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5

摘 要:教学督导是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学督导队伍的素质以及专业化程度是保障教学督导工作成效的关键,因此,必须打造专业化教学督导队伍,明确专业化的素质内涵,根据内涵来确定构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内涵;策略
一、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专业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作为各高校赖以生存根本的教育质量,尤其受到了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1]。教学督导制度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重要部分,在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督导工作体系,以监控及保证教学质量。然而,作为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角,教学督导队伍的素质以及专业化程度也是决定高校督导系统能否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
  2.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的必要性
  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化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但是,通常情况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由教务处统筹负责,也有个别高校单独设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管理监督机构,然而不管是哪种模式,高校的教学督导组织几乎都缺少专门的遴选标准,全面的素养要求、科学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和长远的培训规划,而以上这些情况往往影响督导队伍建设方面的专业化进程,使其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对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因此,加强督导队伍专业化的建设无疑是督导工作中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二、当前教学督导队伍的现状
  虽然高校的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以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共性问题:
  1.教学督导队伍结构不合理
  首先,从总体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或者队伍年轻化不均衡。队伍老化现象多和督导制度初期的指导思想有关:高职称、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威信去检查、指导年轻教师,更具有权威性;再者,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使他们更具有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的新政策、新理念更新较快,老同志在适应这些新形势方面不如中、青年人,而且,教学督导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必定要经常到教学一线即教室中去检查、指导,这对老同志的精力也是一个挑战。督导队伍的年轻化往往出现在一些建校时间相对较短的民办学校,这些学校往往由一名或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来担任部门领导,许多具体工作则主要由青年人来承担。这样一来,由于年轻人的经验有限,在政策或者决定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政策制定的初衷有出入或者背离的现象,从而不能达到督导的目的。
  其次,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不管综合类的院校还是专科性质的院校,一所高校往往包含多种专业,除了专业课还有基础课等,因此,高校的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结构也应全面、合理,这样才能保证督导工作是专业指导而不是班门弄斧。而事实上,有一些高校不能做到教学督导人员的专业结构分布合理,因此,在督导工作中也难免会出现“瞎指挥”的现象。
  2.教学督导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的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首先,一些教学督导人员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难以担当督导重担。其次,督导人员的督导工作水平和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一些督导工作人员对督导理念、督导职业精神等方面不能够完全理解,不能深切体会教学督导工作的意义;在督导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仍然较为保守,不能紧跟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也不能满足督导工作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侧重监督、检查、评价而缺乏指导,更缺乏长期的跟踪指导,造成了“督”与“导”的分离。
  3.教学督导队伍运行机制不完善
  首先,缺乏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长期以来,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通常没有单独设立专门性的教学质量管理监督机构,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往往依附其他部门的工作安排来开展,没有制定健全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督导人员很难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教学及其管理进行监督、控制与协调,其监控的力度和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其次,教学督导人员配备不足。目前我国高校专职教学督导队伍人数较少,有的学校甚至还不足5人,从整体教学督导工作的任务上来看,这样的人员数量难以满足“督教”、“督学”、“督管”的任务。
  第三,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缺乏规划。培训是高校教学督导人员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培训工作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有的高校偶尔甚至没有对督导人员进行过培训,即使有的学校进行培训,培训的形式也不正规,内容也不完整,由此来看,高校教学督导无规划可言,这也极大影响了教学督导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的内涵以及建设策略
   (一)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督导既要做好“督”的工作,又要完成“导”的任务,责任重大。如同教师的专业化,教学督导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也应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教学督导员的任职条件,要求教学督导人员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建立有效的教学督导人员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明确界定教学督导人员的职责职权;提高教学督导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加强教学督导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二)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策略
  1.设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
   有专家指出,督导人员应独立的开展督导活动,督导的整个过程及其结果应尽量独立处理[2]。因此,教学督导机构应单独设立,在学校的直接领导下与各教学管理部门密切联系而又独立承担教学检查、指导、评估等工作。这种相对独立的教学督导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比较客观、公正地对教学过程中得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将教学督导制度落到实处,有利于学校教学以及管理改革的深化。
   2.严格教学督导人员的遴选资格
   也有不少的专家提出,专业的教学督导人员应具备以下的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心理素养。 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学督导人员应具备以下的条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广的专业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严格遴选教学督导人员,严把入口关,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一定权威的教学督导队伍,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督导工作。
   3.优化教学督导人员结构
   针对教学督导队伍比例结构单一、失衡的问题,要对教学督导队伍做到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的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布。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做到专业课人员与基础课人员相结合,文科人员与理工科人员相结合,使督导员的专业知识尽量覆盖全面;在年龄结构方面,有学者建议,采取退休的学者或专家与年青教师按比例进行结合搭配,更能实现优势互补;在知识结构优化方面,应是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中有来自教学、行政以及专业三方面的人员,[3]保证既能对教学管理进行督导,也能对教学活动进行督导,从而形成有效的有机整体。
  4.加强教学督导队伍的规章制度建设
  由于目前高校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而会带来工作的随意性增强,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保证。[4]因此,要加强教学督导队伍的制度建设,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证,也是做到有制度可依的坚实基础。完整的教学督导队伍制度应包括:督导人员的培训与聘任制度、督导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教学质量督导制度、督导评估制度、督导人员信息反馈机制等等,只有通过建立健全教学督导的各项制度,才能为督导人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5.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是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提高督导人员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结合督导工作的实践进行相关培训,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开展教学督导。对教学督导人员开展培训,就要有计划、有系统的实行全面岗位培训,科学设定培训目标和内容,力求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效组织实施,以保证教学督导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I].2010.
  [2]陈文昆.试论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的职业素养与培养途径[J].福建论坛,2008 (5).
  [3]朱新秤,潘东明.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与督导[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唐俊.依法治校与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探索闭.社会科学家[J],2005(10).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