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校会面临的危机及对策
经过多年扩招,会计学已成为我国高校招生量最大的专业之一。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就压压力的逐步增大,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也面临着三重严重危机,特别是会计本科教育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本科教育面临的危机,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我国高校会计本科教育面临的危机
(一)生源危机
我国共有2 305所大学,其中有综合性大学547 所、财经院校242所。目前不仅综合性大学和财经院校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很多理工院校也设立了此专业。与此同时,我国参加高考的考生却在大幅减少。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有957万名考生参加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比上年减少65万人,许多省份出现了生源未满的现象。权威机构的预测显示,高考生源下降的现象将延至2017年。这对招生规模巨大的高校会计专业影响尤甚,高校会计专业已经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
(二)就业危机
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3%,在调查覆盖的565个专业中排第22位,2010年这一排序降到38位,并且多数学生从事的是低端岗位。随着电算化的普及,初级核算工作会逐渐被电脑代替,吸纳低端会计人才的工作岗位将越来越少。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失业量近几年一直居高不下,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已达到0.4万,在全部本科专业中排在第9位,2010届失业人数更多,甚至排到了第7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日趋放缓,初级会计人才的失业问题将愈演愈烈。与低端人才过剩并存的是高端会计人才的短缺。会计行业初级人才与高级人才“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早已存在,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
(三)信任危机
2010年我国有34万人放弃了高考,部分原因在于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索性直接放弃高考。因此,有的高中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也有许多人直接参加“洋高考”,到港澳或国外念大学。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选择国外高校,大批国内高校会计学院将被淘汰掉,甚者一些名校的教育质量也面临公众的质疑。
二、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改革思路
(一)贯彻通才教育目标以培养高端会计人才
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具备很多素质。首先,要具备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诚信品质等职业道德和公民素质。其次,要具备专业知识、行业知识、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提供制度设计、政策判断、系统设计、管理和战略咨询等高端服务。总之,企业要求的高端会计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通才,如此全面的要求目前的高校会计教育难以达到。会计人才的供需矛盾已经给高校会计教育敲响警钟,只有通才教育目标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通才教育,又称博雅教育,正如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所描述的,其目标是让学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情知道的多一些”。这与当今社会对高端会计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重技能、轻人文是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通病,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浮躁功利,这与大学会计教育的初衷恰恰相反。大学会计教育的最终成就是培养出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卓越的学习能力、创新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公民素质、能够灵活地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通过开展会计通才教育不仅可使学生获得功利上的满足,也能通过实施德育、美育使学生的伦理道德、心理健康、人文修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得以提升。通才教育目标要求我们在会计教育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更以全人教育为方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大学会计教育必需真正贯彻通才教育之目标,唯此方能培养出社会所急需的高端会计人才。
(二)培育完善的会计学科体系
为了应对挑战,我国高校开展了形形色色的会计教育改革。有的高校引入一流的原版专业教材,有的高校开设外国财务会计专门化专业,还有的学校将会计学分为注册会计师、双语会计、会计等多个方向。这些改革无疑各具特色,但却都存在课程设计不够全面的缺陷,既没有实现完全的国际化,又不能适应本国的实际需求。在此,我们应借鉴美国高校对会计专业的划分方式。
美国高校将会计学划分为5个方向:1.公共会计:就业方向为国际会计、审计、保证服务、税务、环境会计、法务会计、信息技术服务、个人财务规划。2.企业会计:就业方向为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内部审计、成本会计、税务规划、预算分析。3.政府财务:就业方向为审计、财务报告、财务管理、预算分析、研究类工作。4.教育财务:就业方向为教师、科研机构、咨询服务。5.非营利机构或组织财务:就业方向为会计、内部审计、财务规划、预算、钞票打理和财务记录保管。
较之于美国高校对会计学的划分,我国高校会计学的专业方向设置却欠全面。虽然也将会计学分为多个方向,但却很少关注政府会计等其他领域,即使涉及也只作为选修课来处理,多数学校仅以企业会计、审计等作为专业方向,并且各个专业的课程并无太大差别,因此学生可选的课程较少,造成其知识面狭窄、落后。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高校面对就业危机过于急功近利。例如,当注册会计师短缺时,各个高校就一拥而上开设注册会计师专业,形成学校间的恶性竞争。
让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架构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盲目追赶热门专业的短期行为并不利于会计教育的发展,却只会使我国会计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最优条件为使命,构造完善的专业方向和全面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化的教育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改革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
在大学里,学生应该能够追随自己的激情和兴趣,选到感兴趣的课程。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过分强调政治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程,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同时课程安排比较死板,必修课安排过多,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发掘个人兴趣,因而学生视野狭隘,很难从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而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会计学院的课程安排涉及到社会、人文、自然、科技等多个领域,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很大、可以文理兼顾、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
会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会计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更须注重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不埋没学生个性。因此,我国会计教育应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应强调文理交融,学校应减少专业必修课,提供更多的选修机会,增加选课自由度,允许学生广泛涉猎相关课程,增加各界学者的讲座数量,并通过更多的专业实践来体现专业特色。同时,学校应制订灵活的培养计划,在大学前两年,可以不分班只分课程,后两年再确定专业。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同一门课程,既可加强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让其根据自己今后欲从事的领域来选择细分的专业方向。应在培养计划中鼓励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前修满学分,让有能力的同学在大一就可以选修自己喜欢的专业课。另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避免课堂学习与专业实习的冲突,应灵活安排课程时间,增大学生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留出空间。有条件的学校可提供假期学分课程,允许学生利用暑期和寒假选课以提前完成学业。
(四)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我国会计教学上大量的课时都用在向学生讲授基本理论,在教学方法上虽然也采用案例教学、报告写作等方法,但仍然无法跳出传统讲授法的束缚,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仍很突出,因此要尽量少用单纯的讲授方式。课程可以设计成研讨会等形式,即使课余的学习也尽量安排成小组讨论和团队研究。通过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其知道为什么。对于新生事物,做与学结合效果会更好,学生往往会迫不急待地想继续深入学习。除了要加大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辅导等教学方式的比重之外,还应重视给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必须强调对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使学生的知识融合贯通。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泰国的经验。在泰国,许多学生往往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晚上就在政府、企业等部门进行工作实践。这种模式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因为这关系到学校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
(五)推动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学校应鼓励学生举办社团、进行社会实习,支持学生开展各类辩论、演讲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在服务中学习以及参与式的研究,学生可以接触现实并学会人际沟通和相互合作。学校应推动学生平等参与讨论社会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和人文底蕴,让其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加强学生与社会各阶层的联系,让他们能够了解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其变迁。
(六)改革考核方式
西方高校的考核非常严谨,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毕业,考前突击是不可能通过的,我国却恰恰相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安排了很多的必修课,但实际考核时却相对宽松,学生毕业率很高,属于典型的严进宽出。因此必须改革考试方式,鼓励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作业或考核方式应包括书面、口头考试及实践性考核等,多让学生通过写文章或做演示展示学习效果,以便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思考、研究、讨论、操作、公开演讲和说服他人的能力。
上一篇:异地高考的实现之路
下一篇:我国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