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学研合作,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随着国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盼提出,产学研结合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高校是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创新源头,为了充分展示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本刊将分行业对高校产学研结合工作进行专题报道。本期集中报道农业类特色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工作,以飨读者。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历经百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排头兵。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给予中国农业大学更大的期望。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祝贺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校庆的贺信中期望学校“更好地为我国亿万农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们共迎”五四”青年节,殷切希望全校师生继续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篇:产学研结合“五章经”
多年来,中国农业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顶天立地”的科技工作方针,产学研紧密结合,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曲周精神
2009年5月5日,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在曲周县白寨乡揭牌。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决心与曲周人民一道为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目标而努力。36年前这里是一片盐碱滩,20年前这里变成了米粮川,今后这里将出现高产高效的万亩示范田。
河北曲周是中国农业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历史最长、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地方。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代农大人,在河北省曲周县建立了“治碱实验站”,开始了“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伟大事业,不仅使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今日的米粮川,而且取得了一大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培养造就两位院士、两位校长以及一大批专家,教授,博士、硕士;也创造了一所大学和一个地方政府30多年长期合作典范以及和当地人民水乳交融的感情。几代农大人献身曲周造福人民的传统,已经形成了铭刻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和曲周人民心中的“曲周精神”。
近几年来,中国农业大学进一步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推进市校、县校合作,在曲周建成了全国首家农科教联盟培训基地,3万多人次的农民接受培训;指导建设全县科技示范户达500个,培训农民技术员5136名。2009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与学校专家一行赴曲周考察,双方又启动了“劳动务工输出”,“共建万亩”双高“示范基地”和“农大3号小型节粮蛋鸡繁育”等三项新的合作。曲周已成为中国农业大学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的典范。
开封模式
2009年,开封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市校合作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六年来市校合作探索和实践了农业高校服务中原农区、破解“三夜”的新途径。
开封市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优势?校市积极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技术优势,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联系紧密优势,通过市校合作和项目带动,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六年多来,北京汇源集团,中农大朝来农产品技术开发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开封,挂职教授牵线争取到农业部畜禽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引进了新型杀菌剂和除草剂两条生产线;合作项目“4HSHW”型大蒜,花生收获机样机改进予以实施并推广应用;“花生蛴螬生物防治产业示范”、“花生低温榨油与高效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等为地方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带来了活力。
市校合作还带来了科技惠农效应,中国农业大学联系学校及国内外专家,学者赴开封开展调研考察,技术讲座和培训,实现了对大蒜。花生、玉米、食用菌、养鸡、养猪等农产品种植、养殖和产后加工与商品化利用的新项目新技术进行对接和技术培训。中国农业大学牵线搭桥引进食用菊新品种,攻关食用菊花的四季开花,周年生产技术,开发生产食用菊产品和菊花饮品等,拉长菊花产业链条,提高菊花综合效益,带动开封菊花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认为,开封与中国农业大学走出了一条农业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市校共建六年多来,中国农业大学先后有三届共18名教师赴开封挂职工作,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博士13人。通过挂职实践参与产业发展,不仅使学校教师对从事科研工作的体会更加深刻,也在地方工作交流中通过学者的参政议政发挥了学者的专业优势,给地方带来了新思想、新思路与新理念。青年教师赴地方挂职的开封模式也成为新时期青年成长成才的新途径。
广西范本
2007年8月31日,“中国农业大学一广西现代农业高级研修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礼堂举行结业典礼仪式,360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至此,广西壮族自治区500多名县处级以上农业领导干部接受了中国农业大学培训。
广西是农业大省,生态条件优越,特色农业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全面提高农业干部队伍素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春,广西农业厅提出用2~3年时间,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对全区县级农业局长以上农业领导干部进行一次轮训,这一计划得到中国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从2006年到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举办了四期现代农业高级研修班。中国农业大学选派10余名专家、教授赴广西为学员们授课,并为研修班设置了“和谐社会”、“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农业对外开放”等11个专题讲座。中国农业大学把培训班办到广西,使更多的基层领导干部有了专业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他们掌握了不少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前沿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了科学管理的能力。
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表示,广西农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是重要的基础,农业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是支撑。以农业管理、科技人才培养为基础,中国农业大学与广西建立起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努力使双方的“亮点更亮、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2007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与广西正式签订了农业合作协议和联合办学等3个专项协议,学校在广西开始首批试点招收博士生;2008年初,中国农业大学与广西开始了共建生物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意向,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生物质工程方面的合作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与广西就甘蔗收获机的开发现状和技术难点进行了共同研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2009年5月,广西防城港市政府考察团专程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希望借助学校的科研优势和智力资源,引进先进科技,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寿光突围
长期以来,被称作蔬菜产业“芯片”的种子,一直是我国蔬菜生产的一大软肋,即便是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2/3也是来自国外种子公司,每年菜农购买进口种子花费达3亿元。为打造蔬菜种子“中国芯片”,2006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与寿光市联合成立蔬菜研究院,旨在联合国内外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和高科技企业,建设管理一流、科研一流,逐步在蔬菜产业中有积极影响的蔬菜高科技开放式平台,不断提升寿光乃至全国蔬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三年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在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条件建设方面,建成了135余亩的蔬菜育种、示范基地,配套建设了500平方米的办公区,8栋高标准目光温室、6栋大棚和10个网室等研发设施组织举行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的现场观摩和推介会,向社会宣传介绍蔬菜品种研发方面最新成果目前已在农民温室试种、推广的辣(甜)椒、番茄、甜瓜等蔬菜新品种表现良好:合作开展了“温室蔬菜生产养分管理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研究,受到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会议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与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进行蔬菜品种和技术研发项目启动,与英国华威大学HR学院、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山东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拜尔作物科学公司等合作项目也纷纷落户寿光。
2008年4月,寿光蔬菜研究院传出喜讯:研究院完成的“甜瓜雌性系选育及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专家们对该项目完成情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厚皮甜瓜雌性系材料的创制和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对这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瓜新品种加大推广力度,更好地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截至2008年4月,寿光蔬菜研究院育成的这4个厚皮甜瓜新品种已累计推广1.284万亩,果实商品性达到了同类型进口品种的水平,比同类型进口品种增产10%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北京经验
农业推广教授制度在国外已有很长历史。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创新:一是在乡镇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二是对农业推广教授实行岗位聘任制。中国农业大学的这一设想已在京郊大地开花结果,并以此为样本向华北地区辐射。
房山区琉璃河镇的肉鸭养殖在华北地区起着龙头作用,也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在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调查发现:以当地两个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每年应能加工肉鸭5000万只,带动几千个农户;但实际每年只能屠宰1500万只。企业吃不饱的主要原因:一是孵蛋的种鸭存栏不足;二是养殖户饲养技术不过关,鸭子死亡率、发病率高。于是,学校推广教授们采用人工授精、老龄种鸭强行换羽等措施提高产量,仅这两项就为当地肉鸭企业天鸿顺公司节省成本20%推广教授还带去了鸭子防病方法、饲料配方,使公司年收入增长了50%。
在延庆张山营镇,中国农业大学推广教授经过对气候,土壤和周边社会经济环境的调研,认为以松山南麓沿线为核心的延庆县,是全国发展葡萄酒庄园产业最有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但这一带的传统是只生产鲜食葡萄。为了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帮镇政府作出规划:招商引资,沿松山南麓建12座、每座一二百亩的葡萄酒庄园,形成一条集种植、酿酒、旅游三位一体的葡萄酒庄园产业带。
下篇:服务新农村“七利剑”
作为一所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始终认为“能否始终坚持服务农村建设”是衡量农业高等院校是否坚持了正确的办学方向的根本标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农业大学决定实施服务新农村建设“七大行动”,这七把利剑成为科技兴村富民的尖兵利器。
科技兴村富民行动
科技兴村是中国农业大学实现科技成果服务“三农”,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举措。行动以”科技支撑、项目带动、地校合作、兴村富民”为原则,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重点围绕“高效种植、健康养殖、环境治理、农产品加工、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乡村环境规划”等八大领域,通过技术成果的实旋与示范,使示范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保持粮食稳定高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数字显示科技兴村富民初见成效“玉米系列品种”推广面积保持在3000万亩左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机具与技术”推广面积1500万亩以上“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体系”推广面积达600万亩以上:“农大褐3号”小型鸡年推广4000万羽以上;“猪饲料抗生素替代技术”与多家企业合作,新产品累计推广200万吨,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约3亿元……
教授进村入户行动
中国农业大学率先建立农业推广教授制度和新农村建设特岗教授制度,建立以大学为基础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农业推广人才使用机制和学校与“三农”结合的长效机制,探索新时期知识分子服务农村的途径,向全国范围推广。
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市相关部门配合,启动新农村建设推广教授制度,公开招聘20名具有高深理论与研发水平、能够领导推广团队进行系统的大范围技术推广、解决新农村建设实际问题的专家,进入首都新农村基地开展工作。
2007年起,逐步在全国其他基地选派推广教授或者新农村建设特岗教授,每年选择100名专家教授服务于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每个教授按新农村行动基地设置,每个新农村行动示范基地特聘教授岗位1~2个。
农村信息网盟服务行动
让农民享受综合信息服务,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北京延庆郊区,中国农业大学为农民开发的综合信息服务载体“乐农家”,为农民带来致富的希望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乐农家”是一个小小的数字资源包。它把农民需要的农业技术、务工技能、法律知识、文艺节目等八大类2000多个视频节目集成在一个硬盘点播器里,只要接上电视,就可重复点播自己需要的内容。延庆县作为使用推广“乐农家”数字资源包的试点县,去年一年在15个镇76个村进行了试点,8万多人次收看了其中的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研究生“红色1+1”行动
2009年5月26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机电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第十八支部一同走进密云县太师屯上庄子村,开展以“把青春豪情与汗水欢笑洒在京郊农村大地上”为主题的“红色1+1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红色“1+1”活动开展以来,校地双方紧紧围绕党建创新这一核心,从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整合资源、形威合力,服务大局,带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科技行动中,同学们很好地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锻炼相结合,调研与钻研相结合,坚持党建创新与支部建设相结合,用自己的知识和青春,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大学生村官行动
中国农业大学根据有关部门实施村官计划的精神,重点选派一批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使大学生在农村的社会和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使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是具备解决“三农”问题的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新农村的建设服务。
从2005年到2008年,“村官”成为中国农业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青年先锋。在北京市“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有300多名毕业生服务在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知识和力量。作为“村官”的坚强后盾,学校多次与选报“村官”的毕业生座谈,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学校教师还在技术资源上给予”村官”们多方支持,帮助他们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新农村建设政策创新行动
新农村建设政策创新行动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五大任务,充分发挥多学科共生交叉的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为政府宏观决策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建议与政策咨询。
中国农业大学依托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以及“985工程”中国农村发展与政策研究基地,进行重点政策和发展模式研究,为各界提供研究、推介与咨询服务。在北京、河北等省选试点村,在县级、乡级和村级三个层次上进行新农村建设综合政策试验。
中国农业大学还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结合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需求开展大量的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开展工商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为地方政府培育高层次的新农村建设管理人才。运用学校提出的“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方法”,科学地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从事项目咨询和社区发展活动,以及实践教学和农村产业化、村镇规划、扶贫等新农村发展建设的工作。
农村能人培训行动
以农村人才资源素质培养和能力建设为核心,根据农村人才的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分别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科研、培训、推广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学校各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开展农村人才培训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行动实施以来,学校为北京、山东,江西、广西、内蒙,山西等省市培训了大批新农村建设急需的高,中级人才,培训各级、各类人员共计2.4万余人次。其中涉农管理干部培训1223人次,农业技术骨干培训1356人次,农村能人实用技术培训1.64万余人次,依托基地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3000余人坎,再就业和农民工培训1800余人次,其他涉农培训143人次。一系列实用培训受到了地方和社会的好评。本文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上一篇: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研究型农业大学办学思路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