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摘 要: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就业环境的复杂性,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既面临着经济环境不佳,就业教育缺乏针对性等挑战,同时,国家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又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巨大的空间。最后,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精神动力、工作载体、咨询保障和实践平台等四个方面,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优质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 机遇; 挑战;核心竞争力; 培养
2008 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深入蔓延的影响,欧债危机随之爆发,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二战后的最大冲击。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但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不牢,经济二次探底的阴霾挥之不去,金融风暴的余震与新时代新经济的曙光并存,经济危机后遗症的挑战与改革嬗变后崛起的机遇同在,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1]。西方发达国家在“去杠杆化”趋势的驱动下,纷纷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消费市场不振、产能淤积过剩,失业率高企,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大幅下挫。在这种背景下,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就业工作压力也是不可小觑。一边是就业需求的萎缩,一边是众多企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渴求,让大学生就业展现出新的复杂性和可能性。通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判断,探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措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1、萎靡不振的经济、就业形势和发展滞后的高校就业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优质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欧美发达国家采取市场保护政策,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我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金融危机对许多中国企业,不管是对虚拟经济体还是实体经济体,都造成了较沉重的打击,银行借贷、资产通缩、投资无助、消费疲软的紧箍咒尚未完全解除。此外,企业承受来自国内汇率、成本、信贷和税收调整的多重压力,发展步履维艰,用工需求不旺。虽然近年来国家和有关地方相继出台了许多旨在鼓励、指导大学生自主就业的政策,但是实际上许多优惠措施在实践中没有落到实处。再者,就业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改革中心,很多学校还没把就业教育开设为必修课;即使是作为必修课的,就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与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由于就业实践机会匮乏,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训练,导致大学生就业实战能力较弱,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国家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大学生充分优质就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就业是最根本的民生,今年7月举行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就业对维持居民基本生活和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诸多政策来保增长,促就业。国家产业政策的转型,也为大学生就业开拓了空间。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要想改变自己在产业链上处于低端(中游)的不利格局,就必须通过产业自主创新,建立标准等方法来突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同时,通过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力图获得产品价格的定价权和产品服务所创造的更高的附加价值。大学生是知识资本的拥有者,这是他们较之于普通求职者来说最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要应对挑战,化“危”为“机”,抓住机遇,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优质就业,关键是要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理论建构,我们引进经济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思维方法。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两位教授1990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因此,本文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其他求职者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能使高校毕业生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挥的、能实现自身职业价值的、“人岗匹配”的工作或者职位的核心能力;是能创造性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价值需求和绩效期望的独特能力;是影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关系到求职时的就业层次和整个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一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有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二是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有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科学精神、科学水平等。三是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主要有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觉探寻、能动应变、不断创新等多种智能因素参与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强化大学毕业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思想教育,为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供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人们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无穷力量源泉。对于大学毕业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无数职场实践证明,德才兼备、志向远大、信念坚定、意志坚强、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素质和品格,是求职成功最核心的因素。
2、创新就业教育的工作方法和载体,为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新平台。互连网具有受众广、时效强、多功能、交互式及信息空间丰富等特点,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要
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网上就业教育。及时发布最新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政策,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理性地选择职业,面对挫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流动就业论坛”,利用QQ群、MSN、手机短信、飞信、公共邮箱等载体,大学毕业生在网络空间或信息通道里可以举行网上会议,交流思想、求职和工作情况,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建设“就业手机课堂”,可把就业知识、信息,精心编写成通俗易懂的短信,并借助短信、彩信、飞信和手机上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定期向在外实习的毕业生发送,让毕业生随身随时随地学习就业知识和技能。
3、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库,为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供资讯保障。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信息库,为用人单位快捷有效地选聘大学毕业生提供便利。库中的内容可包括大学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历年表现、特长特点、学习成绩、所获奖项、就业意向、就业现状等。有了信息库,让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技术,快捷精确地通过信息关键词查找出符合相关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同时可以全面、深入、立体地了解大学毕业生各方面的情况,方便对面试对象的素质、能力、经历、性格进行考核和评估,从而作出理性正确的抉择。对于大学毕业生,入库时填写相关信息时,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扬长避短,找到最合适的岗位。
4、通过校企合作,为毕业生争取实习机会,为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实践平台。据教育部“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调查显示(2005年),“工作经历”是同类指标中排名第2的就业有利因素,并呈现出越发重要的发展趋势,与2003年同类调查相比该指标排名上升了4位。高校党组织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丰富的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创造更多的专业实习机会和就业实习机会,使其多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积累工作方法。在实习期间,共同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益.“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J] 国际贸易.2009(9):4-7.
[2] 杨其滨. 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10).
[3] 王瑞萍、楼旭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培养模式的构建[J]. 中国教师,2007(S1).
[4] 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5(13).
[5] 伍力. 探析我国东西部地区高校学生党员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08(1).[6]
上一篇: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