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活跃高校数学课堂气氛的几条经验
摘 要:高校数学知识比较深奥、思维较为抽象,课堂教学成效就显得更为重要。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上的“极致”。本人认为活跃高校数学课堂气氛,教师一是要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地传授知识,二是要善于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三是要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直观高效地学习知识。四是要创设课堂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活泼地钻研知识。
关键词:大学数学;课堂气氛;教师;学生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普遍反映大学数学是较为深奥的课程之一。高校数学中抽象的数学思维、枯燥的数学公式、难解的数学难题常常让学生倍感头疼,也使得高校数学课堂气氛一直难以活跃。而只有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才会激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会产生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本人在高校数学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小经验,现撰文与大家分享。
一、 教师要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地传授知识。
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授一系列广博、系统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较为抽象难懂。在备课中教师不妨也精选些有趣的知识,增加些和本堂课有关系的趣味性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首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那些学生感兴趣、有强烈求知欲的知识点重点讲解。
其次,教师可以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数学界的故事,特别是一些数学家的轶闻掌故,如泰勒公式、“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欧拉、莱布尼兹、陈景润的成才典故等。这些故事和轶闻可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数学事实和好的数学方法,并要求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把它们复印到自己的头脑中去” 【1】,产生深刻的导向作用。这样就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知晓了知识背后的酸楚与艰辛、获取了一份难得的人生阅历。
二、 教师要善于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
大学数学中抽象的数学思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理解的难点,如何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公式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大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教学中我发现凡是和实际运用关系较强的数学知识,学生们都是听得津津有味,比如彩票预测中常用的概率知识,学生们还会兴趣十足地运用于预测实践看看下期那个数字出现的几率较大。因此,活跃大学数学课堂气氛的另一条经验便是课上要联系课下、书本知识要联系生活实践。
一是要注重和生活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点和生活实际本身联系较为密切,比如抛物线和弹道发射、抽屉原理和数字预测等。对这些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讲述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来深入地探究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二是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践中的数学案例假设来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学知识。在这方面,许多科学家在讲解知识时就做到了通俗、易懂。例如爱因斯坦讲述相对论中的时间观时,就这样说过:“如果某人用望远镜朝任意一个方向望去,那么,随着空间的弯曲,他将最终看到自已的后脑勺”。他用一个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来形象生动地表述他时空是弯曲的观点,让人易于理解又印象深刻。无独有偶,华罗庚先生曾讲过一道题:“想泡茶喝,水壶、杯子要洗,茶叶要拿,开水要烧,火已经生起来了,哪种时间最快?”有三种不同的方案:
(1):先洗水壶,在水壶放在火上时,洗杯子,拿茶叶,这时水开了,正好泡茶喝。
(2):先洗水壶,洗杯子,拿茶叶,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烧开水,坐待水开。
(3):先洗水壶,烧开水,坐等水开,水开后,拿茶叶,洗杯子。
很显然,(1)方案是最快的,(2)(3)方案全都或多或少浪费了时间。统筹学十分深奥,但在生活中却随处可见,华罗庚先生正是借助于大家所熟悉的日常行为深入浅出地将深奥的统筹学知识讲解得生动形象。
三、 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直观高效地学习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互联网和数学软件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深刻地影响了大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教师借助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思想【2】一是要借助于PowerPoint中的动作设计,用生动的画面、动人的音像、有趣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二是要借助于数学软件用图表、动画来展示数学知识,化静为动突破思维瓶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高校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 教师要创设课堂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活泼地钻研知识。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增强,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通过与学生对话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实践的好习惯。一方面,教师应该设计些学生自由回答和讨论的教学环节,在师生对话与交流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问题、获取知识。
另一方面,大学数学课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演算的时间,一定量的数学习题和上机实践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性学习的必备课程。美国数学教育家克莱因曾经说过:“数学学科并不是一系列的技巧。这些技巧只不过是它微不足道的方面”【3】。数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数学创新精神的塑造与培养,这些都需要课堂的师生互动和实践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复:关于数学教师教育的若干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0年第9期,第48页。
[2]盖伊·莱弗朗索瓦兹,佐斌等译:教学的艺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3]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数学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