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探析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在全球有着广泛影响力,通过分析其演变历程,对各个版本的比较、特点的探索,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三点借鉴:正确定位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重视分类标准,倡导多元化的分类系统;注重分类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高校分类方法,它是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一项标志性研究成果。
虽然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不是最早的分类体系,但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类,它第一次从教育任务角度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类,它所划分的类别并没有质量的区别,只有学校教育目标、教学功能等不同。
一、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演变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从1973年公布至今,经过了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6次修订,修订过后的每一个版本都基本保留了1973年版的分类模式。
与1973年版相比,1976年版和1987年版的变化很小。1994年版开始发生改变,“综合性大学和学院”变为“综合型硕士学位授予学院和大学”,两小类的名称也随之改变;“文理学院”变为“学士学位授予院校”,两小类的名称也随之改变;“两年制学院”变为“副学士学位授予学院”;增加了“部落学院和大学”。
2000年版也有诸多变化,“博士学位授予大学”大类改为“博士学位授予研究性大学”,分为广博型和集中型两个小类。“学士学位授予院校”大类下的小类由原来的两类变为为文理类、普通类和学士/副学士型学院三类。
与前几个版本相比,2005年版的调整最大,新增了其它分类模式,但也保留了自1973年版延续下来的分类模式,并称其为基本分类。
2005年版的基本分类,是按照入学人数的数量进行排列的,所以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副学士型学院”取代了“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的位置成为分类体系中的第一层;“博士学位授予大学”大类重新采用之前的名称,分为三小类;“综合型硕士学位授予学院和大学”改为“硕士型学院与大学”,并根据授予硕士学位的数量分为大中小型三类。
2005年版的最大变化就是从单一分类变为“6+1”分类,其中,“6”分别指本科教学项目分类、研究生教学项目分类、入学情况分类、本科学生情况分类、规模和设置分类、基本分类,“1”指高校自愿参加的社区参与情况分类。2010年版除“副学士学位授予机构”重新回归以前的分类,分类的第一层依旧从“博士学位授予大学”开始外,对2005年版并没有多大改动,保留了原有分类的框架。
二、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特点
1.直接用授予学位的层次来命名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虽经多次修订,但它基本上是按照高校授予学位的层次——博士、硕士、学士、副学士四大类来命名。在每一大类中又按所授学位的数量等其他因素分类。这种方法清晰的体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
2.以高等教育的职能为基本依据
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不可能涉及高等教育机构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能选择强有力的依据来作为分类的标准。高等教育的职能便是一个强有力的依据。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就是以高等教育的职能为依据的,从而能够体现出不同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表现。
3.有定量标准和可靠的数据支撑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在进行分类时,不仅考虑了定性研究,而且还考虑到了定量研究。它在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类时,主要依据的就是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联邦政府的国家教育统计中心。采用可靠的数据、依据定量标准进行的分类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容易得到各方面的认可。
三、借鉴与思考
在我国,高校分类研究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始终存在争议,能够得到大众认可的分类体系还在不断的探索当中。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必然不同于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体系的建立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定位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分类不等于排名,在各大高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高校进行排名是正常现象,但是分类是依据某标准对高校进行划分,并不进行质量上的排名。排名参考分类是不可避免的,但需将二者区分,此外分类也不等于定位。对高校进行分类的是第三方机构,定位是学校确定的,不论哪种分类都是对学校的一种划分,都是为高校研究服务的,不能将分类与定位混合,更不能将其替代定位。
第二,重视分类标准,倡导多元化的分类系统。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结果也就不同。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分类体系可以将高等教育机构都包括进来。正如此,就应更加重视分类标准,以不同分类标准为依据构建的分类系统都应该存在。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可以服务于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服务目的,但单一化的分类体系必然会导致资源的集中和浪费,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注重分类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成功的一个原因就是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我国在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体系时也要注意采用科学可靠的数据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够使分类更加客观有效,得到认可。
作者:苗尧尧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17期
下一篇:高等教育中“行政化”之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