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2
论文关键词:职业选择 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现象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这一问题还缺乏足够的思考。从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入手,对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厦如何开展“职业选择”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大学生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近年来,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随之也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自主择业的转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巳逐渐形成,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为毕业生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外部环境。尽管如此,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仍然同时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难”两种互相矛盾的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外,主要是目前大学生对于“职业选择”还缺乏足够的思考和正确的方法本文就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及如何开展有效的“职业选择”进行分析,以期对大学生就业能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正确的职业选择是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前提
  职业选择是劳动者在自身价值观的指导下,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职业选择过程中劳动者是职业选择主体,是择业行为能动的主导方面,而各种职业则是被选择的客体。职业选择受劳动者自身条件和职业要求的限制,不能任意进行;职业选择是劳动者与劳动岗位之间互相选择、互相适应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不止一次发生。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导向和定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应当是切合实际的合理的。
  正确的职业选择需要与自身实际、职业需求和形势发展相适应。
  只有切合实际合理的职业选择,才能使大学生就业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才能使就业既着眼于长远更立足于现实;既符合本身的实际,更适应社会的需求;既可专业对口,更可全方位地挑选。所以正确的职业选择至关重要.也是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基本前提。
  合理准确的职业选择能够促使大学生对就业进行理性思考,增强就业的主动性。要实现合理准确的职业选择,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内省和反思,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能将其与社会现实和社会责任的需要较好地结合起来。在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完成职业选择能给毕业生明确奋斗的方向,有利于毕业生就业主动性的增强。
  二、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客观因素
  1.政策法规。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人,国家各部门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民政部、共青团中央等众多部门都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在培育市场、支持基层就业、就业见习和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政策支持。并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指导,结合学校在就业方面的规章制度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指导。这些政策规定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宏观上对毕业生就业起着调控作用,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朝着稳定、规范的方向进行,因此也必然影响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2.社会需求。需求引导供给,社会的需求决定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它涵盖的内容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行业的供需状况、各地区各专业的人才饱和度、各地区的职业发展趋势等等。社会需求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样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它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寻找自身与社会的结合点.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家庭和社会关系。大学生多数缺乏对社会的充分了解,社会阅历比较单薄,容易受家庭、亲戚朋友和同学的影响根据最近对北京地区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有12.3%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仅次于招聘会(39.7);有26.4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仅次于招聘会(51.5)和网络媒体(45.9)。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在整个家庭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二)主观因素
  1.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决策起着指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2.毕业去向的选择。毕业生对于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是各不相同的,主要有就业、继续深造、不就业三种。这种多元化的毕业去向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3.个人偏好、理想、能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个人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理想的择业定位,而能力作为实现理想的条件,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求职准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的就业成功与否。
  三、大学生应合理有效地进行职业选择
  切合实际的、合理的职业选择的实现,要求大学生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职业选择进行理性思考。
  首先,毕业生应该有明确的人生价值观,并用其指导职业选择。人生价值观在人们的意识中既可能是清晰明确的状态,也可能是模糊不清的状态,但无论处于何种状态它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职业价值观作为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当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职业选择的行为模式。毕业生可以借助目前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列出本人价值观清单,明确核心价值观,从而建立一套明确清晰的判断取舍的价值评判体系,以指导自身的职业选择。
  高校学生在求职中往往趋向于追求高层次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正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中追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基本趋势和要求。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比如享乐、功利主义倾向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定位。因此在明确个人价值观之后,还需将之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比较,主动调整个人价值观,使之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从而使职业选择的价值评判体系更趋合理和科学。

  其次,在有了明确的价值观作方向性的指导和判断取舍的标准之后,还需要进行以下具体的工作:
  一是要把握政策法规。转变就业观念。高校毕业生应该主动了解、把握国家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就业大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争取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正视就业形势、调整择业心态。目前,对就业现状和形势的不了解或了解不充分是影响毕业生正确择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毕业生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实情况,感受到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知晓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趋势之后,才可能真正发现自身的理想定位同现实之间的差距,才有可能进一步调整自身定位。当然,在发现这一差距后更应注意调整心态,避免陷人思维的误区。
  三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五个定位”。
  (1)自我定位:自我定位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的特点,了解自己的能力,并客观评价自我。自我定位首先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评估自己的文化素质、能力特征、性格特点、身体条件,总结出自身的特长、兴趣、爱好;其次应从横向上,将自己放于同班、同专业、同年级、同区域乃至全国同专业同学中进行比较,分析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在求职中的优势和劣势所在。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定位分析,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切人社会的起点,避免自我定位过高或过低。
  (2)行业定位:在进行了较为准确的自我定位之后,还应该进行行业定位。认真了解行业整体情况、发展趋势、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行业定位,避免盲目择业和无从择业的现象出现。行业的选择还取决于家庭影响和个人的理想,以及社会舆论。参考他人意见时更应该避免社会、家庭和周围人群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对自身择业定位的影响,做到真正从社会需求出发、结合个人理想和兴趣以及实际能力作出较为理性的行业定位.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热门行业和高薪行业。
  (3)岗位定位:岗位的选择是因人而异的,它受个人偏好、能力、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岗位定位时.要在客观评价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长处、短处,对照相关用人单位的标准、条件、要求,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合适的岗位,不要人云亦云、追随大流,而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潜能发挥和事业发展的岗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切忌仅从收入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出发去求职,以免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出现个人与工作岗位的极不适应,妨碍自身进一步的顺利发展。
  (4)地域定位:地域定位是指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对于工作区域的考虑。不少学生趋向于把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地域定位的首选地。其实,还应当看到近几年城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也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同时.国家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大力加强了对西部的建设投资力度,由此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因此大学生在进行地域定位时,应该多思考自己的能力、优势究竟在何处能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发展空间在何地能得到较大限度的拓展,而不仅仅着眼于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同时在定位时也不要局限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以便于情况改变时可及时调整方向。
  (5)收入定位:在近期对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收入占了大学毕业生职业理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准确的收入定位是建立在对市场行情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的素质、能力和岗位发展趋势后得出的收入期望值。切忌仅仅以眼前待遇出发,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定位。
  在完成上述几方面的准备工作后,并不等于顺利就业会水到渠成.这仅仅是职业选择的一个开端.还应把握好往后的各个必要的环节。此外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具备诚信务实的精神,注意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定位,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未雨绸缪,为顺利实现就业做好充分而扎实的准备。

上一篇:试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谈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法律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