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以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12-07 15:17

       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而这个问题也是社会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 
  1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1 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者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另外生源地域歧视也是造成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此外,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的最大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1.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实际上住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全过程的是所谓的一种“前途意识”。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就业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的转变,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作为一群高智商、高文化的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当他们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也更大。特别是在目前,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矛盾的突出、就业难度的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更大,因此就导致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就业心理问题。 
  2 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 
  2.1 大学生自身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最后,正确就业定位。端正就业态度,不要好高骛远,应该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合适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该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2.2 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大学生就业工作由以就业市场的拓展和维护为主转向以就业指导教育为重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擇业观,以实现在充分就业的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研究,将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高等教育直接培养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角度出发,探究就业指导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学生发展成才、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的作用,阐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十分必要。高校的责任重大,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等措施,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2.3 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入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上一篇: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舞蹈教学之中

下一篇: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