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留学热”谈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思
“留学热”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和关注,它的出现是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留学生的留学心态表现多样,比如为了拿到洋文凭;为了得到国外更好的、更先进的教育,开拓眼界;想要拿到绿卡,移民到所留学的国家;出国留学为逃避“黑色六月”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需求有一些轮齿不合的地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几十年,可以说硕果累累,比如在全国有很多优秀的高等院校,这些高等院校也吸引了不少海外留学生来我国学习、生活和工作。但是,除了清华和北大,我国没有世界知名的高校,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才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走出国门成为必然趋势。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繁荣与进步的象征还是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对西方学术中心、教育理论和对西方经济文化的依附?由此,对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反思成为必要。
一、高校合并和扩招却没有适时地开拓就业渠道
一位资深留学市场研究人士认为,“留学热潮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高校扩招,高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的供需比例失调,大学生毕业后如果不能顺利就业,就只有考国内大学的研究生或出国留学两条路。”九十年代末期我国进入到升学高校和就业人口的高峰期,为缓解升学就业的压力,加速全民素质的提高,国内的高等学校纷纷合并升格并扩大招生。这样使就业的高峰期随之来临。现在就业市场上本科生已经不希罕,想谋求一个比较理想的职业已十分不易。为缓解目前就业的压力,在教育方面,我国政府一方面鼓励高校继续扩大硕士和博士招生的能力,现在硕士和博士在校生人数比九十年代中期已翻了几番,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学生自费到国外留学。鼓励校继续扩大硕士和博士招生,这只能是暂时地缓和就业压力;而鼓励和支持学生自费到国外留学只是对少数的家庭经济条件较优越的学生而言的,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因此,应尽大可能地拓宽就业渠道,就如校企合作,高校开设创业课程、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等形式多方式地开拓就业渠道。
二、国内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相比国外有一定差距,教育观念有待转变
这里举一个例子,在最新的世界大学100强中,美国大学的数量达到了52所之多,超过了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教学水平甚至教育氛围、教育风气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可和重视程度上,美国无都是世界领先的。美国的高等文凭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承认和推崇。
加强教学的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问题。整体而言,国内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相比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讲得多的是理论,在让学生实践方面则少之又少,表现为课堂学生发言不积极,有自己的意见也不敢表态,造成一种不够自信的心理;教师成为社会正统文化的化身,教师传授儒家经典,教给学生行为道德规范,却每每显得比较刻板;由于知识在传统教育观中具有重要的标准作用,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样的评价是片面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已经不为部分学生所接受,他们需要有更新教育理念来帮助他们成才。而中西方教育理念存在着某些差异,如教育价值与教育观、教育内容 、教学与学习方式、考试与评价制度、课程结构等方面的种种不同,部分同学更喜欢接受不一样的教育。
三、高考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需下足力气培养更具竞争力的毕业生
对比中国与美国、瑞典的高等教育。在中国有一句俗语就是“高中牛,大学猪”中国孩子为了能上大学而刻苦学习,上了大学有的就不再努力学习;而美国、瑞典的孩子却相反。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美国、瑞典的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一考定终身,每年高考便是决定高中毕业生命运之时。几年前,考上大学,就端上铁饭碗,不愁工作。这几年,在市场经济的剧烈冲击下,中国高校进行了招生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引进了竞争机制,虽然没有了铁饭碗,但“南郭先生”还有,“严进宽出”的现象没有改变。这种在起点评判优劣制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美国、瑞典成绩及格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只要交得起学费,一般都可以上这样或那样的大学。此类入学考试每年举办很多次。入学后要经历数不胜数的大考、小考,摸爬滚打,过五关斩六将,修足学分,才能毕业。起跑是竞争,过程是竞争,冲刺更是竞争,学生们自始自终都保持着竞争的压力。因此,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向。
总之,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要从小抓起,当然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也异常重要。从一股股“留学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优缺,应该肯定的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自身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国内也有一些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并与国际接轨的高校,这些优秀高校不仅培养了国内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也吸引了很多海外留学生前来中国留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力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更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合作和竞争中存在的不足,抱审慎的乐观与必要的忧患意识,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反思,追根索源,总结出对我国高等教育有利的方案并付诸实践,使国人和海外人士都真切感受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力量。
上一篇:对于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