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学毕业生适应就业新环境的交际控制

发布时间:2015-12-15 11:31

摘 要:大学毕业生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必须依赖健全的心理素质,在科学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适应工作环境过程中的交际活动应注意从心态、情绪、语言、行为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毕业生;适应环境;交际控制
  大学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会面临需要适应的环境和许多从未实习过的场景;面对新环境,固然要注重自身智力的调整和潜能的开发,同时对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的自我修炼也不可忽视,精神的培养和技能的掌握,都不是短时间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积累渐进,不断学习,不断内化为个人风格、气质。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的适应、岗位的安排与调整、工作任务的程序,是影响适应新环境的心情、未来生活和职场前途的重大因素。伴随这一过程,必然产生复杂的思想感情波动:得意与失意、兴奋与畏惧、感激与埋怨等等,“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原有方方面面平静平衡的大学校园生活,在社会规则的冲击中被打破。但这时没有时间和理由一个人躲到一边去细条慢理,而是必须在工作中及时调整、迅速适应。在这个或长或短的交际特殊时期,特别需要在心态、情绪、语言、行为方面对自己实行警戒,否则,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会变得无法掌控。此时的交际控制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的影响因素:
  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必须依赖健全的心理素质,正确的认识他人。对他人的外表、言行、表情、性格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而第一印象又往往带有主观片面性;要认识到人的道德品质、才能智慧等内在素质与初次见面时的衣着、谈吐、举止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二)近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最近的信息、往往更占优势,从而否定或部分否定了对他人过去的印象和评价;一些好友逐渐疏远,剔除沟通因素,大多因为近因效应在作祟;
  (三)刻板印象:人们在职业和社会交往中,常常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等特征对人进行分类,从而对某类人产生一些笼统的、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评价他人的依据;要意识到“一概而论”难免与事实不符;
  (四)晕轮效应:光环效应的代名词,假如某人有突出的优点,就容易被积极的、肯定的光环所笼罩;反之,就被认为否定、消极的成分居多;
  (五)归因现象: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找出其行为的原因、动机、性质的过程。归因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偏见造成的归因失误,会影响交际效果。
  二.大学毕业生在适应工作环境过程中的交际控制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心态控制 —避免心态失衡
     当大学毕业生进入工作环境,整个人生进入了新的时期;与单位签约或自谋出路,不管是“利好”还是“利空”的选择,都会在我们心底引发波澜甚至风暴,心满意足者喜形于色,经历坎坷者感慨万千,昔日的校园心态平衡必然会被打破。心态的平衡与否是我们能否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基础。当我们面临新环境时,从利害得失、面子观念来考虑问题,更容易加剧心态的失衡。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首先是要心平气和地对待现实,平心静气的接受事实,并从理性的角度把道理想透,自己说服自己,从个人的主观条件与社会的客观需要出发来进行思考和判断,逐步缩短和调整主客观之间的距离和偏差,在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个人的要求之间达成一致。 
  近年来,许多用工单位对新员工的要求更注重敬业与情商的关注,目前企业辞退员工的主要原因,也是在缺乏”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有些新员工自恃学历高,工作起来既不勤奋、又不刻苦,才能发挥不出来,更谈不上创造性,企业用人是希望人才能够在贡献自己力量、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自己尽快成才,只有刻苦敬业得人,才能做到如此的两全其美。最怕是放不下架子,吃不起苦,又不善与人沟通,自己苦恼,集体的工作也受损失。新员工要做好份内和应尽之职,勤学多问,尽快进入角色,以主人翁的标准要求自己,遇事思考最佳的处理方式,踏实工作,积累经验和技能。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大背景,要培养“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一个人很难永远是成功者,理性的面对失败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
  (二)情绪控制 —避免情绪失调
  心态是情绪的摇篮,失衡的心态必然导致失调的情绪。很多人对新环境人际关系中正面或负面的刺激不能做出合理的反应,或是反应过大,或是漠然视之,均是不理智行为。要么表现为情绪冲动,情感发应特别强烈,而理性控制又很薄弱,情绪冲动导致的交际行为,对行动的目的和后果缺乏清醒的认识,如伴随情绪冲动可能产生自大、狂妄、报复、破坏等不良情绪。要么表现为是情绪疲软,一旦受到新环境中困难和挫折的刺激,精神防线便彻底崩溃,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对生活、对他人、对未来都失去了信心,如伴随情绪疲软可能产生的是自卑感、空虚感、失落感等情绪病态。某大学毕业生分配到新岗位,在局办公室工作了一段时间,单位准备调整其到后勤部门做磨练,他感到这样的岗位调整是对自己的“贬用”,进而在情绪上极不平静,忧心忡忡、精神恍惚、烦躁不安,异常暴躁,原来在办公室积累的谦卑形象消逝殆尽,被领导和同事评价为“心理素质差,经不起考验”。深思熟虑的理性情绪应该表现为清醒、理智、结合实际的分析自我与环境。无独有偶,另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面临调整工作岗位时,主动表示:工作交替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应该十分珍惜不多的工作时间,加倍努力完成手中的工作,让后来的同志工作更顺畅。职场好比运动会上的接力赛,每位参赛者接过棒向前冲,,接近终点时更要加速,为后来者取得胜利创造争夺的条件。由于他用理智的态度、客观的道理说服了自己,为自己赢得了周边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更为自己赢得了生命中的最合理选择:选择理智,其实是选择健康的情绪控制。情商概念中与职业的链接点理论认为:,谋职靠智商,晋升靠情商。良好的情商关键在于对外讲协调合作,对内讲自制豁达。理顺自己的情绪就是要把情绪置于意志的监控之下,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新环境。
  (三)语言控制 -- --避免语言失度
  人的语言行为有多种风格和特点,有人直言快语、有人老成稳重、有人诙谐幽默、有人玲珑八面;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形成某种语言风格,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思维定势,进而维持和扩延。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人的固有语言习惯需要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特别是不适应新环境的部分,需要我们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采取正确有效的交流方式。如某中学一年级召开编班会议,老师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某位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对新环境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指责编班方案不合理,结果引来其他老师的不满;客观的说,这位新老师的意见可能有所道理,但过于直露的表白方式,让同事们难以接受;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可能催生出不同学校的编班处理方式,全盘的否定,显然有失谨慎;如果这位新教师不是指责而是能从积极方面坦诚地提出建设性、参考性的意见,客观得体的介绍科学的编制方法,效果一定不会如此。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诉说欲望,尤其面对得失喜哀,这个时候由于心态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很容易说出过头的话,面对变化,当事人要管好自己的嘴巴,避免语言失度。
  (四)行为控制 —-避免行为失常
  一个人的角色行为会受到两种惯性的影响:一是原有的习惯行为对新角色行为的影响,二是他人的行为影响和评价。克服原有的习惯性行为影响,是从自我的角度纠正,那么怎样面对新环境对自己的评价和影响呢?这是大学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时容易出现的情况是:面对评价过高,可能引起当事人的不当猜测,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而且还可能招致周围其他人的不满、不服,影响其他人的情绪;相反,面对评价过低,与当事人对自己的期望值不符,导致当事人失落感,同样会压抑积极性儿影响合作效果;尤其是在工作出现问题时,当事人是否能够面对公正评价十分敏感,既使一个不当的措词都会引起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导致行为失控。一个人能赢得恰如其分的评价固然极其重要,更要有勇气直面不满意的评价,避免出现心灰意冷、意气用、,对现有工作极不负责、马虎从事、上班迟到早退,情绪懈怠抱怨等工作环境中的失常行为。
  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人格,关键时刻当事人的失常行为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也极为深刻。在变化中保持从容、有克制的行动,就不会匆忙、手足无措;用镇定的声音讲话,就不会语无论次,虽然恐慌仍会袭来,但人会镇定冷静,将十足的危急控制为可以征服的探险。当我们利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情绪,能帮助我们度过艰难的心态调整期。女诗人乔-爱丽特在100年前就写到:“我们的行动左右着我们,就像我们左右着我们的行动一样”。
  一名大学毕业生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必然需要心境、情绪、语言、行为的及时转换。大学生在进入社会职场的特殊时期,实施交际控制实属必要,心态控制、情绪控制,属于交际控制中的内向控制;语言控制、行为控制,属于交际控制中的外向控制;内外结合,密切联系、相互制约,顺利走过人生中的关键点,人生和职业的道路才可能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邵玉丽,《语用学原则与交际能力》,《甘肃科技纵横》,2009年第01期;
[2]陈荣坤, 《浅谈大学毕业生的交际控制》,《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03期;
[3]筱孚,《适应交际情境实现行为控制》,《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4期;

上一篇:多元一体文化视野下西藏双语教育的前景与策略

下一篇:探索分形学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