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有关《中外礼仪基础》研究教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09 16:32

  一、引言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主要方式。研究性教学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型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一门课的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独立地进行探究学习,是我们大学教学更加需要的。《中外礼仪基础》是浙江传媒学院礼仪文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交往中用以表达敬意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的学科,其目标是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在传媒及相关领域从事形象代言与宣传、对外联络与接待、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协调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夯实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涉及面广:既有博大精深的东西方礼仪文化发展探究又有人际交往礼仪行为规范的实操训练;学生常感到茫无头绪,不得要领,许多学生总是机械单一地练习,而对自己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并不理解,结果往往是“只有站姿没有脑子”。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礼仪知识,并能够在各种情境中灵活应用以解决问题,一直是困扰师生的教与学的难点。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将学科内容整合化、结构化的学习和引导学生如何将学习结合成整体的有效教学方式,正好能促进这个过程的完成。在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礼仪课程的创造性建设、价值性实施而言,研究性教学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

  二、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最早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提出,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其内容很丰富,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还来源于“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及“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创造洞见和价值,教学应保护、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等教育理论。自18 世纪以来,研究性教学在欧洲被多次大规模地倡导,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并开始盛行,美、法、英、日等国家都先后倡导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或综合学习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课题,就是反思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本科教学传统,重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现代本科教学模式[4]。国家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向高校明确提出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要求,研究性教学也由此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研究性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科学教育研究和科学教学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支持的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理念,能促进高效、有意义的学习,是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实验表明,研究性教学具有教学目标的超越性、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教学时空的广延性、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师生关系的共进性等特征[6]。

  三、《中外礼仪基础》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探究

  《中外礼仪基础》作为礼仪文化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课,开课学期为第一、二两学期,是学习后续专业主干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必经之路,它对大一新生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重大影响。《中外礼仪基础》的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礼仪学科领域、课程内容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与研究的有机结合)的教学。

  1.教学理念。相对于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更多地强调探究,而不是接受。一个合格的传媒公关人才不仅需要行为规范训练、职业形象塑造,而且需要道德教育、贤质修养,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理念为: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旨在通过研究“德·学”提升“道·术”。

  2.教学原则。研究性教学不是为了单向地获取知识,而是辩解知识的真谛、考究知识的真伪,掌握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的理论和方法。学习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归类、整理、探索、协商,它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①开放性原则。师生不但可以将来自不同的学习者的观点(甚至是专家学者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进行内部的同化和谐调,而且还可以将不同的意义进行评价和协商,在此基础上形成某一领域知识的多层次、多方向探究视角并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过程的多样性、灵活性。②创造性原则。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及时发现问题思辨过程中的闪光点,并适当点拨和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迅速转化为创造能力。③互动性原则。教师与学生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平等对话的主体。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需要和能力、教学的境遇和条件等权宜,选择合适的问题(课题)进行研究,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题互动、师题互动、师师互动。

  3.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中外礼仪基础》课程建构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并重的二元主体教学结构,其主要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介,它们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如下图)。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广义的教师不仅包括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还包括同学以及有关专家;教学内容包括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和各种资源(如网络、图书、报纸、广播电视等)中所选的知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介是联系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纽带,它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如语言媒介、电子媒介、物体媒介、环境媒介等。通过二元主体教学结构的建构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系统性的教学改革,进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四、《中外礼仪基础》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本课程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法强调的是师生在真实情境的驱使下为共同完成若干个具体问题而进行调研、探究的教学活动,学习成为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师生参与的创造性实践过程,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而且还强调学习行为进行的过程。本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主要体现在问题——计划——实施——评价等四个环节。

  1.问题。首先是确定问题,也称确定主题或任务,可以是理论研究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活动方面的。教师从自然、社会或生活情境中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项目)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思维是教学的主线,创新性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围绕着问题展开。问题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人类正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前进的。教师要注意将课程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学习领域的项目任务,问题应综合新旧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学生留以创新的空间。  2.计划。接着是制定计划,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的选择、实施阶段的划分、组员间(学生也可以以个体形式独立完成)的合理分工及其他有关内容等等。礼仪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思想、政治、道德、人格发展各方面所遭遇的问题,是无法完全用相互独立的逻辑体系来进行诠释的。学科互涉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方法、理论,形成多学

  科研究视角,引导学生走入多元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3.实施。实施阶段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个别访谈等方法积累资料、收集信息。我们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个体与外境的互动不断地影响着他对某个问题的原有看法,一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一边不断地对原有问题意义进行重组,使问题也处于修整和扩充之中,从而形成比较稳固的知识结构,逐步完成实践活动、研究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等研究成果。

  4.评价。最后是辅导评价阶段。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 臣.研究性教学:提高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N].光明日报,2010-07-17 (7).

  [2]路常青.高校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反思与内涵解读[J].科教论坛,2006,(1):1-5

  [3]陈义勤.研究性学习在网络大学课程中的应用[J/OL].E-learning研究与动态 2010,(8)

  [4]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5]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5)1号,2005-01-05.

  [6]李宏祥,姚利民等.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72-175

  [7]何克抗.E-learning 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2,(2):8-12

  [8]陈余芳.研究性学习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2010,(2):112-115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全球化的影响

下一篇:有关国内高校人才流动的知识转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