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论高职院校讲坛文化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0
摘要:讲坛文化在整个世界范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社会层面上说,当前的讲坛文化正成为现代国民生活的一种文化现象,已是一种公共文化形态和大众文化中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
  关键词:设帐讲学;讲坛文化;突出特色
  
  在讲坛文化的发展演进中,高校讲坛文化更成为高等学府中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成为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文化学术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积淀高校人文精神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高校讲坛文化近些年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和得到广大师生的参与。如何认识当前的高职院校讲坛文化,进而引导其健康发展,是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讲坛文化的特色内涵
  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设帐讲学的传统,这种传统从孔子的杏坛讲学开始。可见中国的设帐讲学传统可以看作是讲坛的最初形式。讲坛之所以具有文化内涵是因为讲坛具有满足广大群众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日益增长着的迫切需求的功能,也具有搭建平台的效果。这个平台能使学术走向大众能让精英与公众交流,能让社会公众与当代最前沿的思想者、实践者对话和交流。当今高职院校在提倡“开门办学”,鼓励学生接触和深入社会生产一线的大前提下“请社会多方人士”,每一次讲座小而言之是一次知识的传播;大而言之则是一场砥砺思想、文明薪火的传递。
  讲坛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体现学校特有的学术传统、价值观念、校园氛围,在师生员工中呈现出普遍意义的行为举止、气质和观念,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对高职院校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体现高职院校文化以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线的内在特点,更有利于高职院校承担引领社会文化建设的任务。
  二、高职院校讲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讲坛文化是高校精神理念的重要载体。精神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文化的精髓、核心,是高校之魂。文化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是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化。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才能不断地去伪存真,达到建设先进高校文化的目标。因此,讲坛文化是高校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展现高职院校基本属性的形式之一。
  讲坛是高职院校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素质教育的开放课堂,是高职院校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新平台。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坛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时代性,更能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一般来说,讲坛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如人文、科学、法律、时政、艺术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座。讲座的开办者都是众多不同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他们在讲座的过程中都会涉及所讲领域的前沿性内容,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名家、名师、名人的人格魅力,进而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精神,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高职院校讲坛文化是提升办学特色的有效措施。没有特色文化的高职院校,要形成优秀的高校文化是很困难的。结合学院的专业建设特色,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来校开坛讲学。如我院近年来,聘请多位与我院学科有关的专家、学者来院做报告,从“策划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文化产业、舞台、影视艺术、书法绘画艺术、生活美学”等,在实用、科学、有趣等特色中,使学生们多方面受益。
  三、“高职”讲坛有针对性地突出特色
  提升品位,打造特色。当前,高职院校都在大力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但真正受到学生欢迎的讲座实事求是地说还不够多,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学术讲座相对就更少些,究其原因,关键是“刻骨铭心”的品牌讲坛缺乏。高职院校还应在开办讲坛的过程中,加大讲座的普及力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形成比较系统的讲坛文化体系,在持之以恒中彰显特色,最终把讲坛办成学生的精神家园和人生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人生的启迪。
  客观讲,高职院校都有部分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习惯,也有一些学生缺乏自主拓展素质、提高能力的自觉性,除了采取一些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引导和规范管理外,引入更多的报告会则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我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如在专家报告会前,即向同学们发放专家报告的有关文字材料,在后面附上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在报告会上给学生备有提问的机会和时间,在台上台下互动中使同学们主动去思考一些问题。要对学生听报告的收获进行考查和测评,并纳入学习成绩、学分中去。因此,高职讲坛又有了“第二课堂”的功能与功效。

上一篇:试析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

下一篇:浅论生涯发展理念下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