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漠视态度”的产生与应对
本文对大学生“漠视态度”的表现、产生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针对此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应对策略,为研究大学生学习、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提供了参考。
何为漠视?漠视:指轻视,不重视。语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人於尔貌合而神疎,外关切而心漠视,宜乎不宜?”此乃百度百科对漠视的注释。其实通俗地讲,漠视就是看见了当没看见,对批评、表扬以及具体事物无视,没有面部和心理的反应。
从事高校教育教学以来,每每回想起让笔者耿耿于怀的事情,学生漠视的表情立刻鲜明地浮于眼前,如鱼刺般哽咽在喉。当大学生各种学习、生活状态乃至心理健康被社会普遍关注的同时,大学生的“漠视态度”有必要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重视。
一、大学生漠视态度的表现
(一)持续性对大学生活的整体漠视
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曾经对笔者说,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课堂教学他觉得浅显、枯燥、且以后未必有用;实验教学他觉得自己明显眼高手低,觉得很简单,不屑去做;大学的各种社团活动他觉得浪费时间……他对大学生活整个都不感兴趣,充满了漠视。问他对什么感兴趣,将来想做什么,他均表示不知道,一副茫然而又一脸无辜的态度。这位学生的状态体现了对整体大学生活的漠视。
(二)对不感兴趣的大学生活的漠视
从父母、老师高度监护的高中生活到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很多学生迷失在所谓的自由中。仅仅对游戏、男女同学友谊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热情,其他包括学业在内的一切事情均默然处之。
(三)偶尔性、选择性漠视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偶尔性、选择性漠视的时候。差别在于有的人表现明显,有的人表现不明显。可能基于对自己该承担责任的逃避,对待自己犯错等问题选择性地刻意表现为漠视。比如,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面对教师的问询,很多人的表现是面无表情,一脸漠视。
(四)反抗性漠视
大学生的这些漠视并非全部为轻视、茫然与麻木不仁,也夹杂着反抗。反抗被过度规划与束缚的童年、少年期,反抗在大学阶段某个瞬间的被忽视,反抗被灌输教育的无奈与被动。所以看似没有表情的漠视,其实也是一种表情,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反抗方式。
二、大学生漠视态度的产生
经历了初入大学的憧憬、轻松期,大学二年级几乎成了漠视态度的明显体现期。此时,大学生的心智趋于定性但又还未成熟,历史的或现在的多种客观或者主观的因素均导致了大学生漠视态度的产生[1]。
(一)家庭教育的后反馈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而目前许多家庭教育片面强调要学习好,注意还不是学会学习,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其他教育似乎仅仅依靠学校,或者由孩子在自然成长过程中自然感知完成,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和引导性,片面强调一支独大,学习为先。
目前中国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更多的是被照顾甚至是宠爱的体验。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容易致使子女对家庭所给予的一切心安理得,而不习惯付出。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缺乏对家庭、对社会、对他人的知恩图报的责任意识;他们一方面想摆脱被父母家庭过分照顾的束缚,一方面又过分依赖家庭的呵护,可以说看似已经长成成熟的个体,但实际缺乏独立生活的许多基本素质。当孩子在大学里面对自己主动选择或被动选择的喜欢或不喜欢的专业,面临自己将作为主体需要面对的大学生活时,常因不知所措而感到一片茫然,从而体现出了漠视的态度和情绪。
(二)教育管理的偏差
传统教育偏重成绩,这造成大学之前的教育也过分追求成绩,而忽视诸如生理卫生、心理素质和道德人格等方面的教育[2]。家庭与学校在情感素质、人格建成、生活技能等方面教育的双重不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设置了潜在隐患。大学生活虽然多元化了,但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为主,并多集中在知识讲授与技能培养上,真正触动心灵深处的人文关怀明显不足。且目前学校依然大量缺乏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生理卫生教师等专门教师,且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知识讲授的同时,忽略或者没有精神层面的渗透与引导。各个时间积累的“润物细无声”精神教育的不足,最终会导致大学生在精神面貌中呈现出的漠视态度。
(三)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与过度适应的矛盾
美国小说家David Foster Wallace曾经讲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生活在水中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水是什么。这个故事很生动形象。进入大学,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的变化,整体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一些大学生呈现了好像过度适应但其实并未真正适应的病态。
可能出于脱离父母与学校较多管束的过度欣喜,比如诸多男生迅速将生活方式放松到一种放纵的状态,过度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从此与游戏无关的其他生活如同虚设。还有许多大学生一方面主观上想开始独立自主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已经习惯于被父母过度照顾,按照父母、学校设定的目标进行生活的状态,不适应自己安排日常生活、设定生活目标,呈现出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与过度适应的矛盾。或者干脆在经历了初到大学的新鲜、自由后,大学生活很快恢复到上课、吃饭、休息、娱乐等的简单循环中,并迅速将大学生活一天天的周而复始视为习惯,并且仅凭借惯性进行循环,感知茫然、信仰缺失与终极生命价值迷失,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三、大学生漠视态度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漠视态度的表现与产生绝非偶然,减少大学生的模式态度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应对。
(一)关注大学生的心灵和精神教育
大学教育应该重视心灵和精神教育。可通过定期的人文讲座、实践教育、自愿者性质的服务活动的组办甚至课堂教育的渗透等方式展开。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和老师更多充当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比如在城市展览馆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感触人文情怀;在敬老院、特殊学校等,通过亲自对老年人、智障等特殊人群的服务,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心灵感受。可以在这些活动结束后,以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并加以升华和引导。在进行专业讲述时,教师也要因势利导、就地取材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渗透教育。
(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测试工作
目前,许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已经采取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从而评价学生的心理状态的机制。这样的测试应逐渐普遍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和大学生整个教育期。对存在心理问题隐患的学生要进行动态管理、监测追踪。同时应在各个时期,完善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三)家庭、学校和社会互相配合,完善联系机制
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密切配合。三方应共同创造机会,通过人文修养、生命关爱、自然劳动、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大学生教育服务。比如在大学生入学伊始,利用目前便捷的通讯网络,迅速建立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甚至细化为院系、专业家长联络平台,使家长明白其子女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同时,校方也借此与学生家庭及时交流,获取反馈意见。从而避免基础教育过紧,而大学教育又过松的状态。
(四)做好大学教师的培训服务
大学教师是主要面向大学生的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首先自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大学教师的培训服务,这种服务应该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通过培训保证教师本身心理健康、价值观健全,并且有较为专业的渗透和讲述技能。目前各高校专门的心理、精神方面的教师较为缺乏,也需要通过各种专业培训进行补充。
(五)听听学生心声,真正从内心尊重学生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解决大学生自己的问题,还要听听大学生的心声,并做到真正从内心尊重学生。高校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切忌以师者自居,高高在上[3]。教师应把学生视为朋友和同志,作为和自己具有平等人格的成人来尊重,这样学生也才愿意坦露心声。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被教师关注,被教师肯定[4]。教师应该多从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在学生表现出漠视态度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具体原因时,那就尊重,尊重他们的漠视,并试图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这种漠视。不要当学生呈现漠视态度时,就对学生置之不理,放弃对他的关注。学生需要被尊重,被鼓励,被肯定。所以,教师要真正从内心尊重学生,走到学生心里,听到学生的心声。这点特别重要,也特别有效。
四、结语
大学生“漠视态度”的出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各方面共同配合,从而培养出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裴海霞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