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2009年大学应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取向
  论文摘要:本研究以2009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问卷调查了8所大学的377名毕业生。研究目的旨在考察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与职业价值观。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7因子的结构模型,同时本文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我国青年学生择业标准的变迁及其原因。

一、前言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价值观对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术语鉴于上个世纪50年代苏伯尔(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尽管研究文献相当多,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界定,一种观点将职业价值观界定为个人的内在需求与目的,如罗斯(ross)认为职业价值观使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人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另一种观点将职业价值观视为工作态度的反映,如我国学者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可见职业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成分之一,表现出内涵的丰富性、层次的多样性、个体体验的差异性等特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与人的需要、目的、态度、信仰等有着广泛的联系。本研究将职业价值观定义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
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采用自编间卷考察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和职业价值观;二是探讨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我国青年学生择业标准的变迁及其原因。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定额抽样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是参考前人文献研究中涉及的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因素,归纳整理为调查项目,编人调查表。随后进行试测,根据实测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33个职业价值观项目,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计分法;a7。除了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外,问卷还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和就业基本选择情况两个部分。
(二)被试
本次调查的总体为山东省内包括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在内的8所高校的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7份,回收率为94.25%。本次调查的调查时间为2009年3月一4月,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37.7、62.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分别为25.2,74.8;不同专业学科所占比例分别为理工类32.6、经管类18.8、文史类20.2、法哲类10.6、医农类17.80。
(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对问卷的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的内部一致性a信度系数为0.898。经分析,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所有题目的cr值均达到显著,即对不同的答卷人有良好的鉴别度。另经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各题目与总分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与上述项目分析中由cr值来判断的结果是一致的,可见职业价值观量表部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调查的统计结果及研究分析
(一)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经过第一次因素分析,删除第23和第27两道题目。第二次因素分析,其kmo值为0.879,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经方差最大化旋转(varimax)和陡阶法检验(screetest),对33个题目进行因素提取,得到7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素。
第一主成分包括:工作稳定性、领导公正、薪酬合理、福利措施(养老,医疗,公积金等)、公平竞争,机会均等、个人发展前途、完善的奖励机制、解决住房、上级亲和力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物质保障和发展”因素。
第二主成分包括:晋升机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工作使人羡慕、出国机会、容易成名成家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社会地位与声望”因素。
第三主成分包括:能发挥个人的特长、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有挑战性和新鲜感、工作的自主性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个人才干的发挥和发展”因素。
第四主成分包括: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企业知名度、人际氛围,归属感、行业发展前景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工作软环境”因素。

第五主成分包括:经常组织外出旅游、自由流动,无合同限制、弹性工作时间、上下班交通便利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工作的自由与弹性”因素。

第六主成分包括:父母意见、所学专业对口、解决恋人就业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专业与亲属的考虑”因素。
第七主成分包括:工作压力和强度、工作环境、工作所在地(如沿海,西部,城乡)等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工作的硬环境”因素。
(二)对职业价值观项目的重要性分析
对量表内的各题目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看出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择业标准依次是:个人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前景、领导公正、人际氛围,归属感、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在这5项中,有3项属于物质保障和发展因素,2项属于工作软环境因素。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5个项目依次为:工作使人羡慕、经常组织外出旅游、出国机会、解决恋人就业、容易成名成家。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地位与声望、亲属考虑等。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个人和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工作的人文环境,反而对社会地位与声望等虚名以及亲属的考虑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大学生评价最低的项目(容易成名成家),其平均分数也为3.43,在5点量表上仍然在“一般”的位置。整个职业价值观量表的平均分数也为2.巧,即为“比较重要”,说明问卷中涉及的33个题目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的事后检验
采用事后检验的方法考察可能影响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性别、是否独生、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四个维度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
对不同专业学科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总体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有显著差异(p=0.001)。进一步检验发现,在“社会地位与声望”、“工作的自由于弹性”、“专业与亲属的考虑”三个因素中,不同专业学科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视程度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从总体上来说,对职业价值观最重视的是医农类的大学生(m=66.82),之后依次是法哲类(m=68.88)、经管类(m=69.04)、理工类(m=72.46)、文史类(76.19)大学生。进一步分析发现,医农类的大学生比较来说,最看重社会地位与声望(因素二)以及专业是否对口和亲属的意见(因素六);法哲类的大学生则对社会地位与声望(因素二)特别看重,且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四、讨论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嫂变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个人以及行业的发展前景,相对于1994年的调查结果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各种福利条件相对于工作本身其重要性已逐渐下降。如工作单位所在地,工作的舒适度不再那么重要。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由于人才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剧,大学生也逐渐意识到个人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性,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条件的考虑。
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另一个突出变化,就是以前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往往比较看重工作单位的知名度高低、规模大小以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现在这些因素都被列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现象是可喜的。一方面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已不再追求虚名,而更加讲究实利;另一方面有利于人才流动,有利于各行业的发展。
(二)不同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总体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有显著差异。从总体上来说,对职业价值观最重视的是医农类的大学生,之后依次是法哲类、经管类、理工类、文史类大学生。其中医农类的大学生最看重社会地位与声望以及专业是否对口和亲属的意见;法哲类的大学生则对社会地位与声望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五、结论
第一、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依次为物质保障和发展、个人才干的发挥与发展、工作软环境、工作硬环境、工作的自由与弹性、社会地位与声望、专业与亲属的考虑等7个因素。其中,在性别、是否独生、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四个维度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均未出现显著差异;在专业类型这个维度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有显著差异,医农类和法哲类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明显高于经管类、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生。
第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标准正在发生着变化。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个人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性,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条件和单位知名度、荣誉等虚名的考虑。

上一篇: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需求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择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