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0
论文关键词:职业价值观 教育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需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研究课题。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尚未成型,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然后分别从职业价值观教育主体引导、设定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及要求我国高校切实加强就业指导的视角,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提出比较可行的方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做人与成才的品位,形成天下为己任的职业责任。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呈现矛盾状态
我国社会当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在这个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正经历着一种变迁——传统的思想观正在迅速地瓦解,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形成、演变,但却又没有确立一种主导的、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正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转型时期的这一种困惑与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确立了个体的主体地位与注重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完全摒弃传统价值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无私奉献精神。
为研究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迁,作者进行了题为“株洲职院千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在本次调查中,有70%以上的样本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了“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半数以上的样本表示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经济收入与工作地区;与此同时,又有超过1/3的样本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44%的样本认为青年知识分子下基层利大于弊。调查表明: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受利益驱动的诱惑,愿选择经济效益好、工资收入高的地区;另一方面他们长期接受党的教育,有志于为国家富强奉献自己。因此,如何在这二者中选择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的主要矛盾。调查发现,在实际行动中,多数人选择了前者。这表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国家、集体的利益正逐渐让位于个体利益,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正让位于注重实惠和物质享受,倾向于奉献和索取并重。
(二)求职意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在求职意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三资企业(32.23%),其他的依次为国家机关(29.16%),大型国有企业(20.43%),科研教育部门(8.15%),民营、乡镇个体企业(4.84%)、军队(4.01%)。在工作地区的选择上,沿海开放城市与省会城市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
选择意向表明大学生择业传统的三大热点已有所改变,即从政、经商、做学问不再是人生道路的惟一选择。就业热点虽带有普遍的倾向性,但分散性与多元性也日益突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看好三资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表明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官本位意识有所淡化,想干实业的人、敢于接受社会挑战的人趋多。由于国家机关、国营企业有较强的稳定性,仍然吸引着不少人,说明传统择业观念中“求稳”的意识仍然影响着部分大学生,职业风险意识仍有待加强。向往科研教育部门的比例明显减少,大多数大学生不愿从事这种社会声望高而实际获利少的职业,理论价值的淡化与跌落也是择业中的一个明显倾向。
(三)功利与个性发展成为主导性职业评价标准
职业评价标准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对一种职业的评价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就业意向。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中首要考虑因素时,4o.o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济收入”,其次为“发挥特长”(20.19%),“权力高低”(9.09%),而选择“职业社会声望”的仅为4.96%,没有人选择“社会贡献”。在择业标准上,认为是“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求”,“自己兴趣爱好”者占81.23%,而认为是“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者只有18.77%。这表明,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标准上重视发挥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收入,而对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则考虑很少。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选取在个人利益上更为理性,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与以往相比,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地位等社会性因素在职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功利性和个体化倾向突出是当代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的主要特点。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正处于现代与传统、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矛盾交织之中。他们渴望竞争、不惜冒险,但又期望工作稳定、轻松自由;他们深深地被带洋味的高额收入的企业所吸引,但又对社会声望和地位依依不舍。这无不深刻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这一时代背景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的浓重投影。然而,他们在职业问题上反映出来的轻视责任、忽视贡献的价值观倾向却又不得不引起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担忧和重视。因而,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善于从环境的变化中积极寻找、利用有利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环境变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演变的不利影响,审时度势,积极引导,并注意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把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作为国家培养的大学生,首先应该满足国家的需要,到国家重点单位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指导他们发挥个人特长,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引导
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竞争性的强烈影响,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的实用、功利主义倾向。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应注意配合利益导向原则,做好“四个引导”,以便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价值观。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有又精神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只有加上精神需要,人才有强烈的幸福感。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需求观。目前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地首先考虑工资待遇,这种急功近利的倾向值得注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这种直奔“工资待遇”主题而不求发展条件、不问精神性待遇(如对工作成绩的肯定、奖励以及进修培训等发展机会)做法透露出明显的反感。因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职业待遇。
2.引导大学生树立先进的职业苦乐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苦乐观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忘我地劳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胸怀祖国,无私奉献;中间层次是主动地劳动,履行职业责任,时时事事关心集体,努力改善职业待遇;较低层次是被动地劳动,仅把职业当成个人谋生的手段和致富的途径。当前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职业活动就是职业之苦,所以习惯于在择业时趋乐避苦甚至贪图安逸。因此,在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必须注意教育大学生抵御落后的职业苦乐观,克服享乐主义的思想,在职业选择上正确处理个人地位、待遇与乐于奉献的关系,绝不能置人民、国家、集体的利益于不顾。
3.引导大学生树立客观的职业地位观
所谓职业地位观,就是人们对某一职业的拥有权力、收入水平、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劳动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后排出的职业地位等级序列的认识和追求。职业地位观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偏见以及社会环境、舆论氛围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致于不少人无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事实,倾向于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在习惯于理想化地看问题的大学生们那里,这种倾向尤为突出,这既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职业观念氛围,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做到不以一时的主观判断来选择职业,而是客观地看待职业的社会地位,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
4.引导大学生把职业理想放在优先的地位
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特点,对此要科学地对待,不能随便加以否定。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教育大学生在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追求物质待遇时,一定要摆脱“就业挣钱、养家糊口”等狭隘观念的束缚,在社会、国家需要的坐标中寻找自身的位置;要使他们认识到,自我价值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知识、智力等功能素质,任何忽视或否认人格品质所具价值的观念和言行都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坚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才能使个体有限的生命在为人类的进步中化为永恒。
(二)设定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选择和追求也日趋多样化,大学生求职就业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将自己的选择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主要体现为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和职业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1.职业理想导向
职业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和追求,大学是学生职业理想形成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专题研究,53.9%的学生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时期成型的。这说明大学阶段是加强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职业理想,是当代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社会主义的职业理想,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个大舞台上大有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既伟大又艰巨,她需要当代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已经市场化。大学生只有将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才能顺利实现就业,如果仍然抱着“一步到位”的梦想,坚守高工资、大城市和社会声望等不切实际的观念,只会给就业带来阻力。
目标导向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将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人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实现共同理想和战略目标当然是当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方向。方向明确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立足岗位,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大学生要认清自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以及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一般来讲,当职业与个人的理想、爱好、个性特点、专业特长最接近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容易激发出来。
据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有1/5左右的大学生对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等个人状况说不清楚,许多大学生根本不懂得职业生涯设计。其结果就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盲目而行,易于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个人状况与职业要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其实,明确职业目标更有利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目标的确立,更有利于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3.行为规范导向
行为规范导向,就是按照道德、法纪的准则、要求进行导向。如果说理想、目标是方向,具有目的的规范性,那么,道德、法纪则是实现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保证,具有行为的约束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摆在职业道德的首位,视之为基本的、对所有从业人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侧重做事,“诚实守信”意在做人。两相辅佐,要求大学生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种种失信行为,如“注水”简历、伪造证书、虚构社会经历、假学历、假档案等等,要求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最忠实守护者。在就业过程中,教育大学生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在职业法规日趋完善的今天,用法律来规范求职行为和从业行为,依法办事日益普遍,大学生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自身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提高职业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勇担法律责任。
(三)我国高校应当切实加强就业指导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探索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寻求应对的办法,克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弊端,就成为当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495万,毕业生总数为2001年的3.6倍;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多万。然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就业期望值过高并制约了其就业。目前,必须构建符合新形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以毕业生为本,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就业,同时很好地了解自己,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充分和顺利就业。
1.完善分层次就业指导课程方案,建立全程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新生一入学就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不应只是关注他们最后一学年,应贯穿于他们求学期间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课应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针对各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进行学习和讲授。低年级着重理论知识、就业理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年级着重政策与心理指导、择业技能指导以及就业实践指导等。在大学生人校后就开设就业指导课,主要帮助他们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钻研专业的思想,让他们能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二年级帮助大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使他们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三年级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学习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了解学校、国家以及相关行业的就业政策、法规;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强就业自信心。四年级更多侧重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调整就业期望值,尽快实现一个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这样,自始至终的就业指导使每一个大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对学习与就业相联系的完整概念。
2.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要根据就业形势,丰富就业指导理论与方法,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及时指导、调整与完善就业指导模式与方案,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知名经理等作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顾问,通过他们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社会职业的特点,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就业自信心。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及时向大学生发布需求信息,宣传就业政策。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培训班”,帮助毕业生规划职业生涯目标,增强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就业指导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经验介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必须以专题讲座形式强化,真正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全方位指导。
3.开发社会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指导新体系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就业指导工作要充分整合、挖掘社会资源。通过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建立起政府、企业和校园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加强社会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工作。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既掌握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了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而且根据其所反馈的信息,作为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和制定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认真对待,积极进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人才质量和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只管闭门造车、不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的就业形势给各级就业指导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根据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和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构建就业指导工作的新体系,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需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研究课题。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尚未成型,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然后分别从职业价值观教育主体引导、设定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及要求我国高校切实加强就业指导的视角,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提出比较可行的方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做人与成才的品位,形成天下为己任的职业责任。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呈现矛盾状态
我国社会当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在这个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正经历着一种变迁——传统的思想观正在迅速地瓦解,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形成、演变,但却又没有确立一种主导的、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正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转型时期的这一种困惑与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确立了个体的主体地位与注重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完全摒弃传统价值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无私奉献精神。
为研究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迁,作者进行了题为“株洲职院千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在本次调查中,有70%以上的样本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了“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半数以上的样本表示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经济收入与工作地区;与此同时,又有超过1/3的样本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44%的样本认为青年知识分子下基层利大于弊。调查表明: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受利益驱动的诱惑,愿选择经济效益好、工资收入高的地区;另一方面他们长期接受党的教育,有志于为国家富强奉献自己。因此,如何在这二者中选择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的主要矛盾。调查发现,在实际行动中,多数人选择了前者。这表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国家、集体的利益正逐渐让位于个体利益,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正让位于注重实惠和物质享受,倾向于奉献和索取并重。
(二)求职意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在求职意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三资企业(32.23%),其他的依次为国家机关(29.16%),大型国有企业(20.43%),科研教育部门(8.15%),民营、乡镇个体企业(4.84%)、军队(4.01%)。在工作地区的选择上,沿海开放城市与省会城市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
选择意向表明大学生择业传统的三大热点已有所改变,即从政、经商、做学问不再是人生道路的惟一选择。就业热点虽带有普遍的倾向性,但分散性与多元性也日益突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看好三资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表明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官本位意识有所淡化,想干实业的人、敢于接受社会挑战的人趋多。由于国家机关、国营企业有较强的稳定性,仍然吸引着不少人,说明传统择业观念中“求稳”的意识仍然影响着部分大学生,职业风险意识仍有待加强。向往科研教育部门的比例明显减少,大多数大学生不愿从事这种社会声望高而实际获利少的职业,理论价值的淡化与跌落也是择业中的一个明显倾向。
(三)功利与个性发展成为主导性职业评价标准
职业评价标准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对一种职业的评价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就业意向。本次调查中,在问及择业中首要考虑因素时,4o.o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济收入”,其次为“发挥特长”(20.19%),“权力高低”(9.09%),而选择“职业社会声望”的仅为4.96%,没有人选择“社会贡献”。在择业标准上,认为是“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求”,“自己兴趣爱好”者占81.23%,而认为是“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者只有18.77%。这表明,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标准上重视发挥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收入,而对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则考虑很少。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选取在个人利益上更为理性,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与以往相比,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地位等社会性因素在职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功利性和个体化倾向突出是当代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的主要特点。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正处于现代与传统、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矛盾交织之中。他们渴望竞争、不惜冒险,但又期望工作稳定、轻松自由;他们深深地被带洋味的高额收入的企业所吸引,但又对社会声望和地位依依不舍。这无不深刻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这一时代背景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的浓重投影。然而,他们在职业问题上反映出来的轻视责任、忽视贡献的价值观倾向却又不得不引起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担忧和重视。因而,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善于从环境的变化中积极寻找、利用有利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环境变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演变的不利影响,审时度势,积极引导,并注意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把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作为国家培养的大学生,首先应该满足国家的需要,到国家重点单位工作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指导他们发挥个人特长,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引导
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竞争性的强烈影响,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的实用、功利主义倾向。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应注意配合利益导向原则,做好“四个引导”,以便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价值观。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有又精神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只有加上精神需要,人才有强烈的幸福感。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需求观。目前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地首先考虑工资待遇,这种急功近利的倾向值得注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这种直奔“工资待遇”主题而不求发展条件、不问精神性待遇(如对工作成绩的肯定、奖励以及进修培训等发展机会)做法透露出明显的反感。因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职业待遇。
2.引导大学生树立先进的职业苦乐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苦乐观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忘我地劳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胸怀祖国,无私奉献;中间层次是主动地劳动,履行职业责任,时时事事关心集体,努力改善职业待遇;较低层次是被动地劳动,仅把职业当成个人谋生的手段和致富的途径。当前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职业活动就是职业之苦,所以习惯于在择业时趋乐避苦甚至贪图安逸。因此,在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必须注意教育大学生抵御落后的职业苦乐观,克服享乐主义的思想,在职业选择上正确处理个人地位、待遇与乐于奉献的关系,绝不能置人民、国家、集体的利益于不顾。
3.引导大学生树立客观的职业地位观
所谓职业地位观,就是人们对某一职业的拥有权力、收入水平、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劳动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后排出的职业地位等级序列的认识和追求。职业地位观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偏见以及社会环境、舆论氛围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致于不少人无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事实,倾向于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在习惯于理想化地看问题的大学生们那里,这种倾向尤为突出,这既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职业观念氛围,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做到不以一时的主观判断来选择职业,而是客观地看待职业的社会地位,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
4.引导大学生把职业理想放在优先的地位
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特点,对此要科学地对待,不能随便加以否定。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教育大学生在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追求物质待遇时,一定要摆脱“就业挣钱、养家糊口”等狭隘观念的束缚,在社会、国家需要的坐标中寻找自身的位置;要使他们认识到,自我价值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知识、智力等功能素质,任何忽视或否认人格品质所具价值的观念和言行都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坚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才能使个体有限的生命在为人类的进步中化为永恒。
(二)设定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的选择和追求也日趋多样化,大学生求职就业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将自己的选择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主要体现为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和职业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1.职业理想导向
职业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和追求,大学是学生职业理想形成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专题研究,53.9%的学生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时期成型的。这说明大学阶段是加强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职业理想,是当代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社会主义的职业理想,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个大舞台上大有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既伟大又艰巨,她需要当代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已经市场化。大学生只有将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才能顺利实现就业,如果仍然抱着“一步到位”的梦想,坚守高工资、大城市和社会声望等不切实际的观念,只会给就业带来阻力。
2.职业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将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人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实现共同理想和战略目标当然是当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方向。方向明确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立足岗位,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大学生要认清自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以及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一般来讲,当职业与个人的理想、爱好、个性特点、专业特长最接近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容易激发出来。
据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有1/5左右的大学生对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等个人状况说不清楚,许多大学生根本不懂得职业生涯设计。其结果就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盲目而行,易于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个人状况与职业要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其实,明确职业目标更有利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目标的确立,更有利于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3.行为规范导向
行为规范导向,就是按照道德、法纪的准则、要求进行导向。如果说理想、目标是方向,具有目的的规范性,那么,道德、法纪则是实现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保证,具有行为的约束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摆在职业道德的首位,视之为基本的、对所有从业人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侧重做事,“诚实守信”意在做人。两相辅佐,要求大学生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种种失信行为,如“注水”简历、伪造证书、虚构社会经历、假学历、假档案等等,要求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最忠实守护者。在就业过程中,教育大学生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在职业法规日趋完善的今天,用法律来规范求职行为和从业行为,依法办事日益普遍,大学生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自身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提高职业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勇担法律责任。
(三)我国高校应当切实加强就业指导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探索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寻求应对的办法,克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弊端,就成为当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495万,毕业生总数为2001年的3.6倍;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多万。然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就业期望值过高并制约了其就业。目前,必须构建符合新形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以毕业生为本,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就业,同时很好地了解自己,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充分和顺利就业。
1.完善分层次就业指导课程方案,建立全程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新生一入学就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不应只是关注他们最后一学年,应贯穿于他们求学期间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课应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针对各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进行学习和讲授。低年级着重理论知识、就业理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年级着重政策与心理指导、择业技能指导以及就业实践指导等。在大学生人校后就开设就业指导课,主要帮助他们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钻研专业的思想,让他们能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二年级帮助大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使他们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三年级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学习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了解学校、国家以及相关行业的就业政策、法规;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强就业自信心。四年级更多侧重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调整就业期望值,尽快实现一个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这样,自始至终的就业指导使每一个大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对学习与就业相联系的完整概念。
2.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要根据就业形势,丰富就业指导理论与方法,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及时指导、调整与完善就业指导模式与方案,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知名经理等作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顾问,通过他们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社会职业的特点,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就业自信心。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及时向大学生发布需求信息,宣传就业政策。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培训班”,帮助毕业生规划职业生涯目标,增强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就业指导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经验介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必须以专题讲座形式强化,真正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全方位指导。
3.开发社会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就业指导新体系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就业指导工作要充分整合、挖掘社会资源。通过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建立起政府、企业和校园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加强社会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工作。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既掌握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了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而且根据其所反馈的信息,作为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和制定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认真对待,积极进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人才质量和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只管闭门造车、不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的就业形势给各级就业指导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根据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和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构建就业指导工作的新体系,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校本培训理念与高校师资教学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