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特点及现状思考论文(共4篇)
第1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特点及对策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特点有对象的平等性、感情的共鸣性、操作的实践性和体系的层次性,根据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特点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大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加强他们的感恩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与一般的感恩教育有所不同。大学生感恩教育所接受感恩教育的对象是趋向成熟又有可塑性的大学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是中国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的要求也比较高,我们就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对大学生进行实施,使其能深刻的体会到感恩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只有懂得感恩、心存感恩的人,才会领悟到生活的美好,将感恩情怀
常存于心,成为一个知恩、感恩、报恩的有道德的人才。
二、感恩教育的特点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使教育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感恩教育应具有对象的平等性、情感的共鳴性、操作的实践性和体系的层次性的特点。
(一)对象的平等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注重感恩教育的平等性,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受教育者,
做到一视同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的关爱和尊重,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接受。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这里其实强调的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要相互信任与尊重。在感恩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只有基于双方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二者的感情才能相通,在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受教育才会发自内心地去接受,获得到真正的教育,感恩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感恩教育只有把双方置于相互平等的位置上,让受教育者看到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教师,这样大学生在心中对教师所持的戒心和距离感,才能转化成对教师的尊重和由衷的回报。感恩本身是一种基于平等性交流的活动。当大学生获得他人的帮助后,进行感激与回报,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是基于对平等的追求,开展感恩教育从本质上便具备了平等性的特点。
(二)情感的共鸣性
感恩总是要有人的情感相伴随,因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感恩教育就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心与心之间的碰撞,具有较强的情感性。感恩教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渗透和熏陶,逐步激发他们的情感意识,从而培育他们的感恩情怀。感恩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道德情感体验,感恩教育结合生活实际,教育者通过组织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并采取实践锻炼法、故事教育法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心性,拨动他们心灵最敏感的部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提高思想觉悟、陶冶情操和升华道德品质的目的。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感恩教育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它触动大学生的感恩之心,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使他们自觉地对恩人做出回报和感激,学会重视和尊重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此这就决定了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具备情感性的特点。
(三)操作的实践性
感恩教育在操作上具有实践性。由于感恩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弥补了枯燥乏味的应试教育的不足,大学生不再简单地被视为静止的个体,也不再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灌输,而是让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发挥出德育实践应有的育人作用。感恩教育要具备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这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职业水平,能挖掘各种教材中感恩教育的有关因素,联系社会和实践,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此外,感恩教育还需要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的支持与配合。教育不应只局限在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上,还要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凝聚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感恩教育同样也需要多方协调和共同努力,最终保证感恩教育的质量。总而言之,感恩教育需要教育者精心的准备,不断地挖掘,真实的感受,并在实践中带动大学生,震撼他们的心灵,触动他们的感恩之情,使他们的心中由此萌发感恩的种子,并生根发芽和开出感恩的果实,让他们真正学会感恩。
(四)体系的层次性
感恩教育体系有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即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他人给予自己提供的帮助和方便,并在内心对这些行为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认可这些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在这一层次,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手段,让受教育者意识到他人和社会的给予的帮助是一种施恩之举,使其由衷地认同施恩者的帮助,防止他们产生对于这些给予理所应当和天经地义的想法。认知层次是感恩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根本。二是情感层次,是让受教育者在认知层次的基础上,产生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自发地转化成一种回报恩情的感恩意识。在情感层次上应调动各种教育资源,从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角度,激发起受教育者知恩、感恩、施恩的情绪和欲望。情感层次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中间枢纽的作用,维系着认知和实践层次。三是实践层次,在以上两个层次的基础上,让受教育者将感恩的意识和情感付诸于实践,转化成一个具体的感恩过程,并最终养成自觉回报恩情、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实践层次的教育应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方式,使受教育者实现其自我教育,提升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养成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良好品质。感恩教育的实践层次也可以反作用于认知和情感层次。三个层次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三者是相互促进的,共同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由此可见,感恩教育体系具有层次性的特点,逐层推进,循序渐进,逐步唤醒和激发受教育者心灵最低层的感恩意识,使受教育者识恩、知恩;并培养其感恩情怀,使之感恩、报恩;强化其感恩实践,并促使其施恩。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会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生动而又复杂的大课堂,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大环境中体味着人生百态,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首先要积极树立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导向,党和政府要及时、有效地控制大众传播媒体,弘扬感恩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和报道,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止一些错误舆论腐蚀大学生的思想。我们要对具有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先进事例进行表扬,大力弘扬知恩报恩的正能量,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感恩意识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始终坚持舆论的正确导向,宣传社会正能量。只有這样才能形成一个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流的舆论共识,营造出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气。与此同时,要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分清对与错,澄清是与非,进行道德评价,实施大众舆论监督。要有针对性地报道一些不知感恩的事例,并进行舆论批评,抨击忘恩负义的不耻行为,让忘恩的行径公之于众,使大学生为之感到不齿,敲响道德的警钟。
其次是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广泛性、时效性和公开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就是一个很好感恩宣传平台,它用一个个真实的感恩事例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他们的感恩情怀。报社应多刊登些有关感恩方面的专栏和相关故事,出版社也应出版一些有关感恩教育的书籍和杂志,电台应该邀请社会认可的公众人物参与感恩主题的讨论,还可以利用电视和网络播放有关感恩的视频和公益广告。大学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感恩的氛围之中,并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这样感恩的情愫就会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处。
最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净化网络环境。例如可以制定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建立有关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网站。只有网络环境得到净化,才能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媒体的自律性。加强媒体自律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对媒体工作者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时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大学生提供丰富、有益的精神食粮,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转变家庭感恩教育理念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培养孩子良好人格和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此要确立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诸葛亮就曾告诫过子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家庭教育的观念要遵循全面发展,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家庭感恩教育理念,让孩子德智并重均衡发展。目前,部分家长的观念存在着偏颇,一味的注重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子女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因此,家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人文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尊老爱幼、节俭朴素、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和自主自立等优良品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家长还应加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的父母而言,应该在生活中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有承担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加的有担当之心。正确的家庭感恩教育理念让孩子能够顺利的迈向社会,成功的站在社会的舞台上,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雨蒙
第2篇: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路径选择研究
近年来,已有众多学者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在2004年“马加爵事件”后开始比较集中进行理论研究的。陶志琼从马加爵事件中由感恩心缺乏引起的害人害己悲剧入手,进而对感恩教育的价值、内容、方法与手段及其实施感恩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实施感恩教育要从重视家长因素、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感恩教育要从小抓起等切实可行的建议[1]。周元明认为,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软肋,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培植感恩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感恩教育应当从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次着手[2]。柳礼泉等人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教育[3]。陈驰认为感恩意识的缺乏已成为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软肋,他通过对美国的感恩文化进行客观的“扬弃”分析,探讨了高校感恩教育要从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活化传统美德、营造感恩教育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教育和培养[4]。徐广屏认为影响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因素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因此,要有效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正确引导、学校培养教育、社会环境正面熏陶三方共同发挥作用[5]。杜艳梅、陈志娟认为,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要从大学生对感恩的认知、认同、实践三个层面入手,从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课”教师教学工作、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提出提升“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路径[6]。
通过这些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学者既有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整体层面的描述,也有针对某些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具体研究,但总的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的日渐普及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需要学界、教育界进行不间断的研究和更新,从而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文章试图以实际调查的数据来真实反映以五邑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的感恩现状,从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分析
本次調查选择了五邑大学5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他们的感恩意识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问卷有效率为93%,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性别差异
通过对性别和向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图1)、性别和感谢社会对您的培养并愿意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图2)进行交叉分析可以看得出来: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在感恩意识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对父母或其他长辈的付出方面的感恩意识上,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高出6个百分点,这应该是由女生的性格特点决定的,由于女生性格温顺、细腻,容易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爱护,同时受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发的感恩意识。这也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在性别方面要有所侧重点的进行教育。
的力量的交叉分析
(二)不同年级学生的感恩意识存在差异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得出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图3)也是不同的,从大二开始逐年递减,这说明:学生在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走向大学的素质教育后,逐渐了解和理解了社会的现实性后,从而引起了自身对感恩效能的弱化,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自立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随着大学生经济的逐渐独立,反而对感恩意识的认同度有所下降,同时也反映出了我们的大学教育在感恩教育方面的缺失,没有能继续巩固和提升。
感谢的交叉分析
(三)文、理科学生的感恩意识明显不同
根据对文、理、工科学生对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图4)的数据交叉分析,可以看得出来,文科生经常会长存感恩之心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这可能与专业有关,毕竟文科生思维更加活跃,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更多,而理科生思维比较单一、比较务实。这也提醒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注重对文、理、工科学生不同的培养方式、内容和深度。
(四)感恩课程的开设越早越好
调查结果(图5)显示,有近70%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感恩课程最好是在幼儿园及小学阶段,而只有不到6%的学生赞同将感恩课程放在大学阶段,这个现象也说明了感恩意识要从小培养的重要性,毕竟很多人的习惯、修养等一些基本品质,大多都是从小培养的,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或单位,在对小孩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从小加强他们对感恩意识的培养,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以及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
(五)大学生感恩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根据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调查数据显示(图6),认为目前大学生感恩意识较强的调查对象只有16.67%,这个数据明显偏低,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整体上对感恩意识的弱化。同时根据对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因素分析(图7),可以看得出来,社会环境影响占了最大的比重,高达83.13%的同学选择了这个影响因素,其次是学校教育的不足、还有自我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偏失等因素,这就要求高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感恩意识。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选择
(一)感恩教育要有系统性,应形成联动机制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其涉及的面非常广,时间跨度也非常的长,这不仅仅是大学四年里青年学生要做到的事,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感恩教育最合适的培养阶段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这是其形成感恩意识萌芽及培养感恩意识的重要阶段,这就要相关教育部门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形成联动机制,系统地制定感恩教育相关课程和培养计划,进行不同时间、层次和阶段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和培养感恩意识。
(二)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融入地方人文精神特色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在江门五邑地区由于身为中国第一侨乡,自然而然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那么,对于当地的青年学生是否可以将感恩教育和侨乡文化进一步紧密结合呢?对于“侨乡文化”的诠释,可以体现在以下5个字中,即:爱国爱乡、根在中国的“根”文化;崇文乐善、仁义博爱的“义”文化;开放兼容、联接全球的“桥”文化;天下大同、以和为贵的“和”文化;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搏”文化[7](王克,2008)。由此,作为地方高校,能够将侨乡文化的精髓巧妙地进驻校园文化,培养每一位在侨乡求学的青年感恩侨乡及侨乡人民的意识,并逐步培養大学生们“根植侨乡、追求卓越”的历史使命,让青年学生对“感恩”词义的理解更加广泛,对人、对事、对环境、对社会,都应有感恩之心、感恩之情。
(三)家校互动,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当前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家长及长辈的过分关注甚至是溺爱,从而滋生了他们强烈的个人占有欲、控制欲,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当然,没有意识到父母或别人的付出是万般辛劳而来。此外,地方高校的生源是比较有规律可循的,以五邑大学为例,以江门本地生源和周边粤西地区生源为主,那么这些地域的文化还是有一定的共通性质的,因此,高校和学生家庭之间可选择更为合适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地域文化为大背景,选用更加具体的方式架好家校互动的桥梁,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
作者:王珊等
第3篇: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认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的帮助由衷地怀着感恩的心理并真诚地回报的一种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高校大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高校中,很多“9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流人物,部分大学生出现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这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阻碍了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
1)认知方面,即大学生认同和知道自己从外界所得到的帮助,并在内心产生认可。经调查发现,有88.3%的大学生认为感恩是很重要的,并有79.8%的大学生有过感恩的经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恩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想要回报社会、回报自然、回报他人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而这种感恩意识的来源,大多数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获得的。
2)情感方面,即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进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感恩的行为。据了解,辽宁某高校内,总计5000余名学生,有4859人表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非常辛苦,对此表示感恩;有3726名学生表示老师对自己照顾有加,生活中嘘寒问暖,工作上经常指导,学习上一直帮助,对此也表示感恩。但仍然有极少数学生认为:父母生我就必须养我,在学校是教了学费的,老师就必须时刻帮助我。从以上数据当中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正确理解感恩、心存感恩,但仍然有少数学生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环境的影响,导致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
3)实践方面,对于感恩的实践做法,就是将这种感恩情怀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调查数据显示,有65.2%的大学生清楚的记得父母的出生年月日,有20.3%的同学仅知道父母出生的月和日,却记不清父母的属相;有78.8%的同学会在父母生日当天送去电话祝福或者小礼物;在对除接受父母以外的人的帮助时,也会适时地帮助别人,分享其他人的喜怒哀乐,偶尔还会伸出援助之手。但这些大学生的感恩积极性并不高,也就是说,没有进一步地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在思想上也没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高校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90”后,而且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认为别人给予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尤其是来到了大学后,没有了父母的约束和管教,更加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另外,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在提供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给一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后果,他们有的人每天泡在网吧里,接收各种渠道的各种信息,这些都使他们淡漠了人际关系,远离了最积极主流的人群,从而忽略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在他们身上更谈不上感恩了。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家庭教育方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做的不够,使孩子本身没有耳濡目染的熏陶,自然也不会感恩;二是父母甚至是整个家族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让孩子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别人给予他的,他都应该心安和理得地接受,并无一点儿感恩心态。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现实中,国内高校普遍比较忽视,实施力度小,并流于形式,更没有在各大校园内掀起“学会感恩”的思潮。
一是高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功利现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业上,在大学生的德育、人格教育等重要环节上,下的功夫比较小;
二是理念落后,目标不明确;
三是情感缺失,很多高校老师都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的好坏、技能大赛获得几等奖看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如此,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能在类似此工作中得到老师的青睐,从而也失去了自信心,产生了负面的情绪。
三、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紧跟时代步伐,明确感恩的意义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和时代特点,开展主题鲜明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汇成一句话就是:人民至上。他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高校大学生要知恩报恩,就应该真正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的话语,就应该化力量为行动、化不思进取为奋勇拼搏,在实践生活中做到感恩。
(二)杜绝形式主义,实施实践教育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一所高职院校的某个班级,辅导员每天早晨都会利用课前10分钟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著作,时间一长,该班同学整体素质极大地上升,甚至有的家长给这位辅导员老师反馈信息中提到,以前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给父母端过洗脚水,在一次回家时,晚上亲自给父母轮流洗脚......家长感动异常,匆忙打電话报喜。
(三)整合资源,营造氛围,弘扬感恩美德。
感恩教育,事实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培养,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重视自身建设,做好表率,做学生的引路人,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另外,也可在高校内定期举办与感恩有关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等,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美德。
作者:张雪娟
第4篇:护理专业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我国传统文化中,“羊跪乳,鸦反哺”、“投我以挑,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施恩勿念,受恩勿忘”等古训,都体现了知恩、报恩的美好情怀。但近年来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不断发现感恩这种代表人类文明的意识和行为正被学生遗忘和忽略。
一、护理专业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与原因
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情绪急躁,不听学校解释,对学校老师及班主任出言不逊,言语粗俗,没有礼貌,认为学校不认真帮助学生处理事情,不信任学校,对学校的付出不予理会等等,概括起来,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不够。在校护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从小生活在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中,习惯了养尊处优。培养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性,对他们百依百顺,助长了他们的依赖和寄生思想。同时,家長们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对我好,使子女将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视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另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情感交流,渐渐使这些护生们习惯了受人恩惠不知回报,而不懂得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的恩惠。
2.学校教育不够。一直以来,作为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的我们对护生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护考率、就业率和发展班级党员工作,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变成了育人并不是辅导员工作的中心,因此感恩教育就没有质性地进入教学范围和平时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可避免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和教育的育人功能。
3.社会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处在社会转型和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时期,往往会导致一些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淡漠,感恩意识缺失等问题。
二、护理专业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通过几年辅导员工作了解到的种种感恩意识缺失案例及认真剖析根源后,认识到应该从以下途径来培养护生们的感恩意识:
1.从家庭入手。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主动与家长联系,从学生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父母要让孩子们知道,并非报做出大的举动才称得上报恩,对父母孝顺、对老师帮助做分内之事、对他人力所能及的关心,都是报恩的表现。
2.感恩教育走入教室。定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适当结合感恩事件的案例进行教育,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否则作为施恩者就不会心甘情愿、心情愉悦地去帮助他人。只有怀揣施恩不图报的心理,才能真正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3.感恩教育走入学生活动。通过系刊感恩征文、辩论比赛、自由讲坛、摄影比赛、暑期社会实践“给家人做一件事”、手抄报比赛、厨艺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面试技巧大赛、5.12护士节系列活动等。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细心地引导学生去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恩惠,帮助学生挖掘出这些大大小小的恩惠价值。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唤起存储于大脑的情绪记忆,调动其丰富的情感。
4.言传身教。自己做好榜样,在日常教学活动和走访学生宿舍时,注意自身示范作用的发挥,做好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别人给自己的帮助、恩惠,要时刻记在心中,心存感激,而不是受恩惠时,千谢万谢过后就抛脑后,再遇恩人时视为陌路人。
三、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
加强对护生们的感恩教育意义重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感恩父母、学校、他人和回报社会。因此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若任其不管不顾的发展下去将会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感恩教育,树立起护生们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社会充满爱,进而升华护生们的人格魅力,辉煌中华民族不朽精神。
作者:李永梅
热门论文
- 大学生感恩教育特点及现状思考论文(共4篇)
- 大学生感恩教育特点及对策研究探讨论文(共4篇)
- 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 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探索研究论文(共4篇)
- 新闻学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及教学现状论文(共4篇)
- 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现状分析思考论文(共6篇)
- 文学教育现状反思及培养论文(共5篇)
-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 关于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 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共4篇)
- 临床病理学教学特点及培养人才论文(共4篇)
- 武术教学特点现状影响本科论文(共5篇)
- 中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对比及思考
- 户外运动发展现状思考及人才培养模式论文(共4篇)
- 论中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对比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