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0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理想模式
  论文摘要:目前。素质教育是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之一。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因此,要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是前提;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培养高职生的自律能力是主要途径。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功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社会需要大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从事的正是一种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近十多年来,国家大力推进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并明确提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之一
  一、素质教育的起源与理想模式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funesco)主持、s.拉塞克等人编著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格力量已被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目的是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存在的局限性与滞后性。由于素质教育自身所包容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等.使其逐渐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改口号.通过实践和理论的催发。进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
  在高校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是1998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当时许多高校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质.文化底蕴不厚.无法面对时代的挑战,所以从民间到政府,从舆论界到学术界.一致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时候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弥补大学生人文教育的不足.因此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大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到了21世纪.素质教育的内涵已经突破了人文主义的局限.要求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整体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技术型人才缺口增大.因此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0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纵观近十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学校良性发展。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德才兼备。
  二、构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应采取的对策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他们的素质势必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高职院校全面构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势在必行.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共同努力
  (一)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是构建素质教育理想模式的前提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充足的资金高职学院的教育成本比较高.有资料显示.高职学院的投入是普通本科院校的2.5倍。改善办学条件、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购买先进的设备.提高教师待遇等都离不开资金支持。目前,高职院校资金的来源大体有:政府投入的资金、学费收入、银行贷款融入的资金、捐赠及民间资金等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差,历史欠账多,加上学生总量增长转快.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制约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并切实管好、用好国家财政拨款;有选择地进行资产证券融资、信托融资、租赁融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与bot(bui1d—operation-transfer)融资等。最大限度地争取资金。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有成本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压缩非教学事项开支,节省教学事项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要充分发挥审计、纪检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只有开源节流,充分增强资金的运作效益.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办出教学特色,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
  2.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的阐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具备良好职业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上高职院校培养的这些复合型人才应该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相互协调发展,在知识素质中,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人文社会知识、科学技术知识;能力素质中.不仅要有专业能力.更要有社会能力(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人格素质中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更要有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高职院校主要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离不开课程体系建设.所以高职院校应遵循服务地方经济、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的原则,积极开设既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又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的专业.同时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院校的一项特殊而又重要的项目是实训基地建设.它既是提高和培养学生技能的一个场所,也是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创造真实职业环境的必经之路,学校要大力建设实训基地.使学生的每一次实训都有计划、有目的、有标准、有收获,培养具有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和地方性的毕业生.这样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才是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良好职业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一生只能从事一种工作的单面手。

  3.有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都需要实现管理现代化。目前大多数院校已经在技术装备上解决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应用了教学管理软件,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除了硬件条件以外.还必须在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等软件上达到现代化的标准,以人为本,公平公正,防患未然.促进学生和学生和谐相处,学生和教师和谐相处.师生和学校和谐相处.通过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创造活力,让校园充满生机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历来被认为是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代言人和技能的传递者.教师的言行影响着学生的品行。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工作水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即在特定的职业环境影响和社会条件下.在专业岗位任职实践中形成的某种与从业有关的思想和观念.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职业使命感与责任心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就奠定了高职毕业生从业后爱岗敬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他们以后规范自我行为.不断进取的动力。上高职院校本来就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无奈之举.不少学生带着无奈和自卑跨人高职院校大门.教师只有用加倍的爱心和耐心对待高职学生.努力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激发他们的职业荣誉感,才能使他们由厌学变为好学.由不求上进变为积极进取
  其次.教师应提高教学能力。高职生基础稍差.如果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生就会很茫然.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教师应将课本知识形象、具体、生动地讲授给学生,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多样化教学.打破“教材+黑板”的传统手段.努力用“多媒体+网络”现代化的手段替代.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更好的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再次.教师还应努力提高实训指导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动手能力的主渠道.也是提高他们职业素质的必要途径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既靠他们自己摸索、练习,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应通过进修学习等手段,努力成为“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提高实训指导能力惟有如此.才能增强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提高自律能力.打造德才兼备的高职毕业生是实现素质教育理想模式的主要途径
  高职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包括潜能),即从业者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对工作的驾驭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力。职业能力的提高需要高职生自己努力学习、训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才能获得。所以,高职生在校期间,要培养自律意识.把有限的时间利用起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加大实训力度,初步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为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打好基础。
  高职生要树立奉献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人生的价值与社会责任、社会贡献的关系.增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意识。这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高职生必备的良好的职业素质.从而使自己从一名学生顺利过渡到一名高素质的劳动者。
  高职生还要学会心理自我调节由于高职学生学历上并没有多大的优势,在就业、从业中可能会遇到更为残酷的竞争和风险.而且目前形势下.生活、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会心理自我调节.才能从容地面对职业竞争、面对社会竞争.克服自身认识上的片面性。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个人与环境、人际交往与学习、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关系,以提高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为不久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构建理想的素质教育模式,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成本.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生的发展潜能循序渐进地变成现实能力.实现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样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不管他们得到什么岗位,遇到什么问题。都会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毅力、灵活应变的能力和独立自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素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建设者和生力军

上一篇:关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特点以及启示

下一篇:使用导入语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