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知识型员工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3
[论文关键词]知识型员工;高校教师;构建;激励机制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高校教师“身份”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高校教师应属于知识型员工,与高校的关系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雇佣关系,也不是传统的“国家干部”管理模式,因此不能用过去简单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对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要不断创新,特别是引进企业界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成功和先进经验,如完善薪酬激励和内部激励机制,实行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和学术文化氛围激励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教师也属于知识型员工,在高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潜力。为了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使高校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构建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重新界定高校教师的身份范畴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企业中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知识型员工的范围从职业上界定,典型的有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技术与经济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咨询人员以及教育工作者、医生、法律工作者等等。
高校教师既具有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人力资本存量大,前期投入大。高校教师的劳动是对高级知识的归集、传授和创新,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反映在学历上至少是硕士以上,这需要比较大的前期投人。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消费水平测算,拿到硕士学位需要投人24万元人民币,而拿到博士学位则需要高达36万元人民币投人。这样的投人,自然会反映到高校教师的薪酬期望值水平中,高投人要求高回报。
2.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高校教师的劳动是能够创造较高价值的复杂脑力劳动,这种劳动的付出是艰辛的。同时,高校教师最为关键的贡献在于有效知识的识别、整合与系统知识的转移。这种活动非常类似于产品创新活动中的构建性创新,它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难以量化。教师劳动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学生质量的改进与提高上”。然而学生的这种改进与提高是很难量化的,更何况学生的发展是教师集体合作培养的结果,很难界定某一位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同时,由于科研过程很难控制,科研成果也很少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无法准确地把握,因此科研成果也难以量化。
4.工作动机非完全货币化,成就动机强烈。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具有创造性鲜明、潜力大、自主性高、成就动机强、崇尚智能、蔑视权威等特点。在货币收人达到一定水平后,更注重追求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5.流动性意愿较强。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收人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职业逐步为人们所看好,教师队伍在不断地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师流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不过流失的方向、结构和程度有一定的差别,呈现出重点大学的教师往国外流失,普通大学的教师往重点大学流失,西部高校的教师往东部流失,贫困地区高校的教师往富裕地区流失的特点。除此之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隐性流失的现象:一些有真才实学、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教师,把本职工作放在第二位,主要精力投人第二职业;或者因为校内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低等实际问题,一些教师准备或正在联系调动,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出现“人虽未走心已动”的局面。
当然,在我国现有的高校体制下,高校教师与纯粹的企业知识型员工还有一定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是体制上的身份限制。高校所属的单位类别决定了高校与企业的薪酬机制有着很大的不同。高校在我国属于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创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企业单位则是以盈利为月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它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服务社会并创造财富价值。这也要求在制定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时应与企业知识型员工区别对待,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
二、知识型员工范畴内的高校教师激励因素分析
(一)实证分析。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34%、工作自主31%、业务成就28%和金钱财富7%。
安盛咨询公司与澳大利亚管理研究院分析了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多个行业160名知识型员工后,得出前五位的激励因素分别是:报酬、工作的性质、提升、与同事的关系、影响决策。
美国保罗·麦耶斯研究成果为:提高收人7.07%、个人发展33,74%、业务成就28.69%和工作自主30.50%。
张望军和彭剑峰在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对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润讯通信发展公司、中国公用信息网、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工程总体研究中心的150名研发人员实施“创新型企业员工激励要素调查问卷”,同时以深圳天音通信发展有限公司的150名移动电话销售和客户服务人员为对照组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的中国知识型员工的前五位需求是:工资报酬与奖励(31.88%),个人的成长与发展(23.91%)、有挑战性的工作(10.15%)、公司的前途(7.98%)、有保障和稳定的工作(6.52%)。
邓一飞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进行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1份,有效回收率为86.10%。调查结果显示:(1)关于“您认为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因素”这一问题上,30.92%的教师认为是“经济待遇”;16.38%的教师认为是“住房条件”;14.36%的教师认为是“个人发展预期”。(2)关于“假如您有机会流动,吸引您到其他单位工作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上,31.19%的教师认为是“收人高、待遇好”;16.11%的教师认为是“学科强、能发展”;13.42%的教师认为是“住房、福利好”。(3)关于“您认为外单位的一位人员流动到你校,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上,22.02%的教师认为是“收人高、待遇好”;13.97%的教师认为是“学科强、能发展”;11.98%的教师认为是“住房、福利好”。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经济因素和个人发展因素。
上述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影响我国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很多,但主要是薪酬、个人发展、工作成就、工作自主四个方面的因素。(2)经济文化背景对我国高校教师激励因素具有较大影响。对于管理者而言,在进行管理时,要注意对高校教师的校园文化激励。(3)我国高校教师的需求特别是工作报酬与奖励占有比较大的比重。(4)对个人发展预期也是影响我国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激励因素。
(二)激励理论分析。高校教师的文化层次和个人素质普遍较高,他们的需求也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高校教师特殊的职业活动和职业素质要求,形成了教师需要的精神性特征。“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一定层次的需要必须配以特定的激励去满足。高校教师需要的精神性和高层次性特征,决定了教育管理中要以精神激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主要激励手段。因此,对高校教师的激励,不能简单以物质待遇和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其发展、成就和成长为主。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于高层次的大学教师来说,工资、奖金、福利、生活待遇,只能消除一种不满状况,而不能产生一种满意感受,因此,它们只能算是一种保健因素;真正能使高校教师产生满意感受、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的,则来自于工作的挑战性、责任感以及成就、认可、职务提升、进步和成长等,这些因素属于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对高校教师产生一种稳定、持久的激励作用。因此,双因素理论与需求层次理论有很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充分地体现在高校教师身上(图1)。
通过上面的理论模型分析可知,对高校教师这类知识型员工来说,激励过程不能简单化,要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方式对他们进行综合的激励,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为构建适合、恰当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薪酬激励。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财务状况,结合教师队伍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工资水平和内部津贴分配办法,逐步在分配上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机制。除基本工资之外,积极实行岗位津贴制度、住房津贴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大多数人起激励作用的薪酬福利体系。
确保薪酬水平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就整体性而言,我国高校教师薪资收人不具有外部竞争力,很难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到高校任职。中华英才网2004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行业的平均年薪仅为26,661元,在其调查的30多个行业中倒数第三,仅相当于电信行业平均工资的46%,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与其个人价值也是很不匹配的,对其个人的前期投人不能实现合理的回报,致使一些教师不安心教书或大量从事第二职业。确定高校教师薪资水平应在坚持公平性、激励性、竞争性、经济性和合法性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薪资应反映教师个人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体现对其所积累的专门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承认。高校教师属专业技术人才,其整体收人水平应该略高于专业技术人才收人平均值。
(二)内在激励。内在激励是高校帮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提高个人能力,同时完成高校目标的实现过程。教师在进行创造性工作过程中,往往要求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好的研发设备、更友好的协作关系等。高校可以通过形成合作伙伴理念、培训、公平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满足高校教师的需要,从而提高激励的效果。
1.高校内应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理念。由于时代的不同和教师自身拥有知识的特性,使得教师与高校不再是传统的雇佣关系,而是为了完成各自理想和目标共同走到一起的战略伙伴关系。传统的维持高校运转的管理风格不适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而应该在互助思想指导下,努力朝着一个方向迈进。这种理念的形成有利于高校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建立培训机制。我国高校现在的培训制度缺乏制度性和针对性,对新引进的人才的培训流于形式,时间短,内容有限,不利于培养忠诚感;高校对充实知识提高能力的培训缺乏重视。由于高校的短视行为,对教师的培训往往因其工作繁忙而不鼓励,不批准任务重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骨干教师在工作中疲于奔命,长时间得不到新知识的补充,很快就会面临知识老化的危险,产生危机感,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议高校根据每位教师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等方面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建立配套的培训计划,使教师都能参与到培训中,达到教师与高校共同发展的目标。
3.通过公平的绩效考核达到教师个人满足度提高的目的。在工作中,教师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取得的薪酬绝对数量,还会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以确定自己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回报。当他们感到自己的投人产出比和其他人的投人产出比不平衡时,他们的积极性会大大下降。尽管薪酬的绝对数量不低,但激励效果不大,缺乏科学评价的分配机制极易使人产生不满情绪,无法对人才创造力的发挥发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消除这种平均主义,高校就要建立一套公平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奖励措施。建议从教师的能力水平、工作业绩、品德修养三个方面来考察知识型员工的绩效水平,并制定具体详细的考核标准,采取民主评议和领导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三)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教师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却又不是一般的要素。教师像股东一样向高校投人人力资本。但与股东投人资本不同,高校教师所投人的人力资本是变动的。人力资本不仅不像物质资本那样被消耗、磨损,反而不断增值。当然一般人力资本也有这个特征,但这在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教师教育工作过程中独具教学相长的特点,在研究工作中,进行学习和探索,必然使其人力资本不断得到积累。在学术上贡献越多,他的人力资本就累积越多,这是一个无止境的累积过程。
高校教师的劳动在他们一生积累的基础上展开,用长期性的激励来代替短期性的激励是十分必要的。高校作为非赢利组织,几乎不存在将教师的经济收益和学校的效益捆绑在一起的问题,倒是另一个因素“声誉”,才是将教师与学校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关键。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高校中就要求高校的薪酬制度创新要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力求有利于增进教师福社,有利于加快高校发展。薪酬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承认在学术职业生活中教师的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差异,各取所长。杰出的研究人员不必是伟大的教师,伟大的教师也不一定是优异的研究人员。因此,薪酬制度必须兼顾到不同人的差异,富有弹性和个性,既要有效率,又要有公平。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将知识资本产权激励纳人薪酬的范围,作为一种奖励的手段。这可以提高教师的归属感和积极性,也能更有效地激励教师的知识共享行为。
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实行年薪制。年薪制作为一种期权分配的长期激励机制,可以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鼓励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使有能力的创新性拔尖人才充分发挥才能。国外发达国家很早就引人了年薪制,发挥年薪制对高级人才的激励作用,并在其他教师中形成一个竞争的氛围,约束教师的行为,提醒他们对本职工作的忠实度。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的教授年薪平均超过11万美元。据美国商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地教师工资比全国各行业的平均值高出四成。我国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和电信学院率先在2003年进行了年薪制改革的探索。到目前为止,国内很多高校如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东华大学、山东大学等一批名校都进行了年薪制的改革,很多高校如新疆大学等也都将年薪制写进了自己的改革议程。
(四)学术文化氛围激励。高校教职工选择在高校工作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依得分的顺序依次是:工作稳定且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占31%的有效得分)、学术氛围好(27%)、工作有成就感且有发展前途(21%)、收人高(9%)、住房条件好(8%)、其他(3%)。这说明了教师选择高校首先考虑的不是工资和福利待遇,而是其工作性质和学术氛围;另一方面也说明,从长期激励机制来看,高校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条件,更应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学术氛围和发展前途,这些最终体现为高校的“学术文化”。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高校在吸引人才方面应该将发展高校“学术文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高校教师“身份”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高校教师应属于知识型员工,与高校的关系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雇佣关系,也不是传统的“国家干部”管理模式,因此不能用过去简单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对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要不断创新,特别是引进企业界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成功和先进经验,如完善薪酬激励和内部激励机制,实行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和学术文化氛围激励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教师也属于知识型员工,在高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潜力。为了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使高校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构建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重新界定高校教师的身份范畴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企业中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知识型员工的范围从职业上界定,典型的有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技术与经济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咨询人员以及教育工作者、医生、法律工作者等等。
高校教师既具有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人力资本存量大,前期投入大。高校教师的劳动是对高级知识的归集、传授和创新,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渊博的知识、较高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反映在学历上至少是硕士以上,这需要比较大的前期投人。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消费水平测算,拿到硕士学位需要投人24万元人民币,而拿到博士学位则需要高达36万元人民币投人。这样的投人,自然会反映到高校教师的薪酬期望值水平中,高投人要求高回报。
2.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高校教师的劳动是能够创造较高价值的复杂脑力劳动,这种劳动的付出是艰辛的。同时,高校教师最为关键的贡献在于有效知识的识别、整合与系统知识的转移。这种活动非常类似于产品创新活动中的构建性创新,它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难以量化。教师劳动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学生质量的改进与提高上”。然而学生的这种改进与提高是很难量化的,更何况学生的发展是教师集体合作培养的结果,很难界定某一位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同时,由于科研过程很难控制,科研成果也很少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无法准确地把握,因此科研成果也难以量化。
4.工作动机非完全货币化,成就动机强烈。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具有创造性鲜明、潜力大、自主性高、成就动机强、崇尚智能、蔑视权威等特点。在货币收人达到一定水平后,更注重追求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5.流动性意愿较强。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收人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职业逐步为人们所看好,教师队伍在不断地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师流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不过流失的方向、结构和程度有一定的差别,呈现出重点大学的教师往国外流失,普通大学的教师往重点大学流失,西部高校的教师往东部流失,贫困地区高校的教师往富裕地区流失的特点。除此之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隐性流失的现象:一些有真才实学、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教师,把本职工作放在第二位,主要精力投人第二职业;或者因为校内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低等实际问题,一些教师准备或正在联系调动,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出现“人虽未走心已动”的局面。
当然,在我国现有的高校体制下,高校教师与纯粹的企业知识型员工还有一定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是体制上的身份限制。高校所属的单位类别决定了高校与企业的薪酬机制有着很大的不同。高校在我国属于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创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企业单位则是以盈利为月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它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服务社会并创造财富价值。这也要求在制定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时应与企业知识型员工区别对待,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
二、知识型员工范畴内的高校教师激励因素分析
(一)实证分析。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34%、工作自主31%、业务成就28%和金钱财富7%。
安盛咨询公司与澳大利亚管理研究院分析了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多个行业160名知识型员工后,得出前五位的激励因素分别是:报酬、工作的性质、提升、与同事的关系、影响决策。
美国保罗·麦耶斯研究成果为:提高收人7.07%、个人发展33,74%、业务成就28.69%和工作自主30.50%。
张望军和彭剑峰在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对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润讯通信发展公司、中国公用信息网、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工程总体研究中心的150名研发人员实施“创新型企业员工激励要素调查问卷”,同时以深圳天音通信发展有限公司的150名移动电话销售和客户服务人员为对照组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的中国知识型员工的前五位需求是:工资报酬与奖励(31.88%),个人的成长与发展(23.91%)、有挑战性的工作(10.15%)、公司的前途(7.98%)、有保障和稳定的工作(6.52%)。
邓一飞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进行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1份,有效回收率为86.10%。调查结果显示:(1)关于“您认为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因素”这一问题上,30.92%的教师认为是“经济待遇”;16.38%的教师认为是“住房条件”;14.36%的教师认为是“个人发展预期”。(2)关于“假如您有机会流动,吸引您到其他单位工作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上,31.19%的教师认为是“收人高、待遇好”;16.11%的教师认为是“学科强、能发展”;13.42%的教师认为是“住房、福利好”。(3)关于“您认为外单位的一位人员流动到你校,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上,22.02%的教师认为是“收人高、待遇好”;13.97%的教师认为是“学科强、能发展”;11.98%的教师认为是“住房、福利好”。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经济因素和个人发展因素。
上述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影响我国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很多,但主要是薪酬、个人发展、工作成就、工作自主四个方面的因素。(2)经济文化背景对我国高校教师激励因素具有较大影响。对于管理者而言,在进行管理时,要注意对高校教师的校园文化激励。(3)我国高校教师的需求特别是工作报酬与奖励占有比较大的比重。(4)对个人发展预期也是影响我国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激励因素。
(二)激励理论分析。高校教师的文化层次和个人素质普遍较高,他们的需求也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高校教师特殊的职业活动和职业素质要求,形成了教师需要的精神性特征。“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一定层次的需要必须配以特定的激励去满足。高校教师需要的精神性和高层次性特征,决定了教育管理中要以精神激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主要激励手段。因此,对高校教师的激励,不能简单以物质待遇和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其发展、成就和成长为主。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于高层次的大学教师来说,工资、奖金、福利、生活待遇,只能消除一种不满状况,而不能产生一种满意感受,因此,它们只能算是一种保健因素;真正能使高校教师产生满意感受、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的,则来自于工作的挑战性、责任感以及成就、认可、职务提升、进步和成长等,这些因素属于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对高校教师产生一种稳定、持久的激励作用。因此,双因素理论与需求层次理论有很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充分地体现在高校教师身上(图1)。
通过上面的理论模型分析可知,对高校教师这类知识型员工来说,激励过程不能简单化,要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方式对他们进行综合的激励,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为构建适合、恰当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知识型员工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
(一)薪酬激励。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财务状况,结合教师队伍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工资水平和内部津贴分配办法,逐步在分配上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机制。除基本工资之外,积极实行岗位津贴制度、住房津贴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大多数人起激励作用的薪酬福利体系。
确保薪酬水平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就整体性而言,我国高校教师薪资收人不具有外部竞争力,很难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到高校任职。中华英才网2004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行业的平均年薪仅为26,661元,在其调查的30多个行业中倒数第三,仅相当于电信行业平均工资的46%,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与其个人价值也是很不匹配的,对其个人的前期投人不能实现合理的回报,致使一些教师不安心教书或大量从事第二职业。确定高校教师薪资水平应在坚持公平性、激励性、竞争性、经济性和合法性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薪资应反映教师个人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体现对其所积累的专门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承认。高校教师属专业技术人才,其整体收人水平应该略高于专业技术人才收人平均值。
(二)内在激励。内在激励是高校帮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提高个人能力,同时完成高校目标的实现过程。教师在进行创造性工作过程中,往往要求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好的研发设备、更友好的协作关系等。高校可以通过形成合作伙伴理念、培训、公平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满足高校教师的需要,从而提高激励的效果。
1.高校内应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理念。由于时代的不同和教师自身拥有知识的特性,使得教师与高校不再是传统的雇佣关系,而是为了完成各自理想和目标共同走到一起的战略伙伴关系。传统的维持高校运转的管理风格不适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而应该在互助思想指导下,努力朝着一个方向迈进。这种理念的形成有利于高校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建立培训机制。我国高校现在的培训制度缺乏制度性和针对性,对新引进的人才的培训流于形式,时间短,内容有限,不利于培养忠诚感;高校对充实知识提高能力的培训缺乏重视。由于高校的短视行为,对教师的培训往往因其工作繁忙而不鼓励,不批准任务重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骨干教师在工作中疲于奔命,长时间得不到新知识的补充,很快就会面临知识老化的危险,产生危机感,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议高校根据每位教师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等方面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建立配套的培训计划,使教师都能参与到培训中,达到教师与高校共同发展的目标。
3.通过公平的绩效考核达到教师个人满足度提高的目的。在工作中,教师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取得的薪酬绝对数量,还会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以确定自己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回报。当他们感到自己的投人产出比和其他人的投人产出比不平衡时,他们的积极性会大大下降。尽管薪酬的绝对数量不低,但激励效果不大,缺乏科学评价的分配机制极易使人产生不满情绪,无法对人才创造力的发挥发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消除这种平均主义,高校就要建立一套公平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奖励措施。建议从教师的能力水平、工作业绩、品德修养三个方面来考察知识型员工的绩效水平,并制定具体详细的考核标准,采取民主评议和领导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三)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教师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却又不是一般的要素。教师像股东一样向高校投人人力资本。但与股东投人资本不同,高校教师所投人的人力资本是变动的。人力资本不仅不像物质资本那样被消耗、磨损,反而不断增值。当然一般人力资本也有这个特征,但这在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教师教育工作过程中独具教学相长的特点,在研究工作中,进行学习和探索,必然使其人力资本不断得到积累。在学术上贡献越多,他的人力资本就累积越多,这是一个无止境的累积过程。
高校教师的劳动在他们一生积累的基础上展开,用长期性的激励来代替短期性的激励是十分必要的。高校作为非赢利组织,几乎不存在将教师的经济收益和学校的效益捆绑在一起的问题,倒是另一个因素“声誉”,才是将教师与学校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关键。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高校中就要求高校的薪酬制度创新要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力求有利于增进教师福社,有利于加快高校发展。薪酬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承认在学术职业生活中教师的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差异,各取所长。杰出的研究人员不必是伟大的教师,伟大的教师也不一定是优异的研究人员。因此,薪酬制度必须兼顾到不同人的差异,富有弹性和个性,既要有效率,又要有公平。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将知识资本产权激励纳人薪酬的范围,作为一种奖励的手段。这可以提高教师的归属感和积极性,也能更有效地激励教师的知识共享行为。
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实行年薪制。年薪制作为一种期权分配的长期激励机制,可以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鼓励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使有能力的创新性拔尖人才充分发挥才能。国外发达国家很早就引人了年薪制,发挥年薪制对高级人才的激励作用,并在其他教师中形成一个竞争的氛围,约束教师的行为,提醒他们对本职工作的忠实度。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的教授年薪平均超过11万美元。据美国商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地教师工资比全国各行业的平均值高出四成。我国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和电信学院率先在2003年进行了年薪制改革的探索。到目前为止,国内很多高校如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东华大学、山东大学等一批名校都进行了年薪制的改革,很多高校如新疆大学等也都将年薪制写进了自己的改革议程。
(四)学术文化氛围激励。高校教职工选择在高校工作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依得分的顺序依次是:工作稳定且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占31%的有效得分)、学术氛围好(27%)、工作有成就感且有发展前途(21%)、收人高(9%)、住房条件好(8%)、其他(3%)。这说明了教师选择高校首先考虑的不是工资和福利待遇,而是其工作性质和学术氛围;另一方面也说明,从长期激励机制来看,高校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条件,更应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学术氛围和发展前途,这些最终体现为高校的“学术文化”。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高校在吸引人才方面应该将发展高校“学术文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