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本科人才培养发展问题研究论文(共3篇)
第1篇:河北高校本科动漫类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传统动漫艺术依赖于纸质印刷媒体、电视,漫画是纸媒时代的产物,当传播媒体进化到新媒体时代,动漫艺术就不应该再局限于书刊、杂志等纸质媒体,以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ipad等新型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可以为动漫形式的拓展提供无限的可能。
1文化創意产业中动漫“创造力”的实现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热门话题,系统的引导着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其核心是创造力,主导群体是有创意的高校毕业学生,实施的源泉是高校课程的设置及高校教师群体。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动画专业建设,创造力正是实施的核心,怎么实现动漫作品的创新,就要在新旧媒体的融合中,寻找发展机遇,为动漫产业整合、系统化建立产业链。
1.1传统媒体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
传统媒体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石,早期的动漫作品例如《西游记》、《哪吒闹海》、《三国演义》等主要依靠文学期刊、插画图册、电影、电视等媒体进行传播,由于技术的原因,主要由二维手绘动画和定格动画两种形式组成;而在高校的动画教育起始于1950年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以技术的手段介入教学中,最初是以一门技术形态的形式出现,所以要依靠媒体作为发展的基石才能进行广泛传播。
1.2新兴媒体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机遇
2002年至2006年,国家先后出台《影视动画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动漫发展的大环境是良好的,单是还只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推广。2004年后,各地纷纷建立动画产业及教学研究基地,中国的动漫迎来了直线上升的爆发式增长。随之,也从依靠传统媒体推广的时代迈入了新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下的动漫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动漫产业的系统性受到限制,动漫的创新机制不能进行全新的推广,动漫衍生品的种类与形式有待提高。新兴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出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APP、触摸媒体等,从受众的有选择性接受到主动接受,动漫产业的传播深入到千家万户。同时,新型媒体对动漫产业提出要求,动漫作品的内容要个性化,要求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着,而无数的交流着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最后,动漫的传播需要新兴媒体的介入。
2河北高校本科动漫类专业发展与媒体结合的现状
河北高校本科动漫类专业的发展依托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全省共有高校101所,其中本科类的学校有40所,在40所高校中开设动漫专业的有20多所院校,基本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是硬件设施的欠缺;二是,教师的素养有待提高,很多一线的专业教师不是从事动画创作的人员。
2.1河北高校本科动漫类专业发展现状
在2000年后,河北省内各大综合性的院校逐渐增设动漫类专业,甚至机构办学也层出不穷,动漫人才的培养,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在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我省动漫专业的发展对于高端人才的缺口还较大,动漫作品缺少创新,缺少走向市场与国际的机遇。主要问题有:一是师资问题,动画专业由于兴起的晚,受到媒体及资金的限制,师资的配备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速度;二是,动画教学的目标与计划不明确,很多高校开设动画专业是为了招生,甚至有的院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授课教师,更不用提教学的目标与计划了,动画教育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动画技能型人才;三是,学院对于专业的硬件投入有限,很多院校误认为有些计算机、手绘板就可以开设动画专业。高校动漫专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场地与相应的设备。
2.2在传统媒体下的河北高校本科动漫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动漫专业是个需要创新的专业,针对河北高校的研究发现,动画的创作与设计经常与社会脱轨,制作出的动画作品常常无法推广;动画产业链断接,动画的终端价值无法体现,高校的学生作品只知单纯的创新而缺少回报的环节。这一切的问题的根源就是传统媒体局限性的体现,传统媒体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在传播与整合中受到制约,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推广就是关键。
例如国产优秀作品《熊出没》于2012年1月22日在央视少儿频道一经播出就受到好评,随之随着媒体的推广在2014年12月又推出相关题材的电影,甚至衍生品也开始热卖,后来又出现方特乐园,由北京华图宏阳图书有限公司印制推出纸质图书出版物。这些在传统媒体下的动漫作品,就是结合了新兴媒体的特点,在交互与整合中寻求到了发展的机遇。
3文创对河北高校本科动漫类专业的发展提出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新媒体的发展对河北的本科动漫类教学提出发展要求,创意是创意概念,本科类动漫专业的创意在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增强、动漫作品发展的系统化、动漫传播媒体的普及化,从而有利于传播与发展,这也是能够形成影响力的先决条件。
3.1动漫类专业建设要创新、提质,要受欢迎
动漫类专业建设不能过于强调技术的要求,在开设的课程中,不能片面强调软件的重要性,否则就成为技术的堆积,使得作品缺少艺术性与美感,更不要提人文关怀的精品了。二是教学模式要创新,动漫教学不能等同于其他教学方式,不是一本教材走天下的情形,动画教学要有软硬件的支持,还要开设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授课。三是启动市场的作用,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市场是设计的风向标,很多学校闭门造车,不关注市场的动向,不了解动画发展的趋势,势必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3.2动漫类专业要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度融合
动漫本身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部分,它是将群体的创意融合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产业模式进行下去,新旧媒体交融之际为动漫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动漫作品在新旧媒体的融合下,重新整合,从传播形式与内容上有了很大改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与杂志,而是逐漸向数字化进行推广,观者主动的接收信息并进行反馈,真正实现屏幕上下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由于传播缺少规范性,很多动漫作品的内容、语言受到限制,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中,很多台词一改再改,内容不能暴力等,所以许多优秀的作品选择数字网络进行直播。
3.3动漫类专业建设在新旧媒体的融合下要多方位商业化
在新旧媒体的融合下,国产动漫精品不断涌现,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票房过亿被高度认可的动画电影,《向日葵男孩》、《长歌行》等走出去在国外出版的优秀漫画图书,可未实现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另外,动漫产业和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度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化形象。例如《阿槑南京话》中的“阿槑”已经成为南京本土的著名动漫形象,正在成为南京独有文化符号,和旅游业、餐饮业深度融合。
4结语
河北高校本科动漫类专业发展和建设,应该更加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下的优势,注重动漫产品的内容创新,将更多具有时代感、本土化的动漫创意元素融入到媒体中,扩大受众范围,将传统媒体下的动漫与新兴数字媒体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有选择地使用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使动画专业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融合。
作者:王亚全等
第2篇:独立院校本科动漫教育深层问题之反思
一、独立院校的基本概念和教育现状
(一)基本概念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与普通民办高校在组织形式上有一定区别,是我国建立普通民办高等教育的过渡形式。
(二)教育现状及国家对独立院校政策与措施的错位
独立学院是个特殊的高校群体,办学的独立性是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包括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教学设施、独立财务、独立招生、独立教学管理、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等,其独立性是相对于公办母体高校而言。较强的独立性给独立学院群体很大的自由办学空间,促使其迅猛发展,其主体数量、招生规模、师资规模等均占到民办高等教育的50%左右。这个群体介于普通公办高校与普通民办高校之间,其合作办学形式多样,涉及到地方政府、民营资本、外资等多重角色。国家于2003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进行规范式管理,但事实是重管理轻呵护,民办高校的教师群体承担巨大的工作量,但是在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认可度等方面依然受到歧视;受教育者出校后在继续深造学业或就业方面也受到一定歧视,甚至是政府部门或国办教育主体部门的歧视。伴随着国家政策严管、自身办学受到的歧视性待遇和对办学结余最大化的追求,独立学院的办学生态值得引起重视。
二、关于动漫教育问题
动漫专业是近10年来新兴的专业,曾经广受高校举办者的好评,很多高校将该专业类同于普通的艺术类专业,认为属于短线专业,开设门槛低、收益快。因此,大量的独立学院开设动漫专业,正是迎合了独立学院对办学结余最大化的追求。动漫教育存在问题是行业内公认的秘密,因为这个专业在近10年被产业界和教育界认定为是个短线快赚的好行业、好专业,使得各层次的高校蜂拥而上,以及各类企业变相申请动漫产品补助,如此三、五年极速膨胀后,整个行业陷入低估,动漫企业老总接连跑路、高校教育连续三年红牌专业之首,都是现实的印证。动漫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高校动漫教育膨胀式的粗放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粗放培养的毕业生和企业需求之间严重脱轨。所以高校动漫教育畸形的办学生态是中国动漫行业的问题根源,当然这种境况正在有所改观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独立院校深层次的动漫教育问题
(一)缺乏心理契约安全感的师资队伍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2]施恩认为这种契约是无形的,但是却发挥着有形的影响,它存在于组织中,具有广泛的潜意识认可度,组织内各成员之间形成的无形心理契约越明显,说明这个组织越具有较强的归属感。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呈现哑铃型分布,年轻化为主和公办高校退休老教师为辅,35岁至55岁之间的中间力量急缺。占绝对比例的年轻教师,面对艰巨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任务量,实质成为兼具教师和辅导员双重角色的全方位保姆。其行政业务量和工作方式严重干扰教学氛围和思路、科研论文和项目申报受到不同受理单位的歧视、同事关系如同流水般的变换、低薪水高工作量与退休返聘教师低工作量高薪水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这些现实因素促使独立学院的教师群体极其缺乏心理契约安全感,随着年龄增长和职称晋升,他们的心理契约越来越低,因为他们渴望获得公平的社会认可和岗位晋升,但是现实促使他们对自己的预期降低和自我工作倦怠。
独立学院中动漫专业师资相对其他艺术类专业更为薄弱,从专业来源分析,1/3的师资是由设计类专业转岗而来,这部分教师奠定了动漫专业的办学基础,实质上也就意味着这样的办学基础缺乏专业性;2/3的师资是动漫专业新近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他们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创作经历,站稳讲台成为这类师资的首要任务。从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上占15%左右,85%以上的教师年龄低于35岁,师资队伍年轻化是被动的选择;从职称结构分析,高级职称凤毛麟角,约占10%左右,90%左右的教师是中级职称或初级职称。独立院校动漫教育师资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方面均存在短板,同时也缺乏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但是对学生有极强的责任感,愿意让起点本身就低的学生不再缺失大学学习阶段的追赶,这是一个既可爱又无奈的青春群体,他们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和动漫产业做出了牺牲和贡献。
(二)每况愈下的生源质量
动漫专业教育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生源选择、第二阶段的高校教育和第三阶段的工作培养。从第一阶段生源选择分析,我国动漫专业生源普遍存在文化课成绩低下现状,其文化课成绩大约是同批次文理科成绩的60%左右,这样的生源现状已经从源头上背离了动漫专业办学的文化需求。而生存于夹缝中的独立院校只能录取到绘画功底和文化课成绩更为不理想的生源批次。据统计,动漫专业10年前的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文化课平均录取成绩仅相差12分左右;10年后的今天这种差距已经达到了100分左右,因为独立学院和转设为普通民办院校的本科第三批次高校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75所独立学院和148所普通民办高校,它们的互相蚕食不仅拉低了本科第三批次的录取线,也拉低了专科层次的录取线,同时也为这类高校带来巨大的动漫教育问题。如今,独立院校中动漫专业本科班的班风如同专科班,而专科班基本停办,因为招不到生源。同批次的专科生源被公办高职院校抢夺,因为公办高职院校学费较低,而且国家对公办高职院校的此类生源有学费和生活补助,但是独立学院无法享受到此类政策。独立学院动漫专业的生源质量和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明显骤降,伴随着三年红牌专业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5年才有所好转,但依然与2007-2011年之间的鼎盛时期有很大差距,动漫教育进入了理性发展阶段。
每况愈下的生源质量和数量促使独立学院的动漫专业进行了改革,有的高校选择将动漫专业由计算机系划归艺术系;有的高校停招,原有师资转入其它艺术类专业;大多数高校通过压缩师资、转型发展等方式选择坚守。在这段改革的阵痛期,校企合作的方式被各个独立学院所钟情,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师资压力,又可以促进动漫专业的学生获得实践锻炼机会,也符合此类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国策。
(三)严管体制的隐忧
独立院校的管理体制主要采用“董事会+校长负责制”,它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的权利结构模式,这种权利结构较好的处理了民办高等教育对办学结余的最大化追求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但是独立院校为了区别于母体高校的办学模式,似乎抓住了公办高校的通病或软肋,也就是公办高校散养式的教学管理模式,所以独立院校将严格管理作为办学特色,使之成为塑造办学口碑的救命稻草。因此,在独立院校的校规中出现了禁止谈恋爱,仅允许周末出校园、安排早自习和晚自习、安排教师每周下宿舍谈心、安排教师督查就餐秩序、学生宿舍白天断网断电、上课时间段内封闭宿舍,甚至安排礼仪达人在校园现场教授师生走路姿势等中学管理措施。如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严管体制对于录取成绩稍低的动漫生源而言,利于建立强制性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但是一刀切式的严管体制并没有考虑到专业性学习的特点,特别是动漫专业灵活多变的开课方式深受限制。动漫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需要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创作空间和时间,但是严管体制基本抹杀了动漫专业的专业性教学方式,所有学生都成为高等教育产业流水线上的普通产品,顺利的完成学业和安全的人身交付成为独立院校高等教育的基本成果。严管体制是此类高校的必选课,而严管体制与动漫办学专业性之间的矛盾似乎也难以解决。
(四)浅层次的科研囧状
科研的基本定义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3]它起源于问题,结束于成果。高校科研兼具理论和实践,是衡量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参照,是大学教育区别于中学教育的重要标志。独立院校鉴于自身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短板和政府在政策与措施方面的错位,其在科研成果方面尚处于浅层次水准,主要集中于一般性的论文写作和厅级理论课题,很少能涉及到省级以上课题和政府委托研究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独立院校中动漫教师的科研分类比较单一,发表的普刊论文占80%左右,发表的中文核心占20%左右,最高层次仅限于中文核心论文;同时,在科研项目方面厅局级项目占95%左右,省级及以上课题仅占5%左右,这与师资本身的职称结构有关,也与政府部门潜意识中尽量减少省级及以上课题批复给独立院校有关。除了理论研究之外,动漫专业教师群体也很少能参与创作动画短片,因为独立院校对办学结余最大化的追求,使得教师身兼数职、工作量极大,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向自我创作,多数人按部就班的等待评职称。这样的科研水准使得动漫教育颇为被动,教师们有心无力,而独立院校大多数正处于不确定的发展期,生源压力促使校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源方面。
(五)缺失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某个行业的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4],涵盖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安全、职业能力、职业体能、职业审美等诸多方面的观念意识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职业者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动漫专业的职业素养包含美术功底、文学修养、团队精神、美学审美和创意思路。独立院校因为建校时间短,动漫周边专业尚无深厚的教学和科研积累,难以支撑动漫职业素养的熏陶。加之自身招录的生源质量成绩欠佳,所以在美术功底、文学修养和美学审美方面已经是先天性的短板,严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制性的解决了这类生源的散漫意识。但是职业素养必须是建立在从业者对本行业有所热爱有所追求的基础上,对于因为成绩不理想选择艺术类高考,又因为艺术类成绩不理想进入独立院校的动漫专业考生而言,塑造他们的职业素养任重道远。
四、反思与建议
独立学院本身存在的管理体制、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问题,与动漫教育存在的教学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问题叠加在一起,使得独立院校动漫专业教育问题格外突出。我们应该反思民办教育极速扩张带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也应该反思动漫教育急功近利的功利化问题。大众化并失去发展规律的动漫教育为动漫产业带来怎样的源动力,而受到影响的动漫产业又恶性反作用于动漫教育,如此推测,我们不难理解动漫专业缘何连续三年位列高校红牌专业之首。反思之后便是建议:希望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既要严管又要呵护,体现教育公平;希望独立院校的动漫教育从业者坚守职业道德和梦想,借助国家主导的高校转型发展,促进动漫教育走向正规,只有动漫教育走向正规,动漫产业才能获得良性动力。总之,教育是教授育人、教化培育的过程,教育问题关乎个人、社会、民族等整体性的教育生态与发展基础,独立学院的动漫专业教育问题仅仅是一个现实缩影,正视现实,尊重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作者:李宪广等
第3篇:文化和产业背景下动漫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形式,动漫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从原创、技术开发、产业链整合、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动漫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支持,我国的动漫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近500所大中专院校开设了动漫或相关专业,其中本科专业有80所左右,每年动漫专业毕业生共2万人左右。本文从动漫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对动漫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理论设计和研究。
一、动漫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全球动漫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美、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近些年,我国也高度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市场在政府的推动下,呈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动画制作及网络动漫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很快,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设计制作人才出现大量需求。据有关报告,近五年国内影视动漫人才需求将达50万以上。因此,充分利用国内外动漫产业的大好环境,以高等院校为依托,从社会吸引资金,通过校企联合,大力加强动漫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改变目前由于动漫从业人员水平较低而难以应付产业快速发展和新技术更新需求的现状,将有力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动漫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动漫不仅是一种产业,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着娱乐和经济的功能,而且承担着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承担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扬功能。在发达国家,动漫甚至是一种普及、有效和主流的文化思想表达方式,它对于青少年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它不仅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而且也是文化和思想意识的输出形式。例如,日本动画片《机器猫》《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等作品,它们代表的不仅是动漫产品,更多的是日本独有的生活方式,甚至更深层次的日本文化理念、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我们没有及时将传统文化用某种恰当的形式(如网络游戏、动漫等)包装起来呈现给青少年,致使他们很少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反而通过国外的动画片和动画人物形象了解了国外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正渐渐受到外来文化入侵而失去其主场优势。
动漫人才培养担负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一方面,通过培养动漫人才,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动漫等形式进行恰当地包装,呈现给青少年;另一方面,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和机遇,并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充分发掘动漫自身的个性和生命力,实现动漫创新。
三、动漫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目标
动漫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必须着眼于我国动漫产业的长远发展。本科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以下几类人才为重点培养目标。(1)编导设计人才。目前,国内市场的动漫作品质量与国外作品差距较大,主要是缺乏优秀的动漫编导和设计人才。动漫设计是动漫产品开发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动漫编导设计人才,是改观中国动漫质量的重要任务。(2)专业技术型人才。动漫作品最终依靠技术来实现,动漫产业发展至今,已由当初单一的动画片延展至如今的动画片、漫画、游戏软件、电子产品、网络媒体、玩具、文具以及生活用品等诸多方面。动漫作品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技术人才,包括美工、媒体技术人员、影视人员等。专业技术类人才是我国前些年职业院校动漫教育的重点,也是本科动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3)复合型人才。动漫是文化的表现,是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动漫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文化、艺术、技术等各种元素已深深渗入到动漫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动漫人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动漫产品创新的必要条件。(4)运营人才。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应由市场、创意、生产、营销等方面组成。营销人员应懂得生产何种产品,懂得市场需求,明白筹措资金的渠道,并能掌握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技巧。运营人才是中国动漫产业急需的人才。
四、目前我国本科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2001年正式开设动漫本科专业,近几年来,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本科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法均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首先,动漫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乃至片面,大多高校没有将人才培养目标放在市场中定位,只是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忽视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次,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多数高校的本科培养方案是细化了专科的课程而形成的,基础不够,专业层次不强;另外,专业教学和管理方法陈旧,没有很好地将动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没有将实践和市场结合起来;最为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缺乏优秀的师资,缺乏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本科动漫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社会上的动漫研发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前者欠缺对教学规律的把握,而后者驾驭专业的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
五、文化和产业背景下动漫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
1.重新定位培养目标。首先,本科动漫专业人才应具备宽泛的文化素质和艺术基础,扎实的文学功能和较强的思维能力,以适应多工序、协同性的行业特点。目前,多数本科院校的动漫专业按艺术类招生,由于考生文化课基础较差,难以适应动漫专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应尝试从文理科学生中招收具备艺术基础的考生,为动漫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生源保障。其次,各院校在根据动漫专业的内在需求,明确培养各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应结合自己的特点,突出亮点。如综合、师范类院校可发挥多学科交叉的办学优势,着力培养数字动漫产业的创意、制作及师资人才;经贸类院校可根据其市场营销方面的学科优势,在动漫作品的前期市场调研、发行及衍生产品的开发方面突出特色;科技类院校具有与工业设计密切衔接的技术优势,应在动漫行业软硬件开发及动漫制作工艺技术方面找出突破点。
2.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多数动漫本科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学形式单一、缺少科学系统的教材等诸多问题,课程体系的完善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详细的分类。动漫本科专业要注重基础课中人文素质课和文化课的开设;专业课程应照顾到动漫行业的各个环节,如稿本的编写、美工、制作以及市场等,避免开设单一的媒体设计和制作课。另外,针对动漫的播出和应用,还要注重新媒体应用的课程,如多媒体、网络及移动媒体等;方向课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课程进一步细化和实践,以突出专业的层次性。(2)应加强项目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动漫人才的培养最终在产品和市场上得以体现,通过具体的动漫项目,加强动漫设计、动漫制作和动漫创意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要处理好培养目标、课程与师资的关系。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应从专业培养的目标出发,师资建设应根据课程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应严格按照这个指导方针进行。
3.专业师资队伍和专业设备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动漫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大多数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其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师资大多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践性课程的教师可从社会上的动漫公司引进,由于他们具有较丰富的设计和制作经验,因此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实践的学习需求。还有一部分师资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或教师自修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到国外或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学集中培训,这种方式也能较好地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不管以哪种方式解决的师资,都要注意教师专业的系统性和适时性,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设备建设也是影响动漫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学校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结合专业的应用有效吸引外资,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充实设备,服务教学;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学生自己购置的电脑设备较多,院系可以根据学生自愿,通过建立协作小组或兴趣小组的形式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设备,实现资源的共享。
4.加强校企合作,结合地方文化和特色经济,突出实践教学。每一个地区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苏州的园林和刺绣、四川的木偶戏和盆景等,这些都是动漫实践教学可利用的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动漫教学体系中,吸取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另外,还可将本地的特色经济以动漫的形式加以表现,如浙江的茶艺、江西的陶瓷等,在丰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于地方经济的了解,这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有益的宣传。
加强校企合作,学校要与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学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企业完成一些简易的项目;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参与动漫企业的日常工作,进行一些动漫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这种方式可让学生充分了解动漫作品的市场定位和动漫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市场运作流程等。总之,动漫教学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有机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将来更快地走向社会创造条件。
5.改革教学管理机制,为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动漫专业课程教学形式灵活,特别是实践教学,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参观、观摩、制作、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因此,教学管理部门也应改变传统的管理和评价模式,减少形式的约束,注重过程的考核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以人为本,以课程为本,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准确的考核方式。具体来说,教学管理部门应将具体的教学管理和评价的权力放到系部,并成立多级教学督导和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评价。系部则要充分照顾到课程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准确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6.加强与媒介的沟通,做好人才培养的宣传。动漫专业应注重与电影、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等传播媒介的联系,培养熟悉现代媒介特征及相关动漫制作规律的现代动漫人才。如通过与电视网络等媒体合作创建动漫栏目、举办动漫大赛播出学生动漫原创作品等形式,有效促进动漫教育与媒介的联系,为动漫人才走向社会创造外部环境。
六、结束语
动漫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同于高职高专的动漫专业,它更注重动漫人才的层次性和系统能力的培养。动漫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利用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充分借助文化资源和社会资金,实行校企联合,保持动漫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步,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张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