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全球化经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6-08-03 11:35

  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而新时期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希望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下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借鉴。

 

  一、全球化经济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世界文化互相交织,相互影响,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而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我国,更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吸收国际高等教育中的有益营养,为我所用。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断加强与世界优秀文化的沟通与学习将有助于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增添新的教育活力,在批判吸收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有益因素,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向世界各国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从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此,高校应当积极建立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专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培养更多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2)经济全球化发展下,对于高精尖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程度不断加强,这就推动了世界各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格外重视,也自然使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加快大众化的推进。但就目前来看,发达国家掌握着众多高素质人才的资源优势,并依旧呈现出高素质人才大量涌进,而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却人才缺失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能够提供给人才更丰厚的物质条件、相对科学先进的设备资源、良好的科研环境,甚至用是一些优惠政策,待遇倾斜等策略来笼络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这样发达国家拥有了更加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发展中国家则因人才后备力量不足,高等教育发展停滞不前,最终呈现出两个极端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面对日益全球化的人才竞争机制,应当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改革发展,为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的就职选择与国内环境,应对种种机遇与挑战,将国际人才争夺的压力转化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动力,创造自我价值空间。

 

  (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首先确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创造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吸取国际优秀教育理念,立足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大方向,开拓国际视角,选择适应性的教育发展策略将有效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我国应当充分认识到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应充分利用好世界经济、教育资源的流动性特点,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2、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1)教育市场竞争激烈

 

  有限的教育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竞争,都希望能够在高等教育人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教育市场的竞争更显得尤为激烈。一方面体现在国内市场,人才的广泛流动,范围不断拓展,人才素质参差不齐,跨国办学招生此起彼伏的现状使我国教育市场的地位受到强烈冲击;另一方面体现在国际教育市场,为掌握更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世界各国不断拓展市场范围,划分市场空间。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个相对安全且积极的优势地位,就需要正视我国所处的市场环境与国际地位,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将与发达国家间的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2)思想教育面临考验

 

  经济全球发展,西方意识形态强力涌入中国,以文化产品如影视作品等载体为依托,在中外意识形态与思想观念的差异下产生强烈冲击与影响,使得高校大学生在接触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同时,思想意识也受到极大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是为我国提供优秀社会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资源的,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方式与手段都有了新的形式与改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挥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优势,实现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密切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但众所周知,发达国家本就处于经济、人才、资源分配的优势地位,无论是信息科技的发展,还是人才市场的份额比例都优于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中居于主动性地位。而发展中国家恰恰相反,既没有优势地位,教育资源又相对欠缺,并持续以拉大教育差距的趋势发展。这样的不利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各方面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全球化经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对策探讨


  二、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对策

 

  1、完善市场体制

 

  高等教育培养的社会型人才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强大的社会性服务功能也是被世界各国重视的关键因素。而市场调节则是有效衔接高等教育所发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实际需要的重要手段与桥梁。为此,我国高校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高等教育市场体制改革,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进行高等教育内容与方向上的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层次,还要在形形色色的多变的市场需求下找准位置,明确办学特色以及教学目标,形成立体独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化品牌专业。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市场大潮的激烈竞争。此外,还要建立国际型的品牌高校,以在国际教育领域中占有先机,获得全球教育的最新动态。

 

  2、加强知识管理

 

  第一,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载体,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将高校的教育信息、教学资源传递到网络终端,达到信息化与数字化,既便捷了人们对于教育知识与相关信息的提取利用,也能为及时把握国际教育市场的信息动态提供有利服务;第二,教育共享,学习共担;第三,明确高校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确立师生共同努力达到的教育任务,增强高校全体师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将对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知识创新能力起到重要意义。

 

  3、集中领导与分级管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进行宏观调控,也应及时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让高校拥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除此之外,还要善于利用市场调节的有效作用使高校服务功能得以提高。从而达到政府宏观上的集中领导,高校、社会、市场等参与分级管理的目标。

 

  4、调整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机制

 

  课程设置体现了高校教育的方向与内容,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每项课程设置的实施都要仔细研讨考察,而课程改革调整也应十分谨慎。在进行课程调整时,不应仅局限在内容与方法上,更应注重是否具备适应性,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教育发展规律,避免避重就轻,使得课程过于分化而没有综合性;语言课程是世界各国进行良好沟通与学习的基础课程;创新型课程的设置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型人才,以便在全球化经济下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另外,要积极加快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方针,以便顺应国际教育市场发展潮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课程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知识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思想道德意识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树立国际视角,立足于实际;积极发扬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并能善于学习其他优秀文化中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营养元素,为我所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展现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实力。

 

  作者:张波 来源:青春岁月 201612

上一篇:当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路径及方法

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