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2005年-2010年“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源的质量统计

发布时间:2015-11-11 09:24

近年来,高校之间在生源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华约”、“北约”之争方才兴起,“卓越联盟”、“船海联盟”又应运而生,生源竞争已经从独立竞争走向集团竞争。那么,各高校是否在竞争中争取到了理想的生源呢?本文选取38所“985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因其特殊性不纳入研究范围)为样本,针对这些大学2005年—2010年招生录取分数统计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工具展开多层面的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各大学的生源质量。
    一、研究对象
    我国高校实行以统一高考招生录取为主,以自主招生为辅的新生选拔制度。尽管自主招生对有关高校招收优秀考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但从整体上讲,统一高考招生录取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生源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即便是在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985工程”大学,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考生还是占其招生总人数的绝大多数。高考成绩是各高校招生录取时最为看重的。有研究表明,高考语文、英语、数学成绩对后续主干课程的学习有显著影响。①因此,研究各高校招生录取分数对于了解其生源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主要选取38所“985工程”大学为研究对象,以其2005年—2010年的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统计数据为分析样本,对各大学的生源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特点。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本研究以公开的高考招生录取数据资料为信息源,主要从总体生源质量和分科生源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数据来源
    研究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各大学招生网站、新浪教育频道数据资料③、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资料④、《中国教育考试年鉴》、《全国高校录取分数线统计》等。选取2005年—2010年38所“985工程”大学在全国31个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包括文科、理科(或者综合)录取平均分、录取人数、各省本一录取线等。
    (二)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EXCEL(2003版)进行数据输入、处理、统计、排序。数据不包含保送生、艺术体育等特长生的录取情况;既有提前批又有本一批录取的,其提前批分数不计入统计;特定年份只有提前批没有本一批录取的,提前批数据计入统计;西藏考生统计汉族学生录取线。各主要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文、理科生源质量
    一所大学的省内文理科生源质量以该大学省内文理科得分表示,其计算方法是:按照各大学文理科统计录取均分、分省计算文理科录取线差(录取线差=平均录取分数-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设定每省录取线差最高分值的大学得分为100,其他大学在该省得分为其录取考生省内文理科录取线差与该省录取线差最高分值的相对分,所得分值即为该省文理科得分;不分文理科的省份,在文理科生源质量统计中不予考虑,但在总体生源质量中考虑其综合科录取质量。计算公式如下:
    
    一所大学的全国综合得分=各省综合得分平均值
    一所大学的6年综合得分=2005年-2010年全国综合得分平均值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包括:38所“985工程”大学6年间生源质量横向对比;特定高校在31个省生源质量的纵向对比;文、理科生源质量对比。
    (一)“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横向对比分析
    1.总体生源质量差异分析
    38所“985工程”大学总体生源质量排名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各大学总体生源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1)生源质量与“985工程”大学区域分布
    “985工程”大学录取人数具有明显的属地化特征③,优质生源青睐经济发达地区的“985工程”大学。北京和东部发达城市的“985工程”大学生源统计得分明显更高,处在经济发达省区的“985工程”大学更容易获得优质生源。全国各地绝大部分优质生源选择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地处经济文化发达城市的大学,其他内地大学对它们几乎没有构成生源竞争威胁。但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仍存在差距,比如,地处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本地招收的生源质量也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弱。生源质量排名前24位的“985工程”大学分布在12个省,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共有12所,占50%。若以东、中、西部划分,西部地区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四省区共7所“985工程”大学中只有1所进入前24名;中部地区人口大省众多,在湖北、湖南的5所“985工程”大学只有2所进入前24名。生源质量排名靠后的大学主要分布在边远省份。
    “985工程”大学优质生源地域差异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源于我国高等教育分省招生计划制度。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各省经济、文化、人口、教育等发展不均衡的特殊国情。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对“985工程”大学支持力度更大,具有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影响,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考生更愿意报考这些地方的“985工程”大学。
    
    (2)生源质量与“985工程”大学综合实力和类型
    38所“985工程”大学受办学历史、学校类型、办学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相互之间在综合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对各大学的生源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统计表明,生源质量与大学综合实力和类型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生源质量排名靠前的大学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排名前10名的大学集中在综合类(7所)、理工类(3所);排名前20名的大学也主要集中在综合类(13所)和理工类(6所),只有1所师范类(北京师范大学)排在第13位;民族类(中央民族大学)、农林类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靠后。9所教育部重点建设大学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生源质量稳居前6名,而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生源质量排名相对靠后。
    (3)“985工程”大学生源竞争激烈
    生源数量相对减少,招生录取率攀升,生源供求关系变化直接导致高校间激烈的“生源争夺战”。“985工程”大学虽然现在还不存在明显的生源危机(本一线上录取学生),但也有内部生源之争,还有与国内其他大学、港澳台高校和海外高校的优质生源之争。
    统计表明,地域相近、实力相近的大学间生源竞争更加激烈。现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例予以说明。表2是2008年两校理科各省 招生录取分数情况,提前批没纳入统计范围(该年江苏不分文理科、以综合分数计算)。在都有招生的29个省中,两校在湖北、福建、广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南、陕西、河南等9个省的录取均分相近,华中科技大学除了在山西省的录取均分低于武汉大学外,在其他19个省的录取均分都略高于武汉大学。这表明两校的生源之争激烈,也说明华中科技大学理科生源质量高于武汉大学。虽然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武汉大学文科生源优于华中科技大学,但根据文理科人数、录取线差相对得分加权计算,两校的全国生源综合得分均分显示,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总体生源质量优于武汉大学。根据表1,两校6年平均生源质量高度接近,这也反映了两校生源之争的结果。2008、2009、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理科在湖北分别招收2776人、2434人、2654人,录取均分分别是612、605、616;武汉大学理科在湖北分别招收2234人、1901人、1517人,录取均分分别是605、601、614,两校录取均分逐渐接近,武汉大学逐年减少理科在湖北的招生人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高生源质量的效果。
    
    2.总体生源质量变化分析
    2005年—2010年各“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各大学每年的生源质量排名与其总体生源质量排名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图1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同济大学生源质量一直处在前10的位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幅领先于其他大学,一直处于前两位,上海交通大学在2005年和2009年略低于复旦大学,其他4年一直位于前3位;2005年浙江大学的位置略低于中国科技大学,2008年位于第4位,而其他4年均高于中国科技大学列第5位;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6年都处于第7和第8位;北京航天大学从2008年开始从第13位升至第9位,并保持了3年;同济大学、南开大学6年一直处于第10-12名之间;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学的排位一直比较接近;华东师范大学的位置变化最大,从2005年的第12名跌至2008年的第26名,2010年才升至第24名;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05年的第22名,升至2010年的第14名,可以说是上升幅度最大的大学;位于中间段的另外10所大学的位置在不同的年份略有波动,但比较接近,大连理工大学基本保持在第22-23名;处于第23-35名的几所大学的相对位置基本没有变化;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处在末段位置。
    
    图1 2005-2010年“985工程”大学总体生源质量变化图
    (二)特定省份生源质量横向分析
    特定省份的生源质量与各大学招生名额投放密切相关,而招生名额的投放又与各省份总人口数、考生数、拥有高校数量等相关联。“985工程”大学招生人数的属地化现象使各省份的招生录取更具复杂性。例如,2007年,34所一期“985工程”大学共招生145866人,属地化比例平均值高达36.18%,而在13个无“985工程”大学省份的招生比例平均仅为1.75%;2007年“985工程”大学的平均录取率为1.444%,上海市“985工程”大学录取率高达4.566%,人口大省河南省最低,仅为0.705%;2010年“985工程”大学平均录取率为1.999%,上海为5.129%,河南只有0.978%。从图2可以看出,2010年河南省录取人数排在全国第8位,录取率排在最后,录取人数最多的是广东、湖北、山东,录取率最高的是上海。
    河南省是人口特大省份,没有“985工程”大学,多年来高考报名人数为全国最多;上海市是人口中等省份,有4所“985工程”大学,录取率常年处在首位。分析2005年—2010年各“985工程”大学在这两省市招生录取的相对分值,可以了解各大学在特定省份生源质量的相对位置及其变化情况。从18个拥有“985工程”大学的省份随机选取18所大学为代表,对比分析这18所大学在河南和上海的生源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18所大学全国相对均值曲线与河南省生源曲线基本吻合,说明河南省向各大学输送的生源基本符合总体生源质量排名(见表1);清华大学在上海市获得了最优生源,复旦大学的生源质量超过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这体现了复旦大学的地域优势。浙江大学在上海的生源质量超过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在上海的生源质量超过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与其在河南的生源质量出现反差。总体而言,除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另外16所大学在上海获得的生源质量低于河南生源及全国平均生源。这也说明上海的优质生源更多地流向了北京、上海的“985工程”大学。
    统计表明,特定省份的生源总体分布与全国综合生源质量排序变化基本趋同,个别大学的生源质量在不同省份因为招生人数、学校实力、学校地域、学校类型、招生宣传等原因而出现波动。
    1.总体生源排名前10名的大学
    由图4可以看出,在大部分省份,各大学生源质量总体与综合排名顺序相一致,只在少数省份出现差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基本处在第1、2位,但是在西藏,上海交通大学跃升至第2,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列第3;南京大学在江苏排第9,同济大学跃至第8;复旦大学在江苏超过北京大学排第2,在上海、河南、甘肃跃至第3;中国科技大学在安徽与复旦大学接近,跃至第3,在吉林与上海交通大学接近,位居第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上海、江西、江苏、广西、贵州、福建排在第11-17名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在浙江升至第4位,在西藏排在第9位。
    
    图2 2010年“985工程”大学录取率与招生人数对照图
    
    图3 “985工程”大学在河南、上海招收生源质量情况图
    2.总体生源质量排名后10名的大学
    图5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除了在上海、西藏排倒数第3和第2外,在其他省份都是最后一名;中南大学在河南、安徽、浙江、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获得相对较好生源;吉林大学在天津、安徽、山东、贵州、新疆等省获得相对较好生源;东北大学在西藏排第38名;中国海洋大学在山东、新疆等地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生源。
    
    图4 综合生源质量前10名大学分省生源变化图
    
    图5 综合生源质量后10名大学分省生源变化图
    3.总体生源质量排名第11-28名的大学
    总体生源质量排名第11-28名的大学在各省的生源分布与 总体生源质量排序基本相同,只在特定省份出现一定的波动,见图6。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排第9、在江西排第8、在吉林排第8,获得了相对较好生源;山东大学在山东排第22,在广东退至第28;华中科技大学在新疆排在倒数10名的范围;东南大学在西藏退至倒数第6;电子科技大学在上海退至倒数第2,西安交通大学在海南退至第18。
    (三)“985工程”大学在不同省份的生源质量纵向分析
    客观上讲,不同省份之间的生源质量是不宜进行比较的,因为各省高考难度不完全相同、高考总分不完全相同。根据前文所述,一所大学的某省生源质量可以用该大学的省内综合得分表示,通过对比省内综合得分可以比较分析各大学在各省的生源质量。尽管“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分布与所在地域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存在例外情况。比如,复旦大学在江苏得分较高,而在云南、山西等地较低;浙江大学在浙江的生源质量并不是最好,相对最好生源在湖南、贵州、青海等地;厦门大学最好的生源来自辽宁等地,而非福建。各大学在各省生源质量波动情况有各自特点,似乎没有共同规律可循。兹列举几所大学的情况进行分析。
    1.清华大学
    图7、图8显示,清华大学连续6年全国平均得分都处在第一的位置,在全国不同省份的生源质量波动较小。其生源质量的波动主要表现为:2010年湖北、贵州、西藏,2008年北京、上海、湖南、湖北、陕西略有下降;从总体平均水平来看,上海、安徽、湖北、湖南、西藏、陕西等省稍微弱于其他省份,在绝大多数省份其生源都居于榜首。这说明清华大学在各省的优质生源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
    2.北京大学
    从图9、图10可以看出,6年里北京大学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的波动并不大,生源质量略逊于清华大学;生源最好的省份是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宁夏等省,稍差的是江苏、西藏等省;其中,波动较大的有陕西、西藏、广东等省。在福建,2005年其生源质量相对得分最高,2007年有所下降,2008年又达到最高,2010年有所回落。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生源竞争最为激烈,例如,2008年北京大学在北京、上海、山西、湖北、陕西、宁夏、福建等省的生源质量超过清华大学,位于全国第一,而在其他省份,北京大学都落后于清华大学。在湖北省,北京大学连续6年生源质量稳居第一。两校在全国优质生源竞争中都占有绝对优势,两校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香港和国外的著名大学。
    
    图6 综合生源质量第11-28名大学分省生源变化图
    
    图7 2005年-2010年清华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8 清华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9 2005年-2010年北京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3.北京师范大学
    从图11、图12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在各地生源质量相对较高,2008年有所下降,2010年又有所回升。北京师范大学生源质量靠前的是吉林、北京、江西、重庆等省,生源质量靠后的是宁夏、西藏等省;2008年在上海、西藏等省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严重;在北京、重庆、吉林、江西、新疆等省的生源质量保持了相对稳定,而在上海、湖南、广东、甘肃、西藏等省生源质量则有较大波动。北京师范大学综合实力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居领先位置,生源分布是“985工程”大学中属地化最不明显的学校,在生源质量竞争中有较强的优势。
    4.复旦大学
    由图13、图14可以看出,复旦大学6年生源质量相对稳定,2007年-2008年略有下降,2009年-2010年逐渐上升。生源质量最好的省份是江苏、浙江、甘肃等,较弱的生源在广西、山西等省;在大部分省份其生源质量较为稳定,但在重庆、四川、贵州、吉林、内蒙古等省有较大波动。近年来,复旦大学加大了自主招生力度,对增强生源质量竞争优势有一定影响。
    
    图10北京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1 2005年-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2 北京师范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3 2005年-2010年复旦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5.吉林大学
    由图15、图16可知,6年间,吉林大学的生源质量变化不大,2007年—2009年生源质量略有下降;在新疆、安徽等省的生源相对较好,而在青海、宁夏、上海等省的生源相对较弱。6年间,在河南、西藏、山西、福建等省生源质量波动较大,2008年在贵州获得了相对比较优秀的生源,在上海、宁夏、江苏、四川等省生源质量较弱;2010年在上海、西藏等地的生源较弱。
    
    图14 复旦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5 2005年-2010年吉林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6.厦门大学
    由图17、图18可以看出,厦门大学6年来生源质量相对稳定,2009年—2010年生源质量有所提升;在辽宁、新疆、重庆 第一论文网、吉林、山东、云南、安徽、内蒙古等省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生源,而在上海、湖北、广东等省生源质量相对较弱;在山西、四川、宁夏等省生源质量波动较大,2008年在山西、宁夏等省的生源质量较弱,2010年这两省生源质量提高幅度较大;作为福建省唯一的“985”大学,厦门大学在福建省没有获得最好的生源,福建生源在全国的总体排名在倒数10名的范围,2009年、2010年福建生源质量有所上升。
    (四)文、理科生源质量与总体生源质量情况对比分析
    我国高考招生按文理科成绩和志愿分别录取,由于文理科考试科目和招生规模的差异,各省高考文理科分数和录取起分线有着明显的差异,各大学文理科录取线差也存在显著差异,不仅如此,由于各大学文科类学科专业和理工科类学科专业办学实力的差异,导致各大学文理科录取线差排名也存在显著差别。如表3所示,理科招生质量排位前10的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文科招生质量排位前10的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文理科全部招生的37所大学中,理科录取线差总体高于文科。各大学文理科生源质量从最高到最低尽管差距较大,但各大学理科生源质量变化幅度相对比较缓和,文科生源质量变化幅度相对显著;除少数几所大学文理科生源质量保持了相对平衡外,其他大学文理科生源质量差别显著,部分大学的文理科生源质量差距悬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的文理科生源质量相 对比较平衡,这些大学的文理科生源质量均排在前10位,且位差最大不超过3位。然而,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的生源质量表现出明显的失衡现象,理科生源质量较高,分别排在第6、9、12、13、14位,而文科生源质量较低,分别排在第10、15、16、19、26位。部分传统综合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明显高于理科,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排名分别为第9、11、12、14、17、18,但其理科生源质量排名分别为第20、15、17、24、28、32。两所师范大学的生源质量也表现出文强于理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排在第8位,理科生源质量排在第11位;华东师范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排在第13位,理科生源质量排在第23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理科生源质量排名靠后的大学,除少数几所的文科生源质量排位比较靠前外,其他多数的文科生源质量也排在后面。
    
    图16 吉林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7 2005年-2010年厦门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8 厦门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四、结论
    应当指出的是,以高考分数高低反映生源质量只是管中窥豹,它只代表由高考成绩所反映的质量状况。本研究只选取了“985工程”大学作为研究样本,并未涉及非“985工程”院校的招生录取情况,研究结果只反映样本大学自身和样本大学之间的生源质量情况,并不表明样本大学的生源质量一定高于非样本院校。另外,由于统计数据庞大,各省高考方式多样,且有的省份各年度变化明显,所以,在统计中对个别特殊省份的情况采取了特殊技术处理。
    研究表明,“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尤其是京津沪地区大学在生源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生源质量与各大学实力和类型存在相关性;各大学生源质量在不同年份存在波动现象。“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的差异,表面上是录取分数和录取人数的差异,实际上却是各省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相互作用结果的反映。当然,大学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远不止上述所涉及的方面,还有各大学的招生体制、招生队伍状况、招生经费投入等,但在本研究结果中其影响程度却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反映。
    
    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大学需要具备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需要高质量的生源。高水平大学之间的竞争,始于优质生源的竞争,“985工程”大学必须明白这一道理。
    收稿日期:2012-03-29
    注释:
    ①罗永泰,李小妹.高考入学成绩对后续课程影响的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6,(2):14-16.
    ②新浪院校库资料[EB/OL].http://kaoshi. edu. sina. com. cn/collegedb/collegelist. php? _action=t&is985=是,2012-01-10.
    ③“985工程”高校名单[EB/OL]., 2012-01-10.
 

上一篇:浅析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帮助

下一篇:高师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