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诗词文化的学习瓶颈及对策
摘 要: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作为诗歌文化的重要基地,其学生在诗词文化学习方面也遭遇了不小瓶颈,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 诗词文化; 学习瓶颈; 对策
在我国文学的宝库里,诗歌是其中的一块瑰宝。唐朝诗人中,既有飘逸的李白,又有沉郁的杜甫等人;在宋代,不仅有豪放的苏轼和辛弃疾,还有婉约的李清照。撇去古诗不谈,我们现当代的名诗也数不胜数,《红烛》《死水》《相信未来》《再别康桥》《雨巷》《乡愁》《错误》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诗。然而,诗词发展已经涌现了很多问题,本文拟对高校学生诗词文化的学习所遭遇的瓶颈作一个分析,进而提出适合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学生诗词文化的学习瓶颈
1、诗词课程大多限于中文专业
诗词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水平和美学欣赏能力都极为重要,尤其是诗词教学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但许多高校的诗词相关的赏析课程只限于中文专业的学生,面向全校学生的诗词课程很少,学生和教师在观念上都很不重视,学生为了拿学分的居多,而教师也因为学生诗歌基础不好,不想学而丧失了教学热情。因此,高校学生的诗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2、诗词文化学习重赏析,轻实践
许多开设了诗词文化课的高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诗词的赏析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诗词创造能力的培养。许多中文系的学生对诗词的研究停留在诗词的押韵、平仄等理论阶段和诗歌本身的鉴赏上,而没有将所学习到的诗词理论运用到具体的诗歌创造中,知识并没有转化为能力。
3、诗词文化的学习空间被功利主义挤占
很多高校的学生中,理科生和工科生所占比重很大,在“考证热”和其他潮流中越来越少的人会抽出时间来认真学习诗词。学生们在学分、找工作等的巨大压力下,对于诗词这种需要静静品味的东西显得越来越没有耐性了。很多学生认为诗词文化的学习对于他们以后的找工作没有什么用处,没有必要将精力花在这上面,而放弃了诗词的学习。
4、诗词社团举步维艰
专门的诗词社团是高校学生进行诗词文化学习、交流和创造的重要基地,但很多高校的诗词社团都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这样的社团往往在招新时往往比不赢“瑜伽社”“英语口语协会”“魔术社”等社团,在日常的运作中,也很难获得学校的经费赞助,在现实的压力面前,这些社团往往会以解散而告终。
二、高校学生诗词文化学习的对策
有鉴于高校学生在诗词文化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笔者提出了如下的几点建议:
1、面向全校多开设一些诗词文化的学习课程
高校要面向全校的学生多增加一些专门的诗词文化的学习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吸取营养的机会。这些学习课程要能组成一个完整的诗词文化学习体系,如可以开设诗词基础课程、诗词鉴赏课程、诗词创造指导课程等,同时教师也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参加课程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同时,学生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水平选择相应的课程,而不用担心学习无门了。
2、学生要改变学习功利主义的想法,提高诗词学习热情
诗词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有必要学习和吸取优秀的诗词文化的精华。高校学生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之中,要摈除“诗词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观点,积极学习诗词,用优美的诗词来陶冶自己的情操,通过诗词的学习来提高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不仅如此,高校学生也要将自身的发展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诗词的学习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世界观,这些对于学生工作及以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3、加快诗词知识转化为诗词创作的能力
高校的诗词教学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诗词创作理论的相结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诗词理论运用到具体的诗歌创作中去。学生在学习了不少的诗词之后,在了解了诗词创作理论和基础的时候,就应该尝试将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的喜悦和自豪之情,对社会丑陋现象的痛心和鞭挞之情,这些学生都可以尝试着用诗歌表达。诗词的学习只有在不断的积累和练习中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4、加强对诗词社团的支持,扩展学生学习的基地
一个成功的诗词社团离不开各方的支持,尤其是学校领导部门的支持和学生的青睐。诗词社团的存在与否对于提高学生诗词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学校要加大对专门的校级和院级的诗词社团的支持和赞助,尤其是给予这些社团经费上的补助,来帮助社团开展日常的诗歌创作活动和宣传活动。另外,对诗歌文化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积极参加这一类的社团活动。社团只有在有着充分的群众基础的时候,才有可能发展壮大。
总之,不论是高校学生,还是诗词文化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不断突破诗词文化的学习瓶颈,我们才可能让诗词文化在现代社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范进军.学习古典诗词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高校理论战线[J].2001,(1)
[2]韩晓光.《诗词鉴赏与习作课》教学琐谈.景德镇高专学报[J].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