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
摘 要:近年来,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还存在很多争议的地方,本文运用实际教学对比实例,论证了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应用机助语言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近几年,各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都在应用机助语言教学——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即计算机辅助英语语言教学。在仅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各种为主的或为辅的姿态扮演着传授知识,举例示范,解答问题等角色,以适应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多年来,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所说英语都变成了“哑巴英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
1 学生的口语练习时间严重缺乏,在传统英语课堂上,一直都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即便老师强调精讲多练,可实际效果并不是太好。
2 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不能得到因地制宜的引导。即便是小班授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并不能照顾到所有程度的学生。
3 教学书本的采用仍旧以传统的图文教科书为主,死板的图文教科书,大段的文字结构会使学生在停课过程中产生厌倦感。
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大学新视野教材第三册中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对两个班的学生分别进行了多媒体参与学生自主学习和传统教学两种不同的两种课程设置,并对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进行了评估。
课堂一:传统课堂教学。
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导言引入文章,导进美国文化的五大著名象征,对课文的五个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的文化象征,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并以此为题让学生进行口语分组讨论和练习,最终进行课后练习的加强训练。
课堂二:学生自主学习并辅助多媒体的课堂教学
把全班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文化象征的讲解工作。要求进行PPT的制作,在PPT之中要包含这一文化象征中所涉及的单词,词组和句子难点。并要配备文化的有声图像或是彩色照片,每个组的PPT需要组员通力合作并选择一个代表进行计算机操作和英文讲解。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同样的单词,句子结构分析,口语流畅度等方面的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单词词组掌握度 | 句子结构分析度 | 口语流畅程度 | 文章内容把握度 | |
课堂一 | 73.5% | 90.5% | 65.5% | 95.5% |
课堂二 | 82.5% | 81.5% | 85.5% | 93.5% |
在句子结构分析中,课堂一明显优于课堂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其最重要的难点在于复杂句的句子结构分析。课堂一之所以在句子结构分析中占有明显优势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分析帮助下,复杂句的分析就相对要好很多。而单靠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句子分析仍旧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学生掌握程度并没有课堂一好。
口语流畅程度方面,课堂二明显优于课堂一,在传统课堂中,学生会自觉不自觉的依赖教师,并不会主动去练习口语,而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其自主练习的时间就会增多,因此,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高。在学生课下准备过程中,也会通过使用计算机的一些软件识别学生发音的正误,这要比传统课堂中教师的纠音效果好很多。而且,在课堂二中,学生充分的发挥了语言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的发挥自己的口语潜能。
而在文章把握度方面,课堂一和课堂二的差别并不是很大,课堂一在教师全篇文章的分析下,再去做一些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多数学生对于文章大意的了解都可以做到很高的把握度。课堂二,由于分组教学,很多学生只对自己的讲解的部分了解深入,对其他组的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并不是太好,因此会有些微的差别。
进行了两个班级课堂的教学实验对比,发现传统的的课堂并不能完全的实现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传统课堂中,教师讲解知识点,板书的时间占用过多,学生参与语言练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但如果一味的强调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也会有些牵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可以和各个领域相结合的一种的教学方法,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它的科学性,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英语授课教师把它列为最佳的教学方式,虽说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且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使课堂充满乐趣,但是它却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应该落点于以传统教学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为首并辅助计算机教学的模式。这样的课程设置才会加快课堂的学习效率,加大课堂信息量。
参考文献:
[1]刘世娟,潘宏声;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上好大学英语课[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凌茜,马武林;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4期 [3]刘春燕;;多媒体教学如何“教得其法”[J];安徽教育;2006年08期
下一篇:对高校现行考试评价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