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的作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8

摘 要:高职教育以培养市场需要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为重要目标。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支持。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的重要机构,本应在推动学生专业技能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利用率普遍不高。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图书馆的办馆理念脱离高职教育的特色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转变办馆理念,调整工作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拓展功能定位,主动融入人才培养的大局当中。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技能
      高职教育自1996年被国家正式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以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迄今就院校数量而言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毋庸讳言,高职教育在内涵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一个比较明显的情况是,许多院校都建设了漂亮甚至壮观的图书馆,馆舍面积和馆藏资源也都增加得很快;但图书馆的利用率却普遍不高,即使在周一到周五期间也很少能见到学生的身影。可以说,图书馆在高职院校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不能没有,但作用又的确未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情况已经在深层次上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以至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图书馆对于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意义。
  受就业导向理论的影响,高职院校对实训基地的重视远高于对图书馆的重视。从表面看来,实训基地更有助于直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图书馆似乎只是一个知识资源的存储机构。换言之,实训基地是练习的场所,图书馆则是阅读的平台。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看,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与练习的次数成反比。而技能意味着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务,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只有加强练习才能掌握和提高技能。其实,这种印象是片面的,忽视了知识对技能形成的促进作用。
  对知识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就广义而言,知识指人们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就狭义而言,知识指个体获得的各种主观表征,表征即客观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再现。本文从狭义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分析。知识根据表述的不同,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它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际操作。[1]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以合理的定向映象的建立为前提条件。而知识蕴含着无数种活动的映象。知识特别是操作性知识是技能形成的重要来源。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学生不可能获得期望中的技能;没有知识储备的更新,学生也不可能实现技能的提高。在实践中,新手因为知识储备不足,只能边干边摸索,技能水平比较低;专家则因为知识储备丰富,可以根据已有的心理图式去解决实际问题,技能效率比较高。因此知识对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知识和技能概念的分析,不难看出,作为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和典藏机构的图书馆,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本应有重要的意义。但许多高职院校忽视了图书馆的这一方面的内涵,也就未能在图书馆管理方面展现出高职特色。
二、图书馆未能充分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原因分析。
  于专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图书馆是上佳的“充电”场所。高职教育不但强调在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求课堂教学也要减少理论阐述增加操作练习。但学生学习的场所显然不能局限在课堂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之内,这两个场所在知识资源的储备方面容量有限。图书馆未能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方面发挥足够的作用,原因如下:
  (一)功能定位传统,对高职学生吸引力不强。
  许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在功能面虽然看起来比较完整,文献收集、文献整理、文献典藏、文献服务一应俱全,但表现出来的具体内容却都比较传统。比如文献收集缺乏足够的专业针对性,文献服务拘泥于阅览、借阅与复制等。从学习的自觉性和阅读的水平来说,高职学生的欠缺是比较明显的。引导他们重视知识的存储,喜欢上图书馆,必须在功能定位方面考虑到他们的特点和需要。简言之,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设法让学生感觉到“可亲”,而不是“敬而远之”。
  (二)主动性不足,未与专业发展建立密切关联。
  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专业发展的关系方面仅仅表现在购书时参考专业教师的意见。事实上,学生才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从全校人才培养的大局考虑,图书馆不但应当考虑学生在阅读方面需要什么产品,更需要帮助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阅读,最终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为其专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充分的客观支持。单纯依靠图书馆内部的工作人员显然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图书馆应当转换工作方式,主动与各专业建立密切关联,必要时邀请学校专业教师甚至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兼职馆员,保证信息收集和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图书馆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具体措施。
  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对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当在考虑图书馆功能的全面性的同时突出主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变等待读者上门借阅的就习惯为主动求变积极探求满足学生技能发展需求的策略的新行动。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置专业馆员,为读者提供针对性服务。
专业馆员对口院系开展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利用率低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学生不懂
得如何利用图书馆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服务,图书馆的一般馆员也不懂得学生在专业方面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双方各做各的,几乎成了平行线。设置专业馆员,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专业馆员应深入了解对口院系的训教情况和学生特点,参加相关专业的资源库建设,利用自身优势搜集、试用、评价、整理、推介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源,解答学生在专业资源利用方面的困惑,在图书馆网站经常更新专业服务网页。
(二)开展多样化服务,加深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的感情。
  图书馆可以举办多样化的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吸引学生进入图书馆。比如举办以图书馆内外场景为主题的摄影展,举办与主题阅读有关的征文活动,举办新书推荐会和经典研讨会等。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展厅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活动。展览的主题既可以宏观,如环保、历史、教育、人文关怀等,也可以微观,如学生的志 愿服务、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等。考虑到高职学生在面临英语等级考试、专业资格考试、就业等问题时,往往不能合理地购买文献资源,图书馆可以就此提供资源荐购服务。考虑到校友在事业方面的奋斗历程对后辈的榜样示范作用,图书馆可以主动与院校校友会等组织联系,欢迎和鼓励校友向图书馆捐赠图书等文献资源,并在馆内重要空间予以宣传,形成热爱阅读的历史传承和人文氛围。
    (三)融入训教,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图书馆可以通过讲座、公选课、学生活动等形式主动进入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过程,从文献利用的角度提供充分的支持。比如可以开设多种主题的讲座:如何找到想要的资源;图书馆没有的资源到哪里去找;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使用电子文献;如何使用馆际服务;如何了解馆藏分布;如何使用代表性的搜索引擎,等等。还可以开设信息素养进步之类的公选课,系统地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这些讲座和公选课是以图书馆为主体进行的资源利用常识方面的推广。事实上,图书馆还可以组织校内外专家和教师举办专业技能发展方面的讲座或报告会,搜集、整理、经常发布与专业技能发展有关的影音资料。这些或现场或以影音为媒介的知识,某种意义上,比相对固定的文献资源更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
  由于发展历史普遍不长,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与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影响了学生从知识的角度形成和发展专业技能的过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从图书馆的人员设置、功能定位和职责划分等方面加以调整,而最为关键的还是办馆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本科通识教育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价值和问

下一篇:基于行动导向的协同学习在高职公共英语合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