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问题和策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6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及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职业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对高层次农业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生源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本文中的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是指面向农业设置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当前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和工程硕士(农业工程方向)等。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经历和实践经验,对涉农行业的生产、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了解甚少,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农业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因此,为提高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亟须增加在读研究生的实践经历和实践经验。本文拟尝试构建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三段”模式,探索和思考加强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实践教学“三段”模式的基本内容
    笔者立足于当前我国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并结合自身在德国魏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接受全日制农业MBA教育的经历,提出了我国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三段”模式(见图1)。
    
    图1 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三段”模式
    1.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前的实践教学
    德国魏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全日制农业MBA教育项目是唯一一个进入全德前十名的农业领域MBA项目,其专业学制为三或四个学期。第一学期为农场实习学期,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动物饲养和涉农企业管理等与实习紧密相连的为期四周的大学培训。如果学生已经在德国境内完成被学校认可的实习,就可以直接申请第二学期的理论学习。如果学生没有被认可的实习经历,且没有按照学校要求完成的第一学期的实习任务,将被取消学习资格。
    考虑到我国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遍缺少实习经历,为了更好地促进理论学习,我们可以向德国魏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那样,把第一学期设置为实习学期。学校应选择那些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作为实习基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实习地点。实习期间学校也应定期举办与实习结合紧密的知识、技能培训。同时学校也应向德国那样制定并严格执行实习标准,只有实习合格,学生才能进行理论阶段的学习,否则应重修实习。如重修仍不合格的,应取消其学习资格。
    学生的实习计划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习单位的实际,由学生、高校教师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三方共同制定。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增强实习效果。
    2.第二阶段: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
    (1)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因此应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打破授课教师资格职称要求的规定。当前,国内不少高校规定,只有达到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才有资格给研究生授课。面对高校教师实践经验较为薄弱的现实,应打破常规,广纳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来。对于那些来自农业企业、政府部门及合作经济组织团体的有关专业人员,即使他们没有相应的职称,但只要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承担授课任务,就应允许其给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德国高校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灵活,切合实际,在外聘教师职称方面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
    结合教师的强项安排授课任务。授课任务的安排不应拘于一门课程由一名教师全部承担下来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充分发挥各教师的强项,实行强强联合,共同授课。如在德国魏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的农业MBA教学中,“生产经济学”课程由3名教师授课、“合作社实务”课程由4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灵活设置课堂地点。以突出实践应用为重点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破“课堂—教室”的上课模式,灵活选择课堂地点。可以把课堂直接设在企业部门、生产车间或田间地头上,让学生在实践中边体会边学习。德国农业MBA教育的很多课程就是这样设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无论是引导式讨论还是开放式讨论,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探讨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讨论可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学生可自由组合,通常不应少于3人。讨论时,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阐述本小组的观点,然后由老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小组成员共同回答。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结意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素质水平。
    (2)教学与执业资格考试结合。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农业及涉农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毕业生合格与否的标准就是其“任职资格”是否达到。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增加与涉农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内容,构建合理的涉农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同时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学习与职业的紧密关系,以充分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职业意识。
    3.第三阶段:结合学位论文的实践教学
    (1)设置结合学位论文的假期实习。通过实习学期的实践和两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学位论文的方向及未来职业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在第三学期末要求学生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较为合适。德国魏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的农业MBA项目规定,学生在论文题目选定后,必须在第三、四学期间的假期里,结合学位论文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在涉农的企业、咨询机构或政府部门等单位进行为期四周的实习,否则没有资格接受导师对论文的指导。我们可借鉴这种做法,让学生为撰写学位论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2)实行双导师制指导学位论文。从国外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验来看,实行双导师制指导学位论文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较好途径。校内导师和来自农业企业、政府机构及其他经济团体的校外导师应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确保学位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管理的实际。同时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论文评价机制。论文重点是看论文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科学依据,所提出的措施是否具有操作性,这样应用型方向容易得到坚持[1]。
    二、实践教学“三段” 模式的实现途径
    1.加强学校与涉农单位的合作
    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是封闭式教育,而应和涉农的机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广泛的联系。德国魏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农业MBA项目与100多个农场、多家农民合作社、涉农部门和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固定合作关系。为促进我国的高校与涉农单位的合作,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规定。开展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数量与相对应的实习单位的数量应达到最低的比例。对达不到要求的高校,应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如限制招生、减少优惠等。
    (2)政府应出台相关的鼓励措施,鼓励涉农企业与学校合作。如对于接收实习生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在税收、项目、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3)高校与企业联合定向培养研究生。高校可根据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定向培养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赢。
    2.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
    在农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农业高校的教师一般都有几年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经历。如德国魏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规定,农业MBA的教授必须要有5年以上的农业企业实践经验。而在我国当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在以身示范的征服力方面,有相当多的高校学术型教师在研究生面前陷入困境或被动[2]。因此,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
    (1)鼓励教师定期深入企业实际。与企业共同开展研究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教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针对性指导的能力。如中国农业大学通过设立“推广型”教授职称,鼓励专业教师从事实际推广工作,激发教师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中。
    (2)积极创造条件,定期安排教师到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学习管理的经验,同时还应鼓励教师通过在企业挂职锻炼、兼职或担任顾问等形式来增加企业管理的经历和经验。
    (3)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校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国外在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知名院校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可以聘请合作院校的教授为我们授课,让师生员工学习他们案例教学的教授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外派教师参与项目的合作或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技能。
    3.突出本土化案例教学
    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缺乏本土化案例已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应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管理的实际,总结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用于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
    (1)积极开发本土化案例。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管理方面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与相关企业联合编写教学案例,实现本土化案例教学。德国魏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农业MBA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教学案例本土化。该专业教学所用案例一部分由教授组织相关人员,在收集、分析大量农业数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一部分由农业企业负责人立足企业实际与有关教师联合编写而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建立案例共享机制。一个教学多年的教师可能拥有若干个好的案例,但他不一定愿意拿出来共享。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案例库管理机制,通过支付一定的版权费来促进案例共享机制的建立[3]。
    4.加大校外导师的管理力度
    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明显的职业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4]。因此,高校应该加大校外导师的引进和管理力度。
    (1)严格校外导师的遴选标准。学校应结合学科布局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制定校外导师的遴选标准。同时为校外导师备选人员建立导师数据库,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2)实行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校外导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关信息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公开,以便于师生能够进行双向选择,实现导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校外导师的考核机制。对校外导师的管理应配套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用制度来规范校外导师的行为,以提高他们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校外导师,应及时予以清退,以确保校外导师的指导质量。
 

上一篇:高校内部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与运行

下一篇:论本科仲裁法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