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欣赏(共4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17:16

  

第1篇: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教育实习之现状研究


  一、研究依据


  1、问题的提出


  在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人们的健康理念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育作为促进人们健康的重要手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体育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紧张的片刻松弛,闲暇之余的消遣娱乐,更多的是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体育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而体育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体育作为人们掌握体育保健知识,学习运动技能,追求一生健康长寿的基础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学校体育的作用越突出,其对体育师资的要求也就越高。


  从2000年起,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开始大幅度地扩大招生规模,年增幅都在30%以上,另外最近三年、两年制毕业研究生的陆续毕业,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体大致不变的大背景下,毕业研究生的大幅增加使供需矛盾尖锐,尤其研究生凭借他们优于本科生的学历以及知识致使本来就狭窄的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更加激烈,从而使本科生在此夹缝中的生存也倍加艰难。而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重新审视其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方向。


  2、加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以及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能力使这一研究显得更加重要而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人才最终是否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条件,毕业后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等。《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2003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其中也明确提出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为了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育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体育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以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在教学中强调既要学会技术,更要重视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教学。因此,教师要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培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当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分缺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和培养。虽然加强实践环节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但从全国范围内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仍存在着重视不够,措施不得力等缺陷。为此现行的培养人才模式,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变过去那种教学内容片面、课程设置单一、知识范围狭窄、课程内容重复等状况,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研究的选择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如何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提升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从1952年创立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一直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6月颁布的新《课程方案》与1997年2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进,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关注。我们从中也可看出新的《课程方案》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注重。新的《课程方案》中指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在培养规格中,《课程方案》更是进一步指出,培养的学生需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此外,新《课程方案》的第三点明确了实践性环节的内容: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一12周,其中见习1一2周、实习8一10周),”与旧《方案》相比增加了内容,同时增加了学时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师范教育机构最早出现于法国。法国最早培训师资的机构可追溯到17世纪教会办的“教师讲习所”。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LaSalle)先于(Rheims)创立的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成为世界师范学校的发端。到19世纪初,学校体育才开始正式进入学校体育的正式课程。丹麦成为最早开设体育课程的国家,早在1809年,丹麦政府就指令在中学开设体操课,1814年又指令把体育课推广到小学,并作为普通教育的内容之一。学校体育的制度化催化了教师师范教育的产生,相比其他学科教师的培养,体育教师的培养制度的建立晚了一个多世纪。


  三、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高校实习结构的一次性、工作内容的盲目性、时间安排的短期性和滞后性,以及管理形式的依赖性,是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正是由于这些弊端又不同程度地给高等体育教育带来教学与实习脱节、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着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生是否具有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质量和能力。那么教师对学生在学校实习情况又是怎样评价的呢?通过访谈法也发现,各学校普遍反映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较差,跟不上基层学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此种情况也对学生的就业造成一定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综合素质的问题,特别是实践能力问题。


  另外,从各地人才交流会、毕业生招聘会和互联网上的人才需求信息中都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对实践人才的普遍要求,即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或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等。很多招聘单位认为,大学生理论知识基本上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但他们的实践能力普遍很弱。可见,人才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社会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唯一的途径是多参与实践。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学生在专业实践方面缺乏相应的条件和措施,较难达到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实践的要求。以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为例,某些学生去学校应聘、试用时,表现出动作示范不规范,口令含糊不清,教材不熟悉,裁判知识缺乏,赛事活动组织能力有限,课堂驾驭能力明显不足等缺点,这让用人单位大为感叹当下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可以说,专业实践不足是大学生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原因,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障碍。


  综上所述,学生的教育实习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则是高校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由此引起了学生就业问题以及实习无法胜任等问题,为此加强高校现行的教育实习体制方为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措施。


  作者:马薇  许珊红

  第2篇: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特点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10所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可知,各体育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约为14~24门。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为了加强学生对健康、体质方面的知识,增设了部分人体科学类课程,如开设了运动营养学、健康教育、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等。第二,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必修课也在休闲体育方面有所涉及,如开设了休闲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第三,为了充分挖掘各校的课程资源,发挥各个学校的优势,因校而异,因地制宜,各个学校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课程,如游泳、艺术体操、跆拳道等。第四,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加强学生师范素质的培养,在必修课中也增设了一些针对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师范性课程,如开设了体育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等。


  1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比较


  对10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及所占有比例进行对比分析。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有的比重非常大,其中北京体育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达到80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56.34%,远超过了2003年《课程方案》的41.3%;其次是山东体育学院104学分、52.35%和沈阳体育学院89学分、52.7%,说明这几所学校非常重视专业教育,而且学分、学时比较高,这与学校的办学思想有很大关系。最少是广州体育院校55.5学分、32.26%和天津体育学院56学分、34.35%。


  2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内容设置情况分析


  本文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27门课程进行了重要性调查,依次为非常重要、很重要、重要、不太重要和不重要五个选项,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并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优化提高数理依据。首先对调查整理的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的标准:0.9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通过分析,27项指标可以归为7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7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125%,用7个公共因子代替27个指标,可以概括原始变量约六成以上的信息,因此可以认为7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变量。


  第一类因子包括: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和学校体育学,可以命名为教学方法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1轴上包括5个因子,其中学校体育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709,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体育教学论因子为0.875,载荷最小的是体育心理学因子为0.550,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二类因子包括:体育保健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可以命名为保健与医学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2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体育保健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48,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运动生物力学因子为0.837,载荷最小的是运动医学因子为0.561,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三类因子包括:游泳、体操、艺体和武术,可以命名技能主导表现性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3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体操类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08,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艺体因子为0.735,载荷最小的是武术因子为0.580,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四类因子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理学,可以命名为运动人体科学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4轴上包括3个因子,其中运动生理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29,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


  第五类因子包括:体育概论、休闲体育概论和体育学概论,可以命名为体育概论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5轴上包括3个因子,其中体育学概论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08,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休闲体育概论因子为0.778,载荷最小的是体育概论因子为0.636,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六类因子包括:田径、篮球、排球和足球,可以命名技能主导对抗性和体能主导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6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篮球类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746,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排球因子为0.734,载荷最小的是足球因子为0.561,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七类因子包括:体育研究方法、体育统计学和科研方法概论,可以命名方法工具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7轴上包括3个因子,其中体育科研方法因子的载荷最高,为0.717,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


  3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可以分为7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学方法类、保健与医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体育概论类、技能主导表现性类、技能主导对抗性及体能主导类和方法工具类。根据因子载荷的差异,可以推断出各类课程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郑平

  第3篇:对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术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体育师资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要为继续深造的更高一级体育专业教学和科研人才输送后备力量,然而,由于来自生源专业基础、培养方向和改革中减少术科教学时数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受到了普遍意义的关注,进而也引起人们对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师后备队伍建设的重视。为此,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师的成长过程及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试图对术科教师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较系统地调查和理性分析。


  一、关于专业技术水平与教学


  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示范法”是体育技术教学中最基本有效的直观教学法。因为,标准的动作示范,不仅能科学合理地展现教学内容,而且能释放魅力,撼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产生好奇心、美感和兴趣,激起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的欲望,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动作概念。示范质量的好坏与技术水平的高低成正相关关系,不同的技术水平会使人们对技术产生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主要是通过感觉、神经的调节以肌肉的感觉体现出来,它在技能类学科教学中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教师的技术水平较高,就会对技术本身产生切实的感受、体会,帮助更好地理解、领会技术动作要领,进而激发创造性,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师技术水平较低,就很难形成这种对技术学习的真正感受,不能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只是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朦胧状态之中。不理解教学内容,当然也就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只能照搬,教条性相对较强,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不利于技术动作的快速掌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已进入专业教育范围,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相应比较高。因此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为以后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运动技术的形成,有其运动规律,目前一般认为是建立以大脑皮质运动为基础的运动条件反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一定时间和刺激次数(练习次数)的积累,才能使这种暂时性的神经联系相对稳定。另外,青少年时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技术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的掌握越来越困难,提高的幅度和程度也较慢。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教师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技术的心理影响很大。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习某项新技术之前,如果了解到教师的技术水平较高,会潜意识地唤起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技术的掌握和教学的顺利开展。反之,就会从心灵深处产生某些不利于教学的异念,妨碍学习。可见,教师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师成长的基本模式


  随着当前教育规模的发展,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教育产业理念逐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学校生源在维系学校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学校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体制,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势在必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在校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结构。除加强在校教师的职后培训外,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无疑是一个方便快捷的途径。体育专业由于学科发展起步比较晚,高级专业人才相对比较缺乏,情形似乎略好一点,但也要有突出的专业特长,否则也相当困难。因此,为了术科教师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有必要对其成长过程进行了解。从专业性、体育学专业结构、社会发展和现象来讲,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师其人员主要来自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其成长的基本历程如图1。下面就对成为一个体育教师所必经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做进一步探讨。


  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术科教学现状分析


  新一轮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对体育教育改革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由于同时受到来自生源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两个方面的影响,新的体育教育改革引来多方思考。


  就专业技术课学时的减少,对每一个学生来讲,其接受知识、掌握技术和技能的能力应要求更强或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高。而现在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的人员是在高三阶段因为通过文化课考试升学希望不大,为取捷径而改练体育。持此动机入校的学生既无体育基础,又无特长,对体育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学习可以说都得从头学起。


  长期以来,扩招造成了本来就不宽裕的体育场馆设施越发紧张,班级人数增多,练习密度减少,教学质量可想而知。由于体育基础较差,上技术课时容易受伤,更加影响教学质量。课时减少,教学内容的增多,项目轮换的周期短,已学的内容还没有来得及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又接踵而来,定会对技术的掌握造成不利,其结果有可能会是每样都要学,但都没能掌握。


  再者,就业的压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要求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那就是参加研究生考试,对体育科学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但由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的基础差,特别是在外语方面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总而言之,由于主客观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现在学生的技术水平不容乐观。


  四、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对在读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专业技术状况的调查,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普遍不高,更由于外语水平或文化基础的功底弱,使一些专业运动员和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好的毕业生被拒之门外。在实际招生过程中虽然经过面试,多数学生的技术水平确实难让指导教师们满意或认可,而又毫无对策。因招生人数的增加,要满足招生任务,从而降低了招生的技术要求。表1是教师对研究生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能够在体育教育和训练领域进行教学、训练、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在安排技术课学时(如表2),各学校没有统一规定,由各培养单位或导师自行安排,技术教学时数差异很大,普遍存在着技术教学训练时数偏少的现象,更偏重于学生科研能力,以理论课的形式为主。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有近65%的学生没有上过专业技术和非本专业项目技术课。有一部分学生即使上过,但课时太少,对专业技术教学训练的系统性、结构性及专业技术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根本无法提高和规范。因为要想获得硕士学位,除完成相应的学分外,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所以,这时候对导师和学生而言技术水平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走向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从社会需求的调查发现,就业机会最多的是教学类,占各种职业的91.5%。而对想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教师的学生来讲,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而且必须具备很强的教学训练能力,时下的教育状况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怎能不让我们对术科教师的后备人才担忧?


  五、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师现状分析


  我们可以把术科体育教师从年龄上分为40岁以上和以下两个群体,40岁以上者多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业余或专业运动员,技术水平较高,理论基础水平偏低。但他们在参加工作后,注重加强了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长期的努力,理论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在这一批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多担任专业技术主要课程的教学,在科研方面也硕果累累,有目共睹,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后者多为普通高中生毕业前通过1—2年短期训练进入大学学习的,而后又受到研究生教育,理论基础相比较好,但技术水平欠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过十年左右老一辈的术科教师将陆续离开教育战线,由下一代人接过他们手中的旗帜,不知接班人是否能够胜任他们的工作,有待于检验,也值得我们深思。


  六、结语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院校招生逐渐重视理论水平、淡化体育成绩,体育加试只考4项身体素质或3项身体素质加1专项。招生录取时体育教育以理论为重,轻视技术教学等现象,势必严重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师后备力量的可持续发展。但可以理解并希望的是这只是体育教育发展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暂时表现。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和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这一现象定会得到较大的改观。


  作者:王远

  第4篇:本科生导师制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运用研究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生教育中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实施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的大学,并且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有力的影响了世界其它国家的教育教学观念。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在不同程度的效仿国外模式,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探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我国教师资源的稀缺以及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目前各高校还无力给每个学生在每个科目中都配备相应的导师,照搬国外名校的模式,因而不能取得理论上和主观上所期望的效果。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施本科导师制的价值


  自扩招以来,逐渐将高等教育大众化。师生比例在逐渐缩小,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将面临很多的问题。我们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实施本科导师制,不仅仅是为了响应高校教改的号召,更是因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要求,从课程设置的改革入手,促进教学管理体制从学年学分制过渡到完全学分制,因此作为学分制下辅助制度的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施是十分必要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一是对学生体育专业技能方面,要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帮助学生解决基础教育理论无法解决的体育教育问题,要根据体育课程特点解决教育问题,实施导师制能充分发挥本专业的学科特点。由于学生数量的关系,好多基础理论课都是合班上,这种集体授课形式显然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这就需要导师通过个性化的指导,让学生对集体授课有足够的重视并产生兴趣。加之社会的需求和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的需要。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背景、动向看,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很多的思考,要从理论与实践回答改革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因此,对“合格师资”又增加了新的内涵,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向中学输送的毕业生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无疑,这些变化必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有责任有义务培养这样的新型体育教师。


  2调查与分析


  为了对榆林学院体育系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价,笔者特做此调查。本调查分两大部分,一为问卷调查,针对各年级学生;体育系共有在校生273名,全部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3份。收回问卷273份,其中有效问卷270份(一年级69份,二年级66份,三年级68份,四年级67份)。二为访谈,对象为榆林学院体育系所有导师全部进行访谈,共30人,和随机抽取的部分学生20人。


  2.1榆林学院体育系本科生导师队伍现状我院体育系目前有学生273人,担任指导工作的教师30名。30当中,本科学历者、职称为讲师者居多。指导教师的年龄较为年轻,即形成了其对新生事物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易于让学生接近等特征的同时,也造成了其指导经验相对缺乏的问题。


  2.2学生对本专业困惑从表2看,学生对本专业困惑因年级不同也表现不同,因专业性较强,低年级大部分学生都想提高专业技能素质,一些外在能力表现的方面。高年级则表现为内在的需求。通过自我对本专业的认识提高和导师指导使学生扭转了只重技能技巧,而轻文化理论的思想。


  2.3学生希望得到的指导内容从表3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对被指导内容的需求不尽相同。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个人在校内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指导需求要多一些;三、四年级的学生的指导重点则侧重于考研、就业等方面。造成这种对被指导内容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智差异、导师的指引和周围环境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决定。


  2.4导师在指导频率与形式方面导师约见指导的频率多为每月2次,指导形式比较单一。导师指导的频率次数差别很大。每周1次也有,每学期2-3次也有,而且导师的指导活动的时间大都是不固定的。在指导形式方面,部分导师主要以集体活动,实践指导以及科研活动为主;部分导师则等待学生主动询问,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不直接见面,单独约见、小组讨论形式很少。究其原因指导次数多的老师主要表现在,与学生一起活动较多,比如球类活动等。还有一些是有科研任务或实践任务时要求学生参与等。而指导次数少的老师主要原因是课程较多或不负责任流于形式。活动形式的单一化和间隔周期较长的见面,都使得学生在这一形式中的收益得到了限制。由于体育系老师的工作地点多是操场和训练馆,因此小组活动、聊天、讨论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指导形式。


  2.5访谈结果通过与导师的访谈,他们认为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经过导师的认真负责的指导,认为自身的变化和学生的变化都很大,认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作用。虽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好处很多,但是实际实施的情况也是不尽如人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很多。诸如自然条件的限制,基础教学设施的短缺,少数导师的不负责任,学校部分制度不明确,缺乏监管措施和激励措施等。通过与20位学生的访谈,反映出本科生导师制是学生认可的教育制度,它的作用在于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当中能得到熏陶。通过与导师的交流,才认识到自己的想法片面,不科学,使自己走了不少弯路。在知识领域上有的同学认为仅体育方面的指导还不能满足。但是,导师制的实施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所起的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否定的。


  3结论与建议


  3.1导师资源相对缺乏,应提高导师质量有的教师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个人知识水平的不足,只能指导本专业,本领域的学习,而无法给学生更广泛的指导。也有个别导师缺乏责任心,认为只要学生不问也就不做指导,走走形式;所以,那些经验丰富、学历和职称都较高的教师成为学生的首选,作为地方院校和综合型院校是必须努力的方向。院系在聘任导师的过程中,在选择高学历、高职称的同时,给年轻的、有责任心的教师提供机会,还有除了本专业的老师外,其它公共课领域的优秀老师也可以作为导师,增加导师的资源,并拓展了领域。师生比例严重不足的学校也可以考虑在高年级选择各方面能力优秀的学生担任学生导师助理,来分担导师的一些工作,弥补导师数量的不足。


  3.2导师制度的健全是导师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和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的,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学校与二级院系之间的权责不明确,学工系统又缺乏与导师间的必要的沟通联系。加上导师指导范围宽泛和指导形式的多样性,工作规范不够清晰、缺乏合理的考核、评定及激励手段,都使得指导教师的指导积极性不高,部分导师在实施过程易流于形式,只为完成任务。所以必须由学校或二级院系建立导师制管理机制,健全评价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尤其是激励机制,专项资金的投入,以确保导师制能够顺利进行。


  3.3科学的的实践指导模式可以提高本科导师制的有效性我国很多高校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适合本学校的导师制操作模式。但是有部分高校在实施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本院系、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其他院校及专业的模式,使得这些院校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一周见几次面,谈几次话并不一定能改变多少学生的认识,和学生的接触当中发现,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等互动活动可以提高本科导师制的有效性。


  作者:姜东

上一篇:思想政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鉴赏(共5篇)

下一篇:铁道车辆大专毕业论文优秀范文赏析(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