界向度的文化意识,强调用世界眼光审视中国问题,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交融整合的文化精神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识。
(三)文化创新的缺失
文化创新是指以创新为主张形成的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模式,是通过创新开启新文化理念、新文化价值和新文化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创新方面表现为自觉性的缺失,也就是那种能够有利于创新、并对创新具有明确作用的文化能力的缺失,包括创新的理念、目标、价值的意识的缺失,表现在对创新心理、创新态度、创新知识观念等方面重视不足。这些情况显然不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文化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理性是由三个自觉构成的:从内在规定上看,是自身的文化特质的自觉;从人文发展上看,是社会的文化反思的自觉;从现实要求上看,是实践的文化创新的自觉。
(一)文化内涵的自觉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文化特质的梳理和考察,在逻辑上
需要一定的思维视阈才能进行,或是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或是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方向去探究。唯此,我们才能获得领域明晰,范畴准确的研究。本文就是把文化放置在哲学的解释范围中来审视的。因为,哲学乃是一切学科的思维基础,唯有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文化,才能把握其更深刻的内涵,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质。
在哲学上,“文化即人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4]。文化与人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文化的本质在于“人化”,在于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完成超自然的社会创造,把人的愿望、需要、目的对象化;另一方面,人的本质也是通过文化事项得到表现,并且随着文化活动不断获得展示、丰富和深化。所以,文化即是“人化”,也是“化人”。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的特质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的统一、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等。当然,文化的这种辩证关系是确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文化具有深刻而积极的指向价值和意义系统,可以说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因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创建,不仅创建了其外在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其内在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文化形态的核心思想理念” [5]。
从上述视阈出发,我们会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的一切内涵和特质,可以说二者是同质相生的。因为,从内在规定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其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大学生心理内部矛盾,使其养成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从而使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意识内化。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活动,具有文化的特质。其一,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向互动完成的,含有“人化”和“化人”的双功能,这是文化的;其二,教育活动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又要“以人为本”,体现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等;其三,在展开教育过程中,既要继承文化传统的精华(包括文化知识,优良技法等),又要以适合文化创新为基点进行新的再生产,在创新中发展;其四,政治法律思想、社会道德观念、哲学和艺术思维等意识形态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和主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意识形态进行阐释、宣解和传播的,其作用力是人类思想的启迪、觉示和反思等过程。当然上述四点不足以完全说明其特质,但有一点却很清楚,那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并作为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传递过程,将其中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价值和意义揭示出来。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以文化为深层基础,更是担当着对人的文化目的的积极意义,实现着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二)理论发展的自觉
理论发展是以社会发展为蓝本,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显现时代的精神。当代理论昭示现代社会所面对的最重要的事情,无外是对现代化的认定、实践和反思。现代化在缔造了科学知识、技术工具、主客思维、人类中心、市场经济、民主政治、资本逻辑、正义设计、自由思想、全球化等文化事项的同时,也形成了人类的深度矛盾:社会与个人、科学与人文、工具与价值、繁荣与贫困、发展与破坏等等。对现代化的深刻反思,既是社会的课题,也是理论的任务,更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文化理性。因此,伴随着社会发展的理性自觉,在理论上出现理性反思现代化的文化问题。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冷静揭示当下所遭遇到的发展困境,为创新奠定文化基础。
由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实证主义到思维方式的主客二极走向,它们都作为文化内容直接地表现为当代教育所遭遇到的尴尬,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悖论性文化现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业文化道路,即按技术主义的工业文明设计了统一流程式教育过程,统一学制、统一课程、统一标准的规模化“生产”,规格化知识结构、标准化目标预设、集约化群体培育,僵硬化教学活动和单一化人才模式等等,而人的差异性、丰富性、多样性文化要求难以达成,其文化特质不能得到深度彰显;二是泛科学理性实证,往往使思想政治教育限于工具理性的追寻,教育内容表达倾向于经验科学化,即通过对知识分析追求内容及其表达的严谨性和明晰性,从而为命题即知识提供可由经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框架。教育者往往致力于探究知识、真理绝对可靠性、普遍性和明证性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把其放置在社会生活实践存在境域去考察它的具体的、丰富的人文历史意义和标准。最终,其知识图景中的人文价值意义与根基遭消解,教育活动不仅弱化了其现实意义,而且还弱化人和人文精神;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受西方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严重影响,形成了一种主客对立式的简单化思维方式。如,对教学的认识上或立足于教,或立足于学;对师生的关系上是主体——客体的对应关系;对课堂活动的安排上,是单向式纯知识的输出,或纯知识的接受。甚至就连本来完整意义上的人,也被二元分割为生理和心理、理性和感性、认识和情感等。这种极端僵化的思维模式,极不利于实现其应有的历史丰富性、现实生动性和理论深刻性的文化特质。
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我超越,不仅仅要在“文化”意义上弱化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和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更要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对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的客观要求上对其存在的价值、合理性及其思维方式进行理论追问。淡化负面文化模式的影响,在理性上必须实现两个自觉:一是对文化判断和反思的自觉,形成批判的文化模式;二是对新的一种文化进行自觉地重构。
(三)实践要求的自觉
对实践困境的消解和超越,一是要有对自我理解的自觉;二是以文化理念为背景的自觉转向。在我看来,以“人文价值”的文化理性来表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理解,首先是因为这种视角凸
显了当代人类理念的内涵,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观视为关于人类社会存在的自我意识理论的文化观内涵。以“人文价值”的理念为背景,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转向所凸显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理解的双重自觉:一方面,它是一种“拒斥”工具主义教育观的自觉,也就是以“文化转向”为标志,讨伐任何试图借助科学理性对他者的征服过程,反对用“实用的技术旨趣”的、“超历史”的观念去构建思想体系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确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的教育观自觉,即把教育活动定位为“关于人的、社会的历史性存在文化意义理论的自觉”。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全球问题、物质丰富与“人的物化”等深刻矛盾,都合乎逻辑地提醒我们以“人文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考量来实现对人类自身的关切,由此而构成的以“生存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理念,也必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性转换的落脚点,进而实现对人类、对社会更深层的关切。
三、文化理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意义追求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改革逐渐形式化,功能偏重工具化,目标倾斜功利化,学科走向知识大全化,模式变成机械化等趋向;也出现了重社会性轻个体性,重知识性轻价值性,重科学性轻人文性,重整齐性轻差异性,重标准性轻发展性等等问题。正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的历史境遇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效益,必须调整眼界,这样才会使我们有足够的力量,放下拘谨,祛除遮蔽,发掘已被我们淡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当然,任何命题的言说都是基于实践的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不仅是其“社会理性”达成的,更是社会合理性追求的自觉确立,公共文化责任的担当与终级价值的追求。
从现实性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其文化张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凸显的文化理性在于:
(一)引领从“偏重社会价值”向“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的文化追求
与西方崇尚个人价值的文化特质、学校道德教育注重灌输个人至上的基本价值观不同,中国文化有偏好社会化、整体性的倾向,社会、集体、整体的文化价值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在各个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其理念,还是具体实施模式更是以社会性为重,忽视个人的存在,个性的发展,使教育活动大而整齐,缺少充满生动的个性鲜活的气息。随着社会发展,西方的个人主义、东方的整体主义都遇到了困境,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性被重新认识,明确了个人与社会双向价值互动关系,并且是通过文化“中介”的运作机制而实现的。在东西方都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清算、反思和批判中,双方各取所长,形成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综合趋向。中国文化中开始重视个人存在的价值,社会发展的主体积极性得到了释放。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自觉反映这种文化趋向,更要在教育活动中实现对个人的尊重,关注整体与特殊的关系,把“社会性”、“政治性”与“个体性”、“主体性”的辩证关系作为理念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形成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的文化追求,为引领和影响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二)倡导从“单纯科学理性”向“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并举”的文化整合
受西方现代化文化的影响,中国在寻求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现代化、科学化得到了推崇,科学技术水平迅猛提高,这对中国是必要的,它带给我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出现了西方社会的科技至上等理性带来的诸如信仰迷茫、精神衰微等社会弊端。特别是大学文化以科学文化占主体,对科学的崇奉,会进一步强化科学教育、科学逻辑和科学标准。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的,应该倡导的。但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考问、社会的理想价值的诉求是不可能通过科技理性得到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深层理念层面的伦理价值维度给予某种引导、规范和启示,都是不能自为的。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文化就显得尤其重要了。特别是在维护、传播科学精神的同时,更要把包含人的价值理念、理想追求等人文精神提升出来,担负自己应尽的文化使命。从现实状况看,要担当使命,必须进行文化整合:一是在人的目标定位上,应强化马克思的基本思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着眼于“完整的人”的文化塑造,开发人的各种潜质,从素质教育角度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二是教学范式应从以实验科学为背景所形成的追求知识大全化、经验论证化、绝对真理化活动范式,转变到从中提升出关于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思考,重新确立关于人类生活意义、根据、理想及价值问题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特地位,并实现范式转换;三是阐释性语境的生活向度。生活向度是指理论的、历史的逻辑展开,由只关注政治、经济、军事等宏大叙事,投入到与人类的实践生活相对接。教育模式上应打破课堂的限度和知识传授的限度向现实生活、向社会活动、向道德实践的体验式语境转移。在新时代,我们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能把握文化的基础和根基,才能实现理想价值与世俗价值的共存。
(三)担负由“专注传承功能”到“传承功能与创新功能结合”的文化选择
文化发展的历史是有独特规律性的。一方面,文化形态具有积淀、继承的驱力,表现出文化的传统性;另一方面,文化还有开放性、交融的驱力,表现出文化的开拓性。在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对文化(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具有延续、传递、注释和传播的承接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交流、碰撞、反思和开拓的创新功能。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则是传承思想政治法律意识,传播思想政治法律价值。表现为:其一,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文化资源发扬光大;其二,对现时代主
流政治法律意识进行传播。二者在交融中服务于政治、服务于社会。它既要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为社会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后备力量。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它一方面是贯彻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支撑;另一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系统和人才资源的可靠保证。作为文化选择,特别是对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思想准备和价值铺垫,思想政治教育为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提供宏大的政治视野和深沉的时代情怀,是匡正人行为的内在整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