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摘 要:人格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人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关键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主阵地。当前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对于人格教育的内容体系及其方式、方法建设则较为薄弱。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人格教育,使得大学生具备健全成熟的人格势在必行。
关键词:人格;人格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人格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人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关键因素。人格的培养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在大学生形成“三观”的黄金时期,学校的人格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良好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主阵地。但是纵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人格教育并没有被提到特别重要的层面。鉴于此,本文将重点论述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一、 人格及其人格教育的本质规定
所谓人格,社会一般解释为人品,即人的品格。即个体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事物在适应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倾向性。包括动机,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等等。它反映的是人们在接收,加工外界信息并做出反应方面的特征性特点,简单说,人格即如何做人。
人格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教育、训练,建构等活动,引导受教育者把知情意行协调统一起来,促进其自身发展心理、道德、精神品质,从而形成健全的、日趋完善的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
中国著名教育家,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健全人格”。存在主义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要培养“全人”(Whole Man)。怀特指出:“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最有活力的人,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去追求他所选择的生活,并全力以赴的投入到他的生活规划及其包含的各项具体内容中去。1可见,教育界的很多元老都把人格教育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那么在培养青年人的教育中,什么样的人格教育才是成功的人格教育呢?一般来说健全人格的标志是:
1、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健全的人能够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善于与人交流沟通,能够从容应对交往中所发生的问题,能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与人交往,并且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形成人际关系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健全人格的进一步升华。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格健全的人,能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了解社会变化,把握社会动态,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不断学习发展自我,使自己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3、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者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刻,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能够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并取得成功。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能勇敢面对。悲观者往往只能看到事物发展的阴暗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缺乏信心,遇到挫折时总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健全人格的人,总是对未来充满美好的设想,并且能够付出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4、完善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能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努力发展身心潜能,扬长避短,有效调节自己的行为,与环境保持平衡。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人格健全的人情绪反应适度,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常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并富有幽默感。
健全人格的各个标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是一个统一的综合性概念,为我们改善自我人格提供了尺度和标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完善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对实现个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紧紧抓住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两方面,对青年人进行行之有效的人格教育。
具体来说,高校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全面技巧”,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各种能力,尤其是有教养和文明的社交能力;扩大他们的关注范围,包括世界和国家事务的主题,以及与个人相关的事物;应竭力维护和激励学生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对生活和事业的炽热的爱,对完成目标的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和挖掘他们尝试和创造的愿望,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潜能,建立起坚实的自信,使他们拥有在一切时间和空间都能学到知识的能力和素质,从事属于他们自己,也属于社会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工作。
二、 人格教育及其现状
《礼记.大学》篇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与现代教育的“大学”虽然概念不完全一致,但所说的“明明德”却指出了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蔡元培提出教育的宗旨就是养成共同健康的人格。教育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哲学层面,涉及到教育的本质、宗旨和理想;二是科学层面,涉及教育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规章、课程设置等等。人们在讨论教育问题时,通常比较注重教育的科学层面,如改进教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加强行政管理、提高考试及格率和升学率等,但却往往忽视了教育的哲学层面。倘若我们要推进平衡的教育,就决不可忽视教育中更为根本的哲学层面即培养有德行的、有健全人格的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文化冲溢,思潮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裂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道标准还未确立,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文化多元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道德缺失,人格危机等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加上中国社会的传统思维中重人情伦理,轻科学精神,规则意识,这些氛围也会极大影响青年人的做人处世;教育者也对不同学生个性形成背景因素缺乏分析与正确引导;以及教师自身不能身体力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将难以实现根本转
变,对人的最根本的教育——人格教育必须加强。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人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然要围绕培养健全完善的人格来进行。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两个方面。而促进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目标,也是促进当下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治观等五个方面。其中道德观教育是基础,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是根本。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人们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形成良性的人格集聚知识,以不断内省自我,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观念基础。
(一) 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1、日常习惯的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形成良好道德状态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学生管理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来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可以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为平台进行实践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实现良好人格的升华。
2、情感教育寓于教学活动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应集中体现主体和客体在统一基础上的互动,需要通过情感的共鸣来培养大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从心理学角度讲,人需要理解和爱的满足。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参与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慰藉,可以引发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确的“三观”虽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的心理依据,外在的观念灌输则很难起到实质作用。
3、稳定心理倾向的养成。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学选修课和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有针对性的开展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缓解压力训练、化解不良情绪训练等专门训练课程。还可以搭建各种利于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观念和团体协作意识。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并使之遵从社会规范,社会道德要求。使学生在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具备稳定和求同的内心心理倾向。
(二) 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共塑健全人格。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的人格教育体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的整体化、系统化、一体化的前提。社会风气,经济发展态势、政治生活、文化活动都会对学生人格产生影响;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当前,不仅要重视学校教育对健康人格的影响,还要联系社会对健康人格的塑造,同时不能忽视家庭对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只有坚持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机制,正确协调三方面的关系,才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发挥“无形教育”的积极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过程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智慧要用智慧来培养,人格要靠人格来熏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的素质是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是这一过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开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局面的关键。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从而有效地满足学生的人格完善及精神需要,发挥其“无形教育”的积极作用。
爱因斯坦说:言语是并且永远是空洞的,......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来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Lawrence A. Pervin 主编,周榕等译:人格科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上一篇:试论大学生流行语的形成原因
下一篇:对高职毕业论文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