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16-05-17 15:41

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基于教育的国际和国内的竞争需要,要重新审视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要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化需求两大原则。

 

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中主要存在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未凸显国际性、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及课程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此,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重视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凸显国际性,有效拓宽课程的宽度,加深课程的深度,扩大国际交流,从而促进课程国际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英语专业课程建设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国家把国际人才的培养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和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为了凸显高等教育尤其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需要我们重视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

 

  一、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具有大批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即人才培养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需要,凸显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国际化为导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在高等教育国际背景下,凸显了重新审视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的国际竞争需要。

 

  教育的国际竞争加剧,各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上提出了自身的发展策略,有欧盟的Eramus Mundus计划,英德法西的大学卓越计划学生海外留学计划。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国际化作为重要的突破口,重新审视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现状,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满足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的需求。

 

  ()国内竞争的需要。

 

  国内不同的学者对外语人才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顾伟勤、梅德明、庄智象等,总体来说,为了适应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的外语人才一方面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即突出外语优势。另一方面要凸显外语人才的国际优势,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突出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外语院校是培养外语人才的摇篮,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专业的人才的培养要看准国际前沿,加快国际化步伐和加强国际化的力度,培养更多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英语人才,突出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二、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国际接轨。

 

  英语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特质: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观念;有民族情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有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国际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有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有人认为英语专业的国际化人才需要至少精通两门外语。根据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特质,我们需要重定位英语人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与国际接轨。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接近国际化需求。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国际事务、国际规则等密切相关,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课程等,以此突出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丰富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

 QQ截图20160119150219.jpg

  三、现有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未凸显国际性。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在观念和定位上与国际上相距甚远,国内尖子生放弃高考赴海外留学人数激增,这与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观念的落后是密切相关的,人们相信国外一流的大学往往能学习更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英语专业本身就有国际化的特征,在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现有的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应凸显人才培养的国际性,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目前,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未涵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一方面,课程设置的横向宽度不够,通俗地说,即课程门数不够多,涵盖面不够广,另一方面,处于学科前沿的课程少,课程的深度不够。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在基于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课程陈旧,国际化的课程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基于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重视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注重在国际化背景下构建具体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几十年不变,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课程较少。根据浙江省区域经济国际化的需要,科学设置英语专业的各个教学模块,围绕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方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加国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等课程的比重;使语言技能训练和学科知识传授相结合,突出知识交叉和复合型能力结构的培养,并有机地渗透到本科四年课程教学里。

 

  ()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凸显国际性。

 

  基于区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背景,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批判性思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所应具备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因此,英语专业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努力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并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及技能标准做出调整;适应跨国办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

 

  ()拓宽课程的宽度,加深课程的深度。

 

  一方面,课程的设置要加大人文通识教育的力度。在高教园区内的高校可以开展横向合作,通过课程资源共享和引进等方式增加课程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通识教育课程。另一方面,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大学访学,选修处于学科前沿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的引进,加深课程的纵向深度。基于此,英语专业应该探索两年通识教育2+两年专业教育2”+“2+1+1”模式,在前面两年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拓宽课程的横向宽度,在后面两年加强课程的深度,凸显英语的专业特性。

 

  ()扩大国际交流,促进课程国际化。

 

  结合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一方面,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理念、教材等,加大课程中国际知识和国际理解的比重,注重国际问题的研究,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包括直接使用原版教材),进行英语教学,运用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直接进行国际课程的开放学习学习等。另一方面,加大学校间学生的交流力度,推动校际访学和校级交流生等项目,支持和鼓励学生出国学习深造,赴美带薪,扩大海外留学的规模和比例。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完善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作者:曹宇晖 来源:文教资料 20162

 


上一篇:高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应用的再思考

下一篇: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