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教育信息化发展带给高校教师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6-07-08 13:38

  教育信息化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关注。本文从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概况出发,介绍了我国教育信息化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最后提出了高校教师积极应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育信息化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1]世界各国也都充分意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都把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推进教育变革、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一项前瞻性战略,不断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水平。

 

  二、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组通过调研发现,全球的教育信息化呈现出以下态势:一是新技术和新理念引发学与教方式的创新;二是教育信息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导致政策重心的差异化;三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受到各国国情及文化差异较大影响;四是教育公平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五是系统化的科学研究推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1]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已从强调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始阶段,进入到强调应用、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深入发展阶段[2]

 

  三、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近况及分析

 

  2010,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3],纲要的第十九章特别指出了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还明确要求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继而,教育部于2012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规划第三章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近年来,在国家层面的重视、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建设了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用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学生、教师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动态数据;教育部牵头举办各类推广活动和在全国层面开展教育信息化竞赛;教育资源步入共建共享公建众享并存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入大提升阶段;虚拟仿真实验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织进一步健全与优化等等。

 

  在肯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教学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整体应用水平还偏低,与教育信息化发展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信息技术未能促使教育发生有效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依然大量存在;三是信息化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师生常用、爱用的资源数量不足。

 

  究其原因,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忽视了社会、经济、文化等软技术或软环境的影响,使得没能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有效变革。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需求分析不够,不重视以应用为导向构建,使得资源无法对教学提供有效性支持。

 教育信息化发展带给高校教师的挑战

  四、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

 

()国际国内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刚刚过去的2015年,国际国内新形势都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5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教育部合作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我国召开。会议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共同探索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研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更加广泛的实施应用;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

 

10月,李克强总理为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与此同时,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创新,已被确定为十三五三大目标之一,要着力实现:教育信息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从课堂集中学习拓展为以网络学习空间支撑的泛在学习;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拓展支撑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从提高管理效率入手拓展全面提升教育治理的能力。

 

  ()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产生冲击。翻转课堂慕课混合式学习和移动学习等形式的出现都对传统教学产生着冲击,使得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这些新理念和新技术也存在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弄虚作假的手段更多等缺陷,但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的信息技术发展是有利于课堂建设和未来教育的发展的。

 

  ()教育信息化已暴露的问题。如今的高校,大家都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但应用情况并不乐观。有些教师是因为上级要求而不得不应用,信息意识不强;有些教师信息技能掌握不足,信息素养不够;而更多的教师则只停留于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并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课堂和创新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有数据表明当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存在无法跟上学生的需求的现象。针对我国普通高校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显示,学生群体中有超过70%的学生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85%的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的频率超过图书馆查阅资料的频率;超过70%学生参加或计划参加校外网络培训,而教师群体中使用网络教学的只有39%

 

  五、应对建议

 

  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产品成为知识载体,以及越来越多数字化资源,教师的角色何在?如果要转变,应该转向哪里?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是全球化趋势,我们应该认清形势,积极面对挑战。建议有以下几点:

 

  1.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高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必须尽快由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营造与现代教育理念相适应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新的理念和技术,从国情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翻转课堂慕课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并引导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和移动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教什么、如何教、教得怎么样学什么、如何学、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2.管理部门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保障。一方面,学校应该进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的理念,不断推进教学与学习过程及活动的信息化,并鼓励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支持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面的探索及实践。另一方面,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培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从教学观念、模式、方法与工具及平台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立足于教师发展的目标与需求,不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3.以应用为导向建立教学资源并鼓励教学应用。在云计算等技术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支持的前提下,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主建设有特色的教育资源,或加盟教育资源平台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同时,鼓励教师团队或个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从需求出发,开发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以用促建提高资源的适用性,并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教学资源。

 

  4.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方面引入激励机制。为改善教师被动地应用信息技术的局面,可借鉴教育信息化强国的经验,通过激励机制和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促进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以激励教师们有持续的动力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方面不断进步。

 

  5.坚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信息素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使命,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去正面影响学生,以弥补数字化教学在情感方面和技能方面的不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且学着去创造性地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之中收获成长。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更何况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教师更应该积极学习,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作者:陈佳 莫智懿 来源:亚太教育 201620

 

  更多论文请到千里马论文发表网

上一篇: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现有问题和解决措施

下一篇: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历史演变及目标、内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