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必要性

发布时间:2016-06-15 11:18

  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我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而高职教育作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如何适应发展需求,服务于中国企业与产品走出去,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从该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国际化发展的实施对策。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向纵深发展,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是其既能谋求外延拓展,又能实现内涵提升的新的发展之路。

 

  一、借鉴国际职教理念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肩负着为区域行业产业发展服务的职责。当经济步入全球一体化阶段之后,企业对一线人才的要求必然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高职教育若不看到这种状况,必然使毕业生在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一批国内有实力的现代制造、服务、贸易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懂外语、有技术和国外经历、熟悉国外法律和习俗的职业人才,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就无法为这些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就必须紧跟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提早布局,提前谋划,及时调整办学策略和培养方案,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素质技能型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组成部分

 

  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才能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

 

  作为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高职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具有优势实现国际化发展。

 

  ()融入国际职教理念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迫切要求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中,明确提出,面对走出去国家战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融入其中,伴随产业企业走向世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融于世界经济体系, 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些走出去的企业能不能站稳脚跟,能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要看我们的教育能不能为其提供充足的人力与智力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与行业企业关系最为密切的高职院校,我们要发展和中国企业以及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才能使我们的国际市场能够更加巩固、更加高效、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借鉴国际职教理念实现提升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内在动因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严格算来,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相对的,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具有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历史。在这么长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在课程设置、校企合作、质量保障、学生工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学习包,等等。我国高职教育正应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向国外学习先进职教经验,引进优质的职教资源,包括课程、标准、师资等等,以尽量少走弯路,加快自身的发展,增强自身实力,以应对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教育资源流动配置、生源争夺等问题。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必要性与对策研究

  二、高职院校应对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对策

 

  ()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只有真正树立了国际化理念,高职院校才可能走出一条成功的国际化之路。

 

  国际化观念,最核心的内容是使学校管理与决策层应具备国际战略思维,教师与学生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与国际交流的意识。具体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与决策者来说,应从长远的角度,把握方向,服从和服务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办学实践,思考如何利用全球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学校的科学发展服务。对学生来讲,必须具备走出国门就业的观念,应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就业竞争将成为常态,应该努力使自己具备胜任处理国际性事务的能力。对教师来说,应努力把握世界范围内相关专业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和教学成果,并把这些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组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职业能力的教学团队

 

  优质教育资源,其核心在于优质的师资,只有建立了优质的师资,构建起一支全球意识并具备很强的语言沟通能力、熟悉本专业国际发展趋势、懂得国际化人才培养规律、高素质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其他的要素都会相继得到建设和改造,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技能的人才。

 

  那么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职业能力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有选择地在世界范围内聘请优质师资,重点聘请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的重点专业的国际化教师;二是吸纳留学归国人员特别是具有国外同类高校教育教学经验的师资;三是聘请行业企业的外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以客座教授访问学者等形式来(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校工作生活;四是有计划地安排现有优势专业师资出国培养培训,加快选派重点学科专业的骨干教师出国培训,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

 

  ()构建与国际职业教育相接轨的质量标准

 

  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世界范围内优化组合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资源,需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对此,高职院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理念上应该更多与国际接轨,将相关行业(企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借鉴和建设一批国外最先进的同类职业行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先进、适宜的国际职业资格领域的认证课程,重在培养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劳动者,在各类企业跨出国门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与跨国企业深度合作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要培养人才的国际化素质也同样离不开校企合作,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合作对象的选取上就应有所注重,要尽量选择跨国企业开展合作,因为这样的企业国际化程度非常高,人才标准具有国际视野,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的经验,与国际上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高职院校借助这些国际化企业,共同开展国际化实训实习工作,提高人才适应国际化企业能力。

 

  目前,有一大批国际性企业致力于中国市场的开拓,如本田、丰田、星巴克等国际知名企业,他们需要大量本土化人才,以使他们能够拓展更广阔的市场,高职院校正可借此机会调整实训实习方式,大量派遣实习生或毕业生进入国外企业实习或就业,那么这批实习生或毕业生中将会产生很多合格的国外制造、服务、贸易业职业经理人。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由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多数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估、评价,形成了一些成熟做法。例如,在学校外部建立诸如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EQC)、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AA)及澳大利亚大学质量局(AUQA)这类机构,同时这些国家的高职院校内部也建立了与外部相对应的内部质量评估体系,确保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积极借鉴国外职业院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构建完整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设立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监控部门,严格依据质量条款,对教育教学工作实施过程的日常监控。

 

  作者:陈晓春 董传民 来源:大东方 20161

上一篇:关于对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学效能感提升

下一篇: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