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生命教育实践体验式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5-11-11 09:25

 摘 要:生命教育不仅是传授生命知识与生存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种直接触及和提升人的心灵的教育。因此,它更需要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生命的真谛有真切的感悟。人们通常将实践体验式教学视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生命教育中,我们应该超越这种对实践体验式教学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开拓社会实践体验、岗位实践体验、角色模拟实践体验、多媒体情境创设体验等多种形式,使其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生命教育;实践体验式教学;多元化实践体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倡导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首先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界兴起,进而扩展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之中。当前,我国许多高校也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近年来,笔者也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生命教育要取得实效,它更需要学生个性化、实践性的体验,多元化的实践体验式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切实有效的方式。
  一、实践体验式教学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式
  实践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在模拟情境中进行虚拟体验,获得感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学方式。生命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更需要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体验。
  1. 实践体验式教学的认识局限
  目前在教育界,对实践体验式教学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把实践体验式教学仅仅定位在社会实践体验上,局限了学生广泛参与的空间。生命教育与许多学科的教学内容一样,需要将有关的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特别是学生成长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实际,以增强理论的时代感、现实感和针对性。正是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许多学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凭吊先贤遗迹,走访杰出人才等,努力使学生真切感受生命的珍贵与美好,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校外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无疑是生命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式,有助于增强生命教育的现实感和实效性。但如果把生命教育的理论联系实践仅仅定位在校外社会实践体验上,就大大缩小了实践体验教学的内涵并限制了其外延。这也是生命教育甚至是当前人文学科实践体验教学方式长时期停留在“走出去,请进来”模式的根本原因。
  其次,把实践体验式教学仅仅局限于真实场景的方式上,限制了学生广泛参与的形式。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也在虚拟社会中得到延展和创新,虚拟体验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信息社会这一特点也深深地影响了生命教育的方式。笔者认为,在生命教育中应该引进虚拟体验方式,使虚拟体验和现实体验和谐互补,才能顺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如果将生命教育中的实践体验仅仅局限于真实场景的现实体验形式上,实际上就是脱离了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特点,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作用,从而也限制了学生广泛参与实践体验的方式。
  2. 大学生生命教育更需要多样化的实践性体验
  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和生命哲学的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命哲学”一词来源于西方,指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它把揭示人的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1]。尽管各个生命哲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强调对人的生命的研究应该有别于自然科学。在这些哲学家中,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尤其具有代表性。狄尔泰一直对西方文明的危机有敏锐的洞察和体认,他认为,西方文明危机的基本症状是知识和生命的根本脱节[2]。为了化解这种危机,狄尔泰主张研究生命的精神科学不应该采取自然科学的那种依靠实验和理性思维的认识方式,而只能由人的精神活动本身内在地去领会、体验[3]。笔者认为生命教育不仅是传授生命知识与生存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种直接触及与提升人的心灵、洗涤人的灵魂的教育。它不能仅仅通过讲授的理性方式进行,而是更需要通过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真谛并在领悟中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质。实践体验式教学应该成为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式。
  二、实践体验式教学在高校生命教育中的类型
  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实践体验式教学方式,既包括校外的社会实践体验,也包括创新的多元的课堂实践体验。
  1. 社会实践体验
  社会实践体验是高校长期以来广泛施行的一种实践体验方式,往往在暑期进行。参观考察、课题研究是高校生命教育中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体验形式。
  笔者认为生命教育中尤其应重视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和遗迹,以先贤的精神激励大学生培养自己广阔的胸怀和坚强的个性。笔者在生命教育中十分重视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多次组织学生参观杭州市历代名儒遗迹,例如龚自珍故居、于谦墓地、章太炎纪念馆等。阅读他们的生平材料,诵读他们的作品,并且引导学生想象进入他们的年代,经历他们的生命历程,不断反问自己,如果遭遇先贤的境遇,自己该怎么办?经过这样的实践体验过程,能使学生的生命观发生一次飞跃。另外,以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就生命教育的有关主题开展课题研究,也是一种实际有效的社会实践体验形式。如笔者在生命教育中组织学生对“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杭州高教园区为例”的课题研究时,从选题、问卷调查到调查报告的撰写,整个研究过程都促使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2. 岗位实践体验
  岗位实践体验包括校内与校外岗位实践体验。校内岗位往往由学生会、团委等有关部门设立。校外岗位则由有关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校外岗位实践体验,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正在大力倡导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体验的新形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暑期社会实践模式,将参观访问与社会调查等获得的社会体验加以内化,通过直接的岗位实践体验来践行知行合一。
  从目前高校推行的岗位实践而言,有的岗位实践是以勤工俭学的形式出现,但大多数是以志愿者服务的形式施行的。志愿者服务是以自己的善心、知识、技能以及时间为他人、社会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高校生命教育中的志愿者服务,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去敬老院、福利院和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照料生活,定期为他们体检,教其防治疾病的知识与方法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对生命的认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上一篇: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下一篇:高职广告学专业文学课教学实践中创新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