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5

摘 要:民办高校在经历了二十几年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之后,已经逐渐成为了教育行业的新生力量.但是面对着当前越演越烈的一个办学竞争现状,民办高校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去做,才能让正处于蓬勃发展中的民办高校,能够顺利的从众多高等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些相关人士一致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是从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阐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文化建设构建出学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推进民办高校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归属感;认同感

前言
自从民办高校在教育部门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阻力。在这种形势下,应该结合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其次就是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原因,着手去做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并培养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民办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种能增强民办高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同心力的东西,还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升民办高校在众多高等院校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未来发展情况。
  早在2005年的时候,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就曾经面对着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时这一提问被称为了“钱学森之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在今年的两会期间,“钱学森之问”又成为了讨论的一个热点,无论是四川农大的任正隆教授,还是新东方教育集团的俞敏洪董事长,都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指向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上面。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我们的学校要想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二、民办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那为什么同样是民办高校,同样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结果却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我们大搞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似乎忘了一件与建设同样重要,甚至比校园文化建设还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正确的引导在校师生建立起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
  1、认同感概述
  所谓认同感,“指的是人对于自身和周围的环境有用或者是有价值的一些判断和评估”还有些地方说“认同是指某一种事物或它本身所包含的,能给人们带来好处的价值,得到它所在的社会环境的认可和接受以及赞同,并且支持它的存在和发展”。
  2、如何培养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认同感
     首先,应该建立一些能够激励人心的学习文化氛围。常言说得好,生活环境的好和不好是会直接影响这个人的情绪的。假如一个人成天都生活在一种很压抑的环境中,那他还会有想要积极努力,奋力拼搏的劲头吗?答案是肯定的,他既不会,也不想。但是如果这个人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那他的情绪一定是很愉悦的,感觉生活总是那么的美好,每天都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那这个人他一定会是积极向上的,随时都会不断地激励自己,想着要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成功。
 2其次,就是让校园中多出现一些鼓舞人心的话语或者是校训,记得以前就曾经听到过一些像“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运动使人体健,读书让人明理。”等等这些响亮的口号,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些标语的鼓舞和激励,让他们能在无形之中就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欲望。经过长时间这样的积累和沉淀,就能够让学生形成一种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建设文化校园。
 把整个学生公寓看作一个“学生社区”,称作“学生之家”,每幢学生公寓楼就是一个家园。男生宿舍楼以“孝”文化为主线,比如立孝家园、明孝家园、尚孝家园、厚孝家园;女生宿舍楼以“贤”文化为主线,例如梅贤家园、兰贤家园、竹贤家园、菊贤家园等。学校对每个家园的名字内涵在显著位置进行深刻的诠释,赋予了学生家园深刻的文化底蕴。
  三、 民办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归属感
民办高校的师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已经逐渐被各大高校用来衡量该校的思想工作是否有成效的工具之一,所以,在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中,都在对在校师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时候,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方法,以此来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更好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有序的发展。
  1、归属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对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来说,学校师生能否在此感受到足够的归属感,是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一个显著体现。所以民办高校应该且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不管是教职员工,还是我们的在校学生,如果说我们的学校不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足够的归属感,那么不安和失望的情绪就会随时出现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并且要时常站在师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的学校是我喜欢的吗?”,“在这样的校园里能让我身心愉悦吗?”。只有当教职员工把学校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切实做到爱校如家,而学生则把学校当做是自己放飞的梦想,走向成功的乐园,那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才具备了坚不可摧的根基。
  2所以学校应该多结合师生感兴趣的方向,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比如说师生联谊晚会,让老师和同学们各自展现自己的特长,让师生乐在其中,受教于其中。让师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来自已与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全心的投入到集体氛围中去,并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观念。让师生在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和学校是一体的。
3、创办特色的教育模式
  一是开展学生家园“星级宿舍”评比活动。星级宿舍分为一二、三星级。每学期由学生处牵头组根据平时成绩评定。被评上的宿舍授牌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二是建立“共青团号”示范园区。校团委在社区建立“共青团号”示范园区。发挥共青团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强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管理,使学生在“自我状态”中自觉接受管理。三是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对每个学生在家园的品德行为、文艺活动、违规违纪等表现等各方面均以学分的形式记录,作为学生本人的年度考核以及各类评优及奖、助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了奖优罚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另外,如果学校能给师生展现一个非常令人骄傲的发展前景,只要努力奋斗拼搏,就能达到自己可望并且可及的未来奋斗目标,这样就能产生一种凝聚力,把师生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全校师生都能够做到“心要往一处想,劲要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以此来激发大家通力协作,鼓励大家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为只有学校本身不断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才有可能赢得师生的认同感从而产生归属感。
结束语
     只有让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认同感,才有可能真心的去接受和热爱这个学校,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积极努力的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学校会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师生的认同感也会越来越深入。当师生的认同感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就会最终形成归属感。(本文为安徽省高校思政处思政研究会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研究)

参考文献:
[1]谢颖峰.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归属感的培养[J].教育论坛,2011(5)
[2]徐绣佳.独立学院大学生归属感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1(10)
[3]曾国柱.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J].新课程学习,2011(3)
[4]张婉春.以育人为中心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J].南方论刊,2009(4)
[5]方泽强,刘星.对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心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6]孟立科,何映金,单婵,方凌云.浅析高校自考助学班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J].管理学家,2011(3)
[7]陈琼贞.试论对成人教育类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培养[J].肇庆学院学报,2007,28(4)

上一篇:浅谈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下一篇:我国学术英才成长过程中的赞助性流动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