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专业建设的思考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体现着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是激发先进办学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如何通过专业建设,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应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高等教育功能,发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关键。因此,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地方本科院校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专业结构,不断强化专业建设,将对地方本科院校以及所在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专业建设的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定位,明确了其服务对象是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专业建设中,要在坚持学校办学定位基础上,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夯实专业基础,开拓专业面向,在注重传统优势专业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科交融,培育特色专业,并依据学校办学条件、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开展专业建设,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1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专业
对具有一定传统优势的老专业,在发挥传统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的同时,一要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二要加大使用高新技术、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实现传统学科专业新的发展,衍生出新兴学科,带动新专业的建设;三要在现有条件基础上,积极进行改革,一方面保持本专业的特色和优良传统,使基础学科专业保持旺盛的活力,另一方面积极调研,充实专业的结构和内涵,改造、归并或淘汰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对生源不足、就业形势差的专业通过逐步压缩招生计划,甚至停招,对规模过大的专业且市场出现饱和的专业,要控制招生规模。
2加强新办专业建设
除做好传统专业建设外,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积极申报和建设好新办专业:一要重点加强对新办专业的经费支持,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分年度规划,在新专业招生前,确保提前一年引进或完成培养必需的专业教师;二是要对新专业的人员编制、职称评聘指标、国内外进修、学术交流以及资料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解决新办专业的紧缺师资;三是重点投入资金改善新办专业的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室建设;四是要加强新办专业教研、教材和课程建设,通过申报教研、教材、讲义、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鼓励新版专业教师做好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五要加强新专业建设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新办专业的建设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随时掌握新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新专业的建设质量。
3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的“特色”至少应包括:课程特色、教学特色和人才特色,其中人才特色是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竞争力的进一步加强,各高校都加快了本科专业建设,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也应做好以下各方面工作:一是加快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根据专业和市场发展形势,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充分体现专业发展的时代性特征;二是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即从专业发展实际入手,适时、适度地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结合课程建设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知名学者,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合理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三是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动力,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尤其关注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要善于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四是加强教材建设,根据特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在优先选用优秀教材基础上,鼓励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自编专业课程教材。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专业建设的内容
1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实现教育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制定既符合社会对实用人才需求,又符合学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第一步。因此,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本科人才为重,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应强化实践,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二是要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为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2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在课程建设上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要注意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形成结构合理、科学有序的专业课程体系;二要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的原则,进一步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三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尽快将本学科领域新的、前沿的优秀学术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四要加强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选用高质量优秀教材。
3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专业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培养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配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因此,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上,一针对传统老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师资梯队的完备、师资学历层次的提高和职称结构的合理化,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为主要途径; 第一论文网二针对实验教学和工科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专业课教学,又能进行实验、实践指导;三对于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大引进、培养的力度,尽快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要抓紧抓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和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
4注重实践教学改革
实验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实际技能的主要途径。而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建设上,一要特别注重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试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二要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三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即在不断满足基础实验教学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并按照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试验等模式改革实验室管理机制;四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在大力开拓校内实践基地基础上,坚持基地教学功能与科研功能结合的原则,采取校企联合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创造有利条件。
5完善以教学质量监控为核心的教学管理
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是与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分不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以及师资队伍与实践基地建设的落实等都需要有效的教学管理,因此,完善以教学质量监控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深化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一要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基础上构建适合本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制度、机构、人员上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实施;二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教学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要在注意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较为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基础上,通过各种政治和业务学习,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管理理论,不断提高其在教学管理中的管理水平;三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避免工作随意化、人为化的重要措施,要使教学工作正常运行,教学管理活动有效开展,在管理中就要按制度办事,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人员的积极性,凝聚学校各层次人员做好专业建设工作。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专业建设的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高等教育为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而相应的发生了分化,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层次中较低层次的院校,主要目标不在于在学术领域内追求学术的卓越性,而在于在职业和社会经济需求领域内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要科学合理的制定本校专业建设规划,一要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层次与学校定位。学校办学层次反映了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问题,涉及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规格。学校定位则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类型与办学方向,涉及学校的类型与学科结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从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看,以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实用性本科人才为主,同时,应考虑学校类型,有重点的做好专业规划;二要充分考虑学校原有学科与专业建设基础。学校专业建设是原有专业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在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强化专业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学科优势和原有专业基础,在不断强化原有专业,并努力形成专业特色基础上,创办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新兴专业;三要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师资的专业结构和教学资源。师资和教学资源是专业建设的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和质量决定着学校 第一论文网专业建设的方向和水平。因此,在进行专业规划,强化专业建设中,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尽可能科学的,合理的做好本校专业建设规划。
2强化专业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直接面对社会办学,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高校专业建设密切相关。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其主要职能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这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在专业建设上下功夫,很抓专业建设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一要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对专业的领导与重视程度关系着专业建设的速度与水平。因此,在专业建设上,一方面,学校要重视专业建设工作,建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专业建设,把专业建设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专业建设实际,不断完善专业建设制度,通过制度保障专业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二要充分发挥专业学院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主体应是学校内部各专业学院,专业学院主体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直接关系着专业建设的质量。因此,在专业建设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给专业学院从师资的引进、课程的开设、教学管理、基本设施建设等方面以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充分调动专业学院办学的积极性,让专业学院真正成为办学的主体;三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做好专业建设的协调工作。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为高校开办专业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要求不同学科间的联合,但专业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多种力量的参与。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做好专业建设的协调工作,不仅有利于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充分使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加强对专业建设的评估
专业评估是了解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专业特色,进行专业调整的依据,是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评估,一要不断完善专业评估体系。首先要建立专业评估机构,成立校级专业评估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学科专业评估专家组;其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专业评估方案。专业评估方案是进行专业评估的标尺,专业评估方案是否科学,关系专业评估的效度与信度,并影响着整个专业评估的结果。因此,周密筹划,科学设计评估方案,是提高专业评估水平不可或缺的因素;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制度。专业评估制度是进行专业评估的保障,其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建设水平,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制度是保证专业评估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二要规范专业评估过程。专业评估重在促进专业建设,不能流于形式。因此,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在进行校内专业评估过程中,要在坚持实事求是,以评促建原则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的严格按照评估指标和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对专业进行评估,让专业评估工作真正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作用,以切实提高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再上新水平;三要重视专 第一论文网业评估结果。专业评估结果是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关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投资,专业特色的形成,以及教学资源的使用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把专业评估作为专业等级评定或衡量专业学院优劣的材料,而应把专业评估结果作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形成专业特色,改进学校管理和各项工作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于义良,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团队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0(2).
[2]刘亮元.提升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3]周洋,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教学规范管理[J].管理学刊,2010(2).
[4]唐华生.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特色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
上一篇:构建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