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城镇化进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双轨模式探析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的是人的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不断市民化的过程,进城务工农民工和升学的农村大学生是实现劳动力转移的两大重要途径,民办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提出民办教育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双轨发展模式,为进城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模式,以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英国学者英格尔斯在其所著的《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现代化的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是形成现代化的主要力量之一。”[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办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人的城镇化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从农民到城市农民工的过程已无障碍,大批农民已经或正在成为转移农民工,但从转移农民工到市民身份、角色的转变依然举步维艰。劳动人口转移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在外务工而实现的由农村到城镇的转移,另一种是农村学生通过升学而实现的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但是,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的转移,接受教育是实现转移的重要方式。他们对教育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职业上的教育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化的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开始向拥有一定的技术水平的人才转移。劳动者仅靠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已经无法适应变化多样、需求多元的社会。这就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是市民化的教育需求。城镇化过程要保证人口转移的质量,就要保证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有尊严。通过教育重塑他们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改变他们的生活观念、行为习惯以及在性别角色、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再社会化,让他们真正融入城镇。
民办高校一般为地方院校,能够发挥人才、科技、文化的优势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与我国城镇化对技能型劳动力的实际需求高度契合。同时,民办高校更多地融入了当地的价值观念,进入民办高校的农村人口除了通过课堂教学等显性方式改变其社会生活观念以外,校园文化、学生交流等隐性方式也会对个人观念、生活习惯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这是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一个过渡阶段,避免了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城镇而产生的对城镇的“精神壁垒”。
二、人的城镇化进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双轨模式探析
民办高校以其灵活多样的办学特点和兼容并包的特色,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务工劳动者和农村大学生有不同的教育基础与人生目标,高校对他们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也应该不同。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教育模式
民办高校开展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主要是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的教育资源状况,结合所掌握的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教育需求情况,学校在确定培训的办学形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居于主导的中心地位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2]。
在培养目标上,要将农民工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不仅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拥有良好个人素养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以促进农民市民化,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在培训形式上,可以分为入职前农民工阶段的教育以及入职后农民工阶段的教育。针对前农民工阶段的教育,由于其时间相对集中,可以以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或者以长期技能培训班为主要的形式,主要进行储备性或者初级专业技能培训。对于入职以后的农民工的教育,主要是开展专项技能以及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训,由于受到行业、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实行短期培训班以及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进行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在培训内容上,对农民工的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训;三是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个人素养、心理咨询等课程或者讲座。从而使农民工能够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对岗位技能的需求,提高教育程度及个人素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在培训方式上,采用市场、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合作的方式。政府需要制定农民工培训的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给培训过程以制度保障;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学校可以根据市场提供的信息,担当“制造加工”者的角色,合理配置各方面资源,培养技能型人才;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实习或者就业机会,双方定期进行考核。
在培训资源上,做到多种教育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合理配置,达到资源共享。主要表现在:学校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如“双师型”教师、教学设备等;企业的实训资源,如经验丰富的技术性职工、实训的场地与岗位等;市场的信息资源,如农民工的教育需求、企业的用人要求的信息等。
(二)民办高等教育分流模式
高等教育分流是高等教育分流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分流对象的意愿和条件决策调控的,由分流机构实施操作的对分流对象的有计划、有差别的高等教育活动,目的在于造就各类专门人才[3]。农村人通过接受教育跳出“农门”成为城镇人口,这种流动不仅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社会流动,它还包含着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4]。高等教育分流一般有校际分流和校内分流两种形式。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相差不大,校际分流模式的差别或者效果不明显,因此本文主要关注校内分流模式。不同的学校或者国家有不同的分流标准,比如陶能祥将国外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分为“流层考升型”“入学分流型”“中期分流型”“专业分岔型”“适时转流型”等九种[5]。但总体上看,都是根据社会、学校及个人的需求,采取最适合的一种或者多种分流方式。基于此,笔者认为民办高等教育分流可以做如下表述: 首先,由于入学时学生的个人兴趣或者专业目标还不明确,因此在入学第一年以学生高考的专业选择为初始大类进行第一次院系分流,使学生进入不同的院系,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适应学校并了解各专业,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为以后专业的选择做准备。
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注重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与考核。
第四学年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目标分流,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根据学生选择的未来目标,分为就业、升学、创业三种。对于就业的学生来说,民办高校为其提供“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对于升学的学生,民办高校可以集中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专业理论、外语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创业的学生,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激发学生创业激情。
此外,在多次分流的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如果学生对当前的专业不满意或者未来目标有变,都可以选择回流,重新回到前一阶段的学习,以再次进入自己满意的院系或者专业。
三、人的城镇化进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双轨模式的融合
民办高校是一个整体,民办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是相互交融的,因此应该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以及普通大学生的高等教育结合起来,使两者能够互相交流与学习,达到有效的融合,形成民办高校的一个完整的发展模式。
从宏观来说,民办高校可以将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系统的教育服务组织,以保证民办高校的“本土化”“多元化”。
从微观来说,高校应该为农民工和大学生搭建交流的桥梁与平台,使双方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一方面,农民工通过和大学生交流,可以了解现代化技术,获得更高层的学习资源,扩大视野;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农民工中的技术骨干为大学生授课方式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技能,而且还能激励他们,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针对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的民办高校双轨发展模式,对于推进劳动人口转移,满足各类群体的多元化教育需求,促进人的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双轨模式的实现和实施,只有在政府、地方、学校、个人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不断支持与推动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才能最大化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作者:田菊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