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
摘 要: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在一方面,扩大了中国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但在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国家政策方面,虽然有着对贫困生资助的相关政策,但也广泛存在社会化欠缺的问题,构建培养贫困生的“助学”和“自助”体系,是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教育机制,从而将贫困大学生培养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的人才。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社会化;农村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时期,它是大学生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渡时期,也是适应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学习社会交往的基础,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时期。社会化就是人作为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是人的心理调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塑模过程[1]。
据相关统计,目前高校贫困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30%,其中,农村贫困大学生又占贫困生总数的90%以上。在承受物质上的贫乏的同时,还承受着来自环境改变、生活习惯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负荷很大,从而其社会化过程比一般大学生更艰辛和困难,在此情况下,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是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 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产生因素
1.1 文化观念的差异
我国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在文化上,农村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观念上较为保守,虽然有待人诚实、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优良道德传统,但也有与小生产相联系的墨守成规、知足常乐、平均主义等思想观念。在农村环境下,由于物质资料的匮乏,更多的是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而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则没有受到重视。这也造成了农村贫困大学生在精神生活方面与城市文化脱节,将要应对和处理大量城市文化资讯的涌入。
1.2 物质条件的差异
在贫困农村地区,由于多为交通不便利地区,导致对于电脑教育、多媒体教育等相关教育缺乏,贫困大学生只闻其“名”,未见其“形”,而在现在这个信息快速化的社会中,获取和消费信息快速化,已经成为城市社会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
2 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问题表现类型
2.1 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问题
农村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贫穷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封闭落后,信息不畅,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思维差异,与城市文化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极度不适,他们往往对自己过于否定,自己都有些瞧不起自己,缺乏生活的乐趣、积极性和上进心。人际交往方面,交往面相对较窄,合作精神缺乏。他们的人际关系对象一般比较简单,仅限于同班同学和老乡,交往深度往往不深,常常由于自卑心理及经济压力,会给自己设置一道保护。
2.2 文化适应问题
由于农村人文环境与城市人文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农村贫困大学生对于城市文化缺乏,格格不入,甚至难以适应,虽然对于传统风俗,农村地区保留的较多,农村贫困大学生接受较为容易,但对于城市人文现阶段所处的流行文化以及快速文化,则是个大信息量,大处理量的过程。
2.3 消费力问题
农村贫困大学生从农村地区来到城市,首先面对的就是城市灯红酒绿的物质享受,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在大学生校园内,对于品牌衣饰、化妆品及笔记本电脑等的追求,也对农村贫困大学生产生压力.
3 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解决之道
3.1 提高自主调适能力和健全人格
农村贫困大学生应该发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被动“帮助”到主动“自助”,主动适应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避免养成自卑感和攀比,尽快完成自我的塑造和对城市生活文化的适应,强化自尊、自强、自主意识,加强自我修养,增强竞争和求富求美意识,发展兴趣爱好,全方位培养各种综合能力,摆脱心理上的负担,走出困惑和迷惘,完成农村到城市的角色转换。
3.2 高校加强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
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能力相对欠缺,因此更需要外来的心理人文关怀,从而化解自卑心理。对次,高校可以进行心理辅导,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完整辅导工作,并进行预防。
3.3 国家政策帮助和社会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具有完整的学费减免、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奖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及鼓励勤工俭学等措施,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使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顺利完成学业。通过组织交流,表彰优秀寒门学子等活动,提供各种渠道让农村贫困大学生积极融入大学。对于社会方面,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困境,也是社区和地区的压力[2]。农村贫困大学生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促进和推动社会各界组织的公益活动,为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经济和物质方面的帮助,心理方面的援助,作为政府资助的有益补充,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而完成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M].伤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