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应用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6-05-17 15:37

  作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批判性思维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教育主管机关、高校以及教师的广泛认同与重视。而作为一种思辨式的思考方法,批判性思维对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寻求多元化解决方案能力以及加强就业技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以英国高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应用为分析视角,本研究着重探索、归纳这一特定思维方式在高校教学与研究中的适用,这涉及英国高等教育的哲学理念、认知中的试错性、教学方式以及教案设计等方面。

 

  一、引言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教育主管机关日益重视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这既包括诸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层面,联合国关于教育的诸多研究报告、文件与指引都强调与鼓励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并将其作为学生必须学习的一种思维技能,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使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高效地分析相关社会问题,并寻找多元化的解决方案(Gurría á;武晓蓓,2011)。另一方面,作为当代工作软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也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就业与求职的必备课程与学习理念(World Economic Forum2009)

 

于国别层面,批判性思维也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在其《2000年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并强调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学生职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及核心地位。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此种独立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也受到美国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高校教师的广泛认可与积极支持,并被许多学科明确引入其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而英国教育主管部门在其《高等教育资格构架》中也明确要求,学生获得高度教育证书的一个前提是具备并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与评价,而这一要求也得到英国高校的响应并将其作为学生毕业水平的一个核心评估指标(武晓蓓,2011)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批判性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等哲学家在对年轻人进行教导时所倡导的学习思维方式。而发展至今,批判性思维在学界也有不同的界定。Russell(1971)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以往所接受的一些标准的评估或类别化的过程,这包括认知态度,对事实的辩知,以及相关思维技巧的使用。为此,批判性思维可以用以下的公式予以表达,即批判性思维=态度+知识+思维技巧(Russell 1971;Halpern2014)FisherSpike(2009)在回顾诸多批判性思维的文献后,发现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大多数定义都集中于强调推理、逻辑、判断、反思、质疑等相关的一系列思考过程。

 

Jones与其合作伙伴,通过对500多名政策制定者、雇主以及教育者调查后,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其侧重以一种开放的方式来进行有关推理活动,并由此寻求各种各样、非唯一的解决方案(Jones199319941995)。而Halpern(2014)认为,批判性思维是通过运用相关的认知技能与策略,以增加实现预定结果的概率。于此背景下,思考过程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合理性以及目标导向性,这在实践中进一步包括解决问题,形成推论,计算相关的可能性,并最终做出相关决策。而在这一复杂的思考过程中,思考者也会有意识运用思考性技巧,并虑及特定的情景以及特定的目标及任务类型。就此而言,批判性思维实质上已经超越了所谓的思考者对其自身思考或决策的思维过程,而成为一个自发的,有意识自我控制达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也强调控制并去除思考者的个人偏见,并依据事实来推理及思考。

 

以英国高等教育为主要分析对象,本研究从多维度的角度出发,探索和研究批判性思维在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这涉及以下研究问题,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英国高等教育中是如何体现的?教师与学生是在此过程中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批判性思维如何影响并建构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教学认知及课程设置?一方面,本研究源于作者在英国作为博士研究生多年的课堂学习经验,所参与的百余个博士研究生系统培训课程及主题讲座,以及多个高等教育研究年会的总结。

 

另一方面,本研究结合作者对自己博士课题项目研究的总体反思,特别是通过综合、分析导师对自己研究的指导与引领,从切身经验以实证的角度探索,总结了批判性思维在英国高等教育教学及学术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此外,通过与其他英国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关于英国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的针对性研讨交流、访谈,本研究在更广的层面分析英国高等教育活动中批判性思维的适用与普及。另一方面,本研究还得益于作者在中国重点高校多年的高等教育与研究工作,使得作者能够在不同教育理念与教育文化的背景下,反思与分析批判性思维的独特属性,及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适用的必要性与益处。

 

  三、批判性思维在英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1.哲学理念基础。作为传统的西方教育强国以及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英国极为注重批判性思维在其高等教育中的广泛、灵活的适用,这具体表现在教育的哲学理念、教学认知与导向、教学方式以及课程的设置与安排等方面。英国高等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在教学中所倡导的对抗性、冲突性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这种宣扬逆向、冲突性思维的哲学理念下,英国高校倡导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勇于质疑,独立思考,并善于批判性地看待,分析及反驳他人的观点。而在挑战他人的观点同时,学生也必须学会捍卫自己的观点。这种鼓励冲突与抗辩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在于认为寻求真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疑、质疑、相互争辩的过程。而在与他人思维冲突、挑战他人观点并捍卫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力,敢于跳出常规思维的束缚,从而针对性地发掘、提出、寻找相关问题,并寻求一系列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分析,潜在于上述冲突性、对抗性的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西方哲学理念是浓厚的人文观念,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平等,无论是年龄、职位、级别等。在英国高等教育中,这主要反映在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平等。多数情况下,英国高校教师更多地在扮演一个更有经验、更富知识、更懂方法的引导者、学习伙伴、学术挚友以及模拟的质疑者/挑战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鼓励、刺激、训练学生主动地去寻找问题(例如如何找到一个好的问题,如何明确这一问题,如何将此问题理论化),探索相关理论框架的应用,寻找适当的、可得的研究方法,并基于上述内容来分析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长期的此种思维训练下,英国学生在学习往往会采取极高的主动性,并习惯性将某一学习任务内化为自身解决某一问题的冲动与内部动机,而非来自外部(教师)强制性的任务。而整个学习过程由此演变为学生自己难为自己的自我探索、研究、寻求结论的学习过程,因为如果学生不难为自己,他知道别人(教师)必定会难为他,因为其作为质疑者与挑战者,教师往往会通过冲突性思维的方式来挑战学生的学习与研究(以此为目的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学习)

 

2.认知中的试错性。于教学导向与认知层面,英国高等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注重鼓励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试错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层面的一个既定的、正确的理论、结论或者答案,而是通过课程讲授、小组讨论、模拟案例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启迪,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研究、探索、分析来解决相关理论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学习、适用及比较不同的理论框架,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相关研究问题,即一个连续性的、不断的试错过程。

 QQ截图20160114183012.jpg

在此试错过程中,学生会找到非唯一的,但却是最适合自己解决相关研究问题的理论框架与相应的研究方法。这一过程对于学生往往是既具有挑战性,又极为艰辛,但最终却是极有成就感的研究历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一方面,教师本人会积极参与相关研究问题的学习与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跟进学生的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又作为研究上的导师,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分析有关文献、教科书及案例,并通过对比、否定、再否定,鼓励学生寻求其自己的理论框架。教师有时还必须扮演一个例外的角色,即在关键的时点对学生说“NO”,及时制止学生在不相关或过度深入、零碎的理论研究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以至于影响整个学习研究进程,偏离既定的研究主题和方向。此外,英国的高校教师有时也会扮演一个极为严格的角色,即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提出极为苛刻的要求,要求学生以极为严肃、认真、审慎的态度对待其学习与研究,并以此作为评定其是否达到相关通过标准的基准线。

 

  而在这样的试错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英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并非是让学生一蹴而就,很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富有逻辑的、弥补空白的理论框架,而是让学生学会每天学习、理解、吸收一小点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日积月累,形成一套适用自己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并对现有研究做出一点点贡献(Add another brick to the wall)。这就促使学生学会以一种耐心、渐进、认真、思辨、实证的方式进行学习与研究。这种重学习过程轻研究结果正确与否,重问题分析甚于正确答案的批判性思维方法,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主动性、创新性,并塑造其与众不同的学习个性与研究习惯。

 

3.教学方式。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英国高等教育的应用进一步体现于其课堂教学的风格与课堂氛围,即平等性、包容性、参与性与互动性。一方面,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即使是在正式的授课过程中,经常扮演着如苏格拉底一样的、循循善诱的、温和的学术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间的关系更像是共同的研究伙伴、有经验的长者以及研究课题的讨论者,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人性的平等以及研究民主的特性。于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过程中鼓励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与教师的学术对话学术争辩。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小组分析与讨论、小组间的论题争论以及整个课堂的共同讨论等思辨式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还在授课过程中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包容性,例如学生可以,也常常在教师讲授过程中直接提问题,打断教师的授课,甚至就有关观点与教师辩论,并进一步引发其他同学对此部分授课内容的反思与讨论。此外,教师也通过学生的互动性、参与性以及思辨讨论,明确鼓励学生对课堂的知识与研究的充分贡献,并将此作为考核学生最终学习成绩的关键部分。但另一方面,教师也会有意识地管理课堂,保证教学进度、课程任务以及有序的课堂秩序。教师通常会在教之课堂学之课堂、教师的课堂与学生的课堂以及民主课堂及管理课堂中平衡。

 

4.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英国高等教育中适用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教师的教案设计(syllabus)。通常情况下,英国高校某一门课程的教案设计不会仅仅依赖一本或者几本教科书及案例书,而更像是若干个特色专题的有机结合。针对每一个章节,某一个研究主题,教师都会安排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以及时时更新的阅读任务。这一方面包括参考教科书的某些章节,另一方面更涉及其他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案例分析、政策文件等广泛内容。同时,教师通常还会进一步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各种资料,作为章节学习与研究的补充内容。在这种教学安排下,每个教学章节事实上都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但又相互联系的科研论题,从而不断训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自己有意识地进行独立、思辨的学习,而非一味地聆听教师的讲授,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一个个独立的专题学习,探索各学习章节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从而最终就整个课程形成一个总的研究课题。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能够很好地形成本能的批判性思维、研究方法以及进行某一课题的独立研究能力。而学习过程中的小论文以及最终考试的大论文,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也能很好地测试出学生是否很好地培育了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相关课题研究中。

 

  5.其他。此外,英国教育传统上所重视的教育素质与能力训练也进一步促进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英国教师就强调对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的训练,此种素质与能力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批判性思维的思维方式。例如,作为团队的领导,学生必须能够对其他成员的意见进行批判性的采纳,同时通过与其他成员的辩论,就自己的最终决策给出合理的理由。而作为团队成员以及高效的沟通者,学生必须常常发挥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质疑他人的观点,表达且捍卫自己的观点。于此,批判性思维即溶于学生的思维习惯,成为其潜意识看待世界的思考方法。

 

  四、对中国的借鉴及结论

 

作为现代教育的先驱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典型,英国高等教育中所广泛应用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对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有着较好的借鉴价值。一方面,中国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在理念上终结传统上课堂统治者的角色,将课程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习者——学生。同时,从教学实践中上将自己转换为学生的学伴、导师以及负有学术经验的长者,创造一种学生积极参与、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中国高校教师应转变以往唯正确论满分论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对学生的分数束缚,鼓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相关研究课题,将课后作业内化成为对相关学习论题的思辨与反思。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氛围与教学方法,通过学生间的学术争论、小组讨论与小组辩论等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激励学生学习,适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学习相关课程。

 

此外,高校教师在教案设计方面也可以适度采用开放式、拓展性的课程安排,脱离对既有的教材及案例书籍的依赖,以特色专题的方式讲授课程章节,并要求学生自己就课程学习寻找、阅读、综合分析相关书籍、论文以及实证案例。但另一方面,考虑到各国的具体国情、教育传统与文化以及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仅仅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作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与国际竞争力的参考。此外,批判性思维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还必须考虑到中国高校的学生规模、课堂大小以及不同学科要求等特定条件,而做出适当调整。

 

  作者:邹伟康 王暖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6

 


上一篇: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化的应对策略

下一篇: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