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枧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管理论析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1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职业价值观;职业竞争力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建议.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得相当严竣,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我国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教育部门和教学机构为此也己经进行了不断地实践和改革,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通过各类就业市场实现就业.但是目前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管理,所做的调查研究还较少。因此,本项目以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关于大学生就业及其职业生涯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如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建议.
一、调研结果
我们以武汉大学四个年级近400名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职业生涯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如下: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1.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选择“了解很少”这一选项的三个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61%,64%.69%.可见,大一至大三各年级的同学对这一概念都缺乏了解。
2.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的重要性的认识,各个年级都感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的比例分别为79%,59%,77%。
3.面对就业准备的问题,各年级的意见比较统一,选择大三的比例依次为28},55},39}。而大一学生中,有35%的同学选择了在大一时就着手准备就业,而大二学生选择同一选项的更是低至6%。
(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面对职业目标的问题,参与调查的各年级都有相当多的同学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大一到大四选择此项的比例各占47%,45%,46%和32%;而相比之下,有着长远又清晰目标的人数则非常少。
2.在“参加职业指导课程或活动”这项调查中,80%以上的同学较少参加或者根本没有参加过职业指导,三个年级的比例分别为90%,82%,94%;而经常参加职业指导的同学少之又少,分别占了各年级调查人数的3%,8%和6%。
3.通过对职业指导知识来源的调查,我们发现,90%以上的同学选择父母或报刊书籍等作为获取职业指导知识来源,相较之下,学校职业指导中心的来源不足10%。
(三)时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程度。大部分同学都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选择“非常需要”或“需要”职业规划指导的同学占多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仍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而选择了“需要一般”。
2.对职业指导需求的内容方面,同学们对职业礼仪、求职技巧、职场处世和专业择业等各方面都有需求,但对求职面试技巧的需求比较集中而普遍,三个年级的选择比例分别为42%.44%和51%。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绝大部分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了解甚少,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多数低年级同学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四学生确定目标的比例相对较高,但这部分同学的目标也大都是在大四之后才逐渐确定下来的。另外,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来源方面,对于身边已有的资源,比如学校的选修课程和讲座等,同学们的热情和参与率都不高,系统的完整的职业规划培训就更谈不上了。而且同学们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而大多通过浏览报纸书籍或者与父母交流得来。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缺乏规划,综合素质未得到提高导致就业能力不高
首先,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规划。“很多同学没有进行规划,一方面是没有规划的意识,跟着感觉走;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考上大学之后怎么读,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目标在哪里,对这些问题并不是非常清楚,由此导致定位不准确。”这方面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坐下来不能写,站起来不能说,跑出去不能干”。部分同学把它归因于社会变化太快以致适应能力跟不上,或者学校的管理和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而实际上学生自身才是根本原因。
其次,大学生毕业时没有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他们对自身的才能、特长、爱好没有充分的估计和定位,同时也不清楚自己所选的行业是否适合自己滞着这种盲目性求职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只是纯粹的想找一份工作,而又好高鹜远、就业期望值偏高,最终导致大学生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影响了自我就业
一是“盲目攀比”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择业时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所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而是观看和打听别的同学往那里签或到那里去。二是“一切向钱看”的误区。有的学生找工作,首先关注的是报酬多少,工资待遇如何。三是“个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的总想环境好一点,工资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四是“走向极端”的误区。有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工作的形势了解不够,对有关政策规定认识不清,在找工作时,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五是“侥幸心理”的误区。有的学生在校其间不认真学习,没学到真本事,毕业时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好友身上。六是“创业追求体面”的误区。大学生创业存在着必须”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障碍,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一)政府层面
1.引导就业:首先,政府应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缩小城乡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别。坚持政府为主导,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时,在大学生毕业后,政府还应提供财政补贴,帮助大学生获取继续教育机会和企业实习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其次,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市场,大城市以其相对完备的资源配置、较高的工资水平、优质的各种生活设施等对大学生有着绝对的吸引力,而小城市,或者乡镇、农村等虽然高等人才紧缺,却难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而政府就需要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引导政策,如:提高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和乡镇就业的待遇;实现大城市与小城市、乡镇之间人才流动的良好对接等。另外,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以来,作为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就业质量,对于大学生和企业乃至社会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个环节中,政府要做的就是将这部法律落实,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良好、规范运转。
2.积极探索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的双重作用。由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较晚,而且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因此劳动用工还极不规范。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健全,积极发展失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重大意义。我们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初期,可以通过政府和学校补贴、学生缴纳部分失业保险费等方式将所有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的范围,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二)教育机构层面
1.横向:一是注重专业设置,使其更符合社会需求。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往往造成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过剩。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所找的工作有七成以上与本专业不匹配。高校要建立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转换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主要在专业设置上增加弹性,调整专业设置,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循环.二是学习之外,加强实践学习,把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不再让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的所有内容,而是结合时事或者具体可见的项目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三是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辅导,引导学生形成对自己生涯管理的合理预期,并指导他们做好相关准备,一般来讲,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着身份和地位的大变革.因此大学生常常对接受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预期,希望毕业后短期内能收益,这样就容易产生不合理的职业预期.
2.纵向: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速度和规模问题.现状表明,在短期内大幅度扩展高等教育规模导致的大学毕业生供给的增加,而其所学与市场需求并不完全对口,便出现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一方面,二元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现状的存在要求高校要从为服务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供给机制,实施创新性人才培养战略。高校和社会形成良好互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平台,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提供不同人才,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除了一般本科高校、高职高专外,一些符合规定的公办或者民办机构可以在政府支持下,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使其更快更专业地进入社会,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三)学生层面
1.转变观念。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形成自身职业期望时可能过于关注职业地位、职业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而忽视了自身的性格和素质与这些职业的相互匹配性,导致了职业期望和实际就业现状的巨大偏差。这就需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预期,积极进入社会。
2.根据自身情况,客观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一般来讲,在入校之前,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发展前景,让自己对所学专业有明确认识。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专长喜好,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较权威的测试以及同学、家长的评价,进行综合,然后客观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价。
3.在校期间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不管是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把握,还是通过校内校外的学习、实践,大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高效完成任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能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能通过人际交往等提升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把自己塑造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4.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常常存在着择业自卑感、择业焦虑感、择业嫉妒心理、择业中的急于求成心理、盲目攀高、消极依赖心理等,每个人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客观的自我评价,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建议.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得相当严竣,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我国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教育部门和教学机构为此也己经进行了不断地实践和改革,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通过各类就业市场实现就业.但是目前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管理,所做的调查研究还较少。因此,本项目以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关于大学生就业及其职业生涯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如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建议.
一、调研结果
我们以武汉大学四个年级近400名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职业生涯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如下: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1.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选择“了解很少”这一选项的三个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61%,64%.69%.可见,大一至大三各年级的同学对这一概念都缺乏了解。
2.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的重要性的认识,各个年级都感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的比例分别为79%,59%,77%。
3.面对就业准备的问题,各年级的意见比较统一,选择大三的比例依次为28},55},39}。而大一学生中,有35%的同学选择了在大一时就着手准备就业,而大二学生选择同一选项的更是低至6%。
(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面对职业目标的问题,参与调查的各年级都有相当多的同学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大一到大四选择此项的比例各占47%,45%,46%和32%;而相比之下,有着长远又清晰目标的人数则非常少。
2.在“参加职业指导课程或活动”这项调查中,80%以上的同学较少参加或者根本没有参加过职业指导,三个年级的比例分别为90%,82%,94%;而经常参加职业指导的同学少之又少,分别占了各年级调查人数的3%,8%和6%。
3.通过对职业指导知识来源的调查,我们发现,90%以上的同学选择父母或报刊书籍等作为获取职业指导知识来源,相较之下,学校职业指导中心的来源不足10%。
(三)时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程度。大部分同学都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选择“非常需要”或“需要”职业规划指导的同学占多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仍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而选择了“需要一般”。
2.对职业指导需求的内容方面,同学们对职业礼仪、求职技巧、职场处世和专业择业等各方面都有需求,但对求职面试技巧的需求比较集中而普遍,三个年级的选择比例分别为42%.44%和51%。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绝大部分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了解甚少,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多数低年级同学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四学生确定目标的比例相对较高,但这部分同学的目标也大都是在大四之后才逐渐确定下来的。另外,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来源方面,对于身边已有的资源,比如学校的选修课程和讲座等,同学们的热情和参与率都不高,系统的完整的职业规划培训就更谈不上了。而且同学们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而大多通过浏览报纸书籍或者与父母交流得来。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缺乏规划,综合素质未得到提高导致就业能力不高
首先,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规划。“很多同学没有进行规划,一方面是没有规划的意识,跟着感觉走;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考上大学之后怎么读,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目标在哪里,对这些问题并不是非常清楚,由此导致定位不准确。”这方面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坐下来不能写,站起来不能说,跑出去不能干”。部分同学把它归因于社会变化太快以致适应能力跟不上,或者学校的管理和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而实际上学生自身才是根本原因。
其次,大学生毕业时没有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他们对自身的才能、特长、爱好没有充分的估计和定位,同时也不清楚自己所选的行业是否适合自己滞着这种盲目性求职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只是纯粹的想找一份工作,而又好高鹜远、就业期望值偏高,最终导致大学生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影响了自我就业
一是“盲目攀比”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择业时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所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而是观看和打听别的同学往那里签或到那里去。二是“一切向钱看”的误区。有的学生找工作,首先关注的是报酬多少,工资待遇如何。三是“个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的总想环境好一点,工资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四是“走向极端”的误区。有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工作的形势了解不够,对有关政策规定认识不清,在找工作时,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五是“侥幸心理”的误区。有的学生在校其间不认真学习,没学到真本事,毕业时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好友身上。六是“创业追求体面”的误区。大学生创业存在着必须”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障碍,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引导就业:首先,政府应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缩小城乡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别。坚持政府为主导,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时,在大学生毕业后,政府还应提供财政补贴,帮助大学生获取继续教育机会和企业实习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其次,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市场,大城市以其相对完备的资源配置、较高的工资水平、优质的各种生活设施等对大学生有着绝对的吸引力,而小城市,或者乡镇、农村等虽然高等人才紧缺,却难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而政府就需要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引导政策,如:提高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和乡镇就业的待遇;实现大城市与小城市、乡镇之间人才流动的良好对接等。另外,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以来,作为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就业质量,对于大学生和企业乃至社会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个环节中,政府要做的就是将这部法律落实,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良好、规范运转。
2.积极探索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的双重作用。由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较晚,而且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因此劳动用工还极不规范。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健全,积极发展失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重大意义。我们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初期,可以通过政府和学校补贴、学生缴纳部分失业保险费等方式将所有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的范围,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二)教育机构层面
1.横向:一是注重专业设置,使其更符合社会需求。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往往造成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过剩。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所找的工作有七成以上与本专业不匹配。高校要建立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转换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主要在专业设置上增加弹性,调整专业设置,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循环.二是学习之外,加强实践学习,把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不再让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的所有内容,而是结合时事或者具体可见的项目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三是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辅导,引导学生形成对自己生涯管理的合理预期,并指导他们做好相关准备,一般来讲,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着身份和地位的大变革.因此大学生常常对接受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预期,希望毕业后短期内能收益,这样就容易产生不合理的职业预期.
2.纵向: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速度和规模问题.现状表明,在短期内大幅度扩展高等教育规模导致的大学毕业生供给的增加,而其所学与市场需求并不完全对口,便出现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一方面,二元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现状的存在要求高校要从为服务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供给机制,实施创新性人才培养战略。高校和社会形成良好互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平台,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提供不同人才,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除了一般本科高校、高职高专外,一些符合规定的公办或者民办机构可以在政府支持下,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使其更快更专业地进入社会,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三)学生层面
1.转变观念。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形成自身职业期望时可能过于关注职业地位、职业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而忽视了自身的性格和素质与这些职业的相互匹配性,导致了职业期望和实际就业现状的巨大偏差。这就需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预期,积极进入社会。
2.根据自身情况,客观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一般来讲,在入校之前,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发展前景,让自己对所学专业有明确认识。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专长喜好,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较权威的测试以及同学、家长的评价,进行综合,然后客观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价。
3.在校期间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不管是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把握,还是通过校内校外的学习、实践,大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高效完成任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能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能通过人际交往等提升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把自己塑造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4.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常常存在着择业自卑感、择业焦虑感、择业嫉妒心理、择业中的急于求成心理、盲目攀高、消极依赖心理等,每个人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客观的自我评价,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