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高职高专艺术课中教师教学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5-07-10 08:59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今高职院校艺术课的教育理念,研究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着重提高对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用创新教育给学生美术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学方法;创新教育
  
  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材,现阶段高职艺术类专业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把美术教育由注重教师的教法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法,由注重单纯的美术技能的训练转变为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艺术展现。其中,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现今高职艺术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美术老师,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了解教材的实质意义,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一个含义多歧的术语,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传统教育派认为,教材是历史积累的人类经验,是学校各种学科科目的内容或材料;进步教育派认为,教材既包括师生所从事的活动,又包括完成此类活动所应用的各种材料或工具,教材可以分为有形的(物质的)和无形的(精神的)。
  然而,随着学生思想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材的概念也应有新的内容。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师生进行教学活动,不是为了学会教材里的内容,而是以教材为中介进行交往沟通,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分析问题,获得发展并开拓展技能空间。教材的主要成分是教科书,为了应对高职教学,高职高专类美术教科书应运而生,高职高专类教科书“职”在哪儿呢?
  1.普通高校类艺术教科书以技法内容为主,形成了学生多以临摹为主按照课本机械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下来,便造成学生的美术作业缺乏个性,想象力不够丰富,没有创造性等问题。而高职高专类教科书能紧扣社会对艺术的要求,以适应社会为出发点。例如高职高专类艺术教材《设计简史》,内容对技法涵盖较全,同时能把设计的内涵与现代社会的设计需求相结合,使本来沉闷的纯理论学习充满了趣味与社会性,能引起高职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广泛兴趣。
  2.高职高专类教科书的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具指导性,也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分析。例如:在色彩构成冷暖色的这一知识点上,普通高等院校教科书以简单的图形、单调的色彩绘制,直接传授冷暖色对比技巧,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高职高专类教材则通过强调摄影或服装设计中的色彩对比,进而深入到风景画与服装设计中冷暖色运用与艺术表现的内在关系,实际联系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冷暖色对比技巧学习的兴趣。
  3.高职高专类教科书的“体验”味很浓,更加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如《室内人体工程学》一课,从人体解剖图片到大师的作品,能让学生认识“人—机—环境”相结合的规律,而后则让学生亲自对同学伙伴进行测量、对现有的室内家具等进行测定,切实观察、感受、体会人与物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更牢固地掌握家具设计主要应用为人体服务的意识,获得控制家居装饰与人体比例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平等、和谐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习
  在中国一百多年历史的班级授课制中,教师在课堂上一直作为主角站在讲台上,显示了教师的权威性,师生间的交流方式是单向的、缺乏互动性。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就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高职高专类艺术实训课改已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了全新的改版,变成了由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的互动中营造良好的实训与理论结合的课堂氛围。
  在上课期间,笔者上的第一门课是《色彩构成》,在这门课里,笔者一直扮演着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整个课堂气氛很沉闷,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来在《室内人本工程学》教学中笔者积极参与到学生当中,倾听他们的想法以及意见,并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相应的人体项目数据测量。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习效果也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可见,高职高专类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并不是只站在讲台上就行,而要走下讲台、放下身段,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活动,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也有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但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者干着与小组讨论无关的事情,使小组活动只流于形式,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而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小组成员身上,然后相互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贡献和分享每个人的认识成果,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更为深刻,也能更全面地理解学习内容。比如,在《室内人体工程学》这门课上,课前可以让学生各自收集不同的人体数据,课堂上,由每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利用各组员收集回来的人体数据,进行讨论、设计,然后组长给各成员进行分工,如:测量数据、制作模型、设定比例……通过交流合作来创作出有自己小组特色的作品。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就不会在小组里无所事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有机结合
  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沿袭着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原则,可见,文学艺术对中国画的影响深远,这就是一个美术与文学结合的经典例子。尤其是高职高专类学生,他们在毕业后面临的都是以技能体现为主的职业。因此,在高职高专类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它相关科目的知识点,充分体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让学生在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心声。例如在教授《人体工程学》的过程中,除了艺术造诣的学习外,还应相应增加如:力学、物理学、生物学这些跟人有关的科目。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理性中展示艺术的个性,激发和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上欣赏课时,除了了解大师创作技法、创造性思维外,也可以结合历史让学生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所包含的故事。这样欣赏课听起来就不会太沉闷,学生也更容易领会大师的内心世界。
  四、在课堂上,用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作品
  在课堂上评价学生的标准也应该有所转变。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下定义、分类别,而是指引学生更好的发展。
  在教学中,不能随意用“好”与“不好”来评定学生的课堂表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个性,而美术往往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闪光点,善待学生的意见,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活动过程以及他们的每一幅作品,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
  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是很有创新性的,教师在这时候再给予他们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学生才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从而化为内在动力。再者,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可以把学生的作品分散评价,如分成色彩、构图、创意、手工……一项项地给分数,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可以适当地给上评语。
  教师欣赏学生作品,成为学生的赏识者,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五、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供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心理学家通过实践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如果在课堂上,既能看见,又能听到,还能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得的信息量肯定比单一听课的效果好。
  在教学中通过利用现代多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与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图片欣赏、技法练习等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具活力和时代气息,课堂教学也显得既生动活泼又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多媒体的信息容量大,能打破时空、地域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学生更易获取丰富的美术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也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和欲望,给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高职高专类美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通过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自主学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之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合格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成员!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宋乃庆,徐伸林.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2]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
  [3]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8.
  [4]佚名.新课程、新理念、新天地[z].?boardid=14&id=2730.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辅助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地方高校经费收入来源的拓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