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把关人”理论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5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伴随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过程的一线的管理者,从传播学的视野可以称之为“把关人”,“把关人”的角色要求高校辅导员有着相对独特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高低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文着重从“把关人”理论透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把关人”理论 高校辅导员 职业素养 信息传播
高等院校是培育新时期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基地,高校辅导员作为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管理者,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过程中的关键指导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高校的思想工作成效和学生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形成。因此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既要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科学性,还要考察高校辅导员这一“把关人”的职业素养。
一、“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gatekeeper),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也就是说在信息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价值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传给受者,因此“把关人”会影响受者对信息的接触和理解。怀特在1950年将“把关人”的概念引入到新闻传播领域。他对一位报社电讯稿编辑的稿件取舍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案例研究,结论认为,从新闻事实到稿件见报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决定是否刊出新闻稿件的把关人。怀特的研究强调编辑个人的主观因素。而之后一些研究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提出,一些规范制度也会影响到新闻稿件的取舍,强调了把关活动的组织性。
传播学认为“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一个传播过程中都存在着“把关人”的把关行为,“把关人”这一理论不仅仅适用于新闻传播过程,还适用于其他任何信息的系统运行。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就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的社会,信息铺天盖地,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因此,新的形势给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处于思想政治工作最前线的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把关人”。辅导员必须通过对党政思想、学校政策、教书教学等各类信息的科学有效的接收、存储、加工、传播,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顺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从“把关人”理论审视辅导员工作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第一线的工作支柱和骨干力量,是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辅导员所从事的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学生班级建设、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党建、班团建设、寝室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安全稳定等工作。而这一工作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时代性、青年性、高校性、思想政治性等特点。辅导员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挥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发挥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发挥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班团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因此,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的“把关人”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无论是下行还是上行,他们遵循路线基本上是一个互相逆行(此处的逆行不是指互相背离,而是在实际中体现出的反馈行为)形态,可以用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流程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辅导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于信息的传播,他处于“把关人”的位置,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同时辅导员又承担着信息的接受者、把关人与信息的传播者于一身的三重角色。
1、做好信息接收、存储工作。辅导员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传播活动,高校辅导员在这一传播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是他是处于一个信息的接受者的位置,从学生工作职能部门或其它部分接收信息,然后才是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才是最终的信息的接受者。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辅导员占主导地位,掌握和控制着整个思想教育过程。因而辅导员的信息接收、存储则影响着信息的加工、传播。高等学校的信息包括了上级政策文件信息、党政会议精神、学科动向信息、社会动态信息、就业指导信息、教书教学信息、学生汇报信息等等。随着高校的信息来源不断增加,信息量越来越庞大,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既表现为量的激增,又表现为质的多元化。辅导员在信息的接收存储过程中必须开阔视野,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管理标准和条例、学生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信息是明智之举。
2、做好信息加工、传播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就是辅导员必须向学生传达信息从而使得信息的有效传播,这也是辅导员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之一。“加工”毫无疑问是对信息的筛选过程,根据评判标准有选择性地选取信息进行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辅导员真正行使“把关人”职责的开始。此时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抑制与疏导。前者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信息流通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信息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而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要不断地对等待传播、正在传播的思想信息做出传递的选择与判断,抑制一部分思想信息,而对另外一部分思想信息进行疏导。即一方面唱响时代主旋律,积极传播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另一方面对那些反映错误思想、错误观点与发生扭曲的价值观的思想信息,进行辨析并指出错误所在,否定这些错误观点,并限制这些错误思想观点继续扩展。因为“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孽生泛滥,正确思想就可能抬不起头来”。信息的纷繁复杂可能会误导学生思想,此时辅导员则需要进行迅速判断,分清事情的性质,事件轻重,拎出最具有价值的亮点,及时向学生传达有效的信息,使得辅导员工作井然有序,学生也能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迅速发出反馈。
3、做好“把关人”的桥梁和导向职能,在做好信息的传播同时还需要注意信息传播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传播过程的起点,他首先选取信息,在确定好要传授的信息后,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渠道等多种方式来发送、传递信息。而学生作为这一过程的终端,则是采取接收,在收到信息后,对教师的信息传递做出反馈,而教师此时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则需要进行分析反馈信息从而来评判传播过程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辅导员还起到了连接信源与学生的桥梁作用。
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要从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上切实地做好工作,以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成长。作为“把关人”的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职业素养。
1、思想政治素养。政治素质是辅导员的核心素质,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热情,决定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在面对繁杂多变的信息时,辅导员应立即根据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来选择信息。而价值标准建立的前提就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坚定无产阶级立场,确立明确的政治信仰;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反映问题的能力;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教育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选择那些能够体现党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主流,能够引导学生前进的事实来加以宣传教育。
2、知识能力素养。知识是这一个时代特点的代名词,面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掌握完备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的人才可能视野更开阔地去了获取新的信息、新的变化、新的动向,形成更为科学有效的价值评判标准。高校辅导员必须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系统知识,结合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学生的信息反馈应及时分析原因所在,找到问题症结,对症下药,免去学生后顾之忧。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同时不断“充电”,扩大视野半径,与学生共同促进,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3、创新能力素养。作为“把关人”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在实践中敏锐地捕捉高等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突破思维定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大量的常规信息中找出难点,发现亮点,从不同的信息中发现关联性,从一般情况中分析规律,从偶然事件中发现必然因素,从简单表象中挖掘深刻内因,从现有信息预测未来动向,用新思维研究信息工作的内容,用新视角探索信息工作的机制,以保持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与积极性。
4、使用新技术的素养。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影响到我们生活和教育的方方面面,高校辅导员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无疑必须加强对新技术的认识、学习和运用,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结合新技术,灵活地运用传播技巧,改善工作方式,综合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种传输手段,实现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提高工作效率,丰富把关人信息传播的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
5、精湛的业务素养。辅导员在工作中面对的是繁琐而巨大的信息量和工作量。作为这些信息和工作的“把关人”,辅导员若没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工作思路、正确的工作方法。势必效率低下。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管理能力,迅速的信息过滤能力,高超的沟通能力,精诚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信息的收集和传播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过滤加工和提炼掌握舆论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剔除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信息。有意识结合预设的价值评判标准,同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6、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大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比如:南京审计学院女学生作弊被取消学位状告母校要求补发、江西南昌大学99级学生余波因代考作弊受过处分,被拒绝授予学士学位,一纸诉状将母校告上了法庭。大学生触犯校规后,认为学校的处罚太重,于是将母校告上法庭。如今,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养成和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处理学生事务、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化管理、解决学生争端等都是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辅导员学习法律知识有助于自己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学校开展普法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学生的人身安全的自我保护。同时使大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是违法行为,懂得正确运用法律知识去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合法权利。
正如“把关人”理论所透视的一样,高校辅导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选择、加工、传播前端,具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职能,这些职能的有效发挥对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法律素养等提出了鲜明的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只有充分意识到“把关人”的存在,并伴随存在而做出相应的作为,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把关人”理论 高校辅导员 职业素养 信息传播
高等院校是培育新时期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基地,高校辅导员作为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管理者,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过程中的关键指导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高校的思想工作成效和学生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形成。因此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既要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科学性,还要考察高校辅导员这一“把关人”的职业素养。
一、“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gatekeeper),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也就是说在信息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价值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传给受者,因此“把关人”会影响受者对信息的接触和理解。怀特在1950年将“把关人”的概念引入到新闻传播领域。他对一位报社电讯稿编辑的稿件取舍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案例研究,结论认为,从新闻事实到稿件见报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决定是否刊出新闻稿件的把关人。怀特的研究强调编辑个人的主观因素。而之后一些研究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提出,一些规范制度也会影响到新闻稿件的取舍,强调了把关活动的组织性。
传播学认为“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一个传播过程中都存在着“把关人”的把关行为,“把关人”这一理论不仅仅适用于新闻传播过程,还适用于其他任何信息的系统运行。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就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的社会,信息铺天盖地,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因此,新的形势给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处于思想政治工作最前线的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把关人”。辅导员必须通过对党政思想、学校政策、教书教学等各类信息的科学有效的接收、存储、加工、传播,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顺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从“把关人”理论审视辅导员工作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第一线的工作支柱和骨干力量,是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辅导员所从事的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学生班级建设、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党建、班团建设、寝室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安全稳定等工作。而这一工作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时代性、青年性、高校性、思想政治性等特点。辅导员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挥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发挥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发挥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班团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因此,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的“把关人”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无论是下行还是上行,他们遵循路线基本上是一个互相逆行(此处的逆行不是指互相背离,而是在实际中体现出的反馈行为)形态,可以用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流程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辅导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于信息的传播,他处于“把关人”的位置,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同时辅导员又承担着信息的接受者、把关人与信息的传播者于一身的三重角色。
1、做好信息接收、存储工作。辅导员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传播活动,高校辅导员在这一传播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是他是处于一个信息的接受者的位置,从学生工作职能部门或其它部分接收信息,然后才是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才是最终的信息的接受者。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辅导员占主导地位,掌握和控制着整个思想教育过程。因而辅导员的信息接收、存储则影响着信息的加工、传播。高等学校的信息包括了上级政策文件信息、党政会议精神、学科动向信息、社会动态信息、就业指导信息、教书教学信息、学生汇报信息等等。随着高校的信息来源不断增加,信息量越来越庞大,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既表现为量的激增,又表现为质的多元化。辅导员在信息的接收存储过程中必须开阔视野,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管理标准和条例、学生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信息是明智之举。
2、做好信息加工、传播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就是辅导员必须向学生传达信息从而使得信息的有效传播,这也是辅导员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之一。“加工”毫无疑问是对信息的筛选过程,根据评判标准有选择性地选取信息进行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辅导员真正行使“把关人”职责的开始。此时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抑制与疏导。前者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信息流通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信息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而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要不断地对等待传播、正在传播的思想信息做出传递的选择与判断,抑制一部分思想信息,而对另外一部分思想信息进行疏导。即一方面唱响时代主旋律,积极传播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另一方面对那些反映错误思想、错误观点与发生扭曲的价值观的思想信息,进行辨析并指出错误所在,否定这些错误观点,并限制这些错误思想观点继续扩展。因为“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孽生泛滥,正确思想就可能抬不起头来”。信息的纷繁复杂可能会误导学生思想,此时辅导员则需要进行迅速判断,分清事情的性质,事件轻重,拎出最具有价值的亮点,及时向学生传达有效的信息,使得辅导员工作井然有序,学生也能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迅速发出反馈。
3、做好“把关人”的桥梁和导向职能,在做好信息的传播同时还需要注意信息传播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传播过程的起点,他首先选取信息,在确定好要传授的信息后,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渠道等多种方式来发送、传递信息。而学生作为这一过程的终端,则是采取接收,在收到信息后,对教师的信息传递做出反馈,而教师此时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则需要进行分析反馈信息从而来评判传播过程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辅导员还起到了连接信源与学生的桥梁作用。
三、从“把关人”理论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
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要从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上切实地做好工作,以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成长。作为“把关人”的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职业素养。
1、思想政治素养。政治素质是辅导员的核心素质,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热情,决定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在面对繁杂多变的信息时,辅导员应立即根据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来选择信息。而价值标准建立的前提就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坚定无产阶级立场,确立明确的政治信仰;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反映问题的能力;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教育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选择那些能够体现党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主流,能够引导学生前进的事实来加以宣传教育。
2、知识能力素养。知识是这一个时代特点的代名词,面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掌握完备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的人才可能视野更开阔地去了获取新的信息、新的变化、新的动向,形成更为科学有效的价值评判标准。高校辅导员必须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系统知识,结合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学生的信息反馈应及时分析原因所在,找到问题症结,对症下药,免去学生后顾之忧。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同时不断“充电”,扩大视野半径,与学生共同促进,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3、创新能力素养。作为“把关人”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在实践中敏锐地捕捉高等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突破思维定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大量的常规信息中找出难点,发现亮点,从不同的信息中发现关联性,从一般情况中分析规律,从偶然事件中发现必然因素,从简单表象中挖掘深刻内因,从现有信息预测未来动向,用新思维研究信息工作的内容,用新视角探索信息工作的机制,以保持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与积极性。
4、使用新技术的素养。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影响到我们生活和教育的方方面面,高校辅导员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无疑必须加强对新技术的认识、学习和运用,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结合新技术,灵活地运用传播技巧,改善工作方式,综合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种传输手段,实现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提高工作效率,丰富把关人信息传播的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
5、精湛的业务素养。辅导员在工作中面对的是繁琐而巨大的信息量和工作量。作为这些信息和工作的“把关人”,辅导员若没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工作思路、正确的工作方法。势必效率低下。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管理能力,迅速的信息过滤能力,高超的沟通能力,精诚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信息的收集和传播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过滤加工和提炼掌握舆论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剔除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信息。有意识结合预设的价值评判标准,同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6、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大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比如:南京审计学院女学生作弊被取消学位状告母校要求补发、江西南昌大学99级学生余波因代考作弊受过处分,被拒绝授予学士学位,一纸诉状将母校告上了法庭。大学生触犯校规后,认为学校的处罚太重,于是将母校告上法庭。如今,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养成和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处理学生事务、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化管理、解决学生争端等都是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辅导员学习法律知识有助于自己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学校开展普法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学生的人身安全的自我保护。同时使大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是违法行为,懂得正确运用法律知识去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合法权利。
正如“把关人”理论所透视的一样,高校辅导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选择、加工、传播前端,具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职能,这些职能的有效发挥对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法律素养等提出了鲜明的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只有充分意识到“把关人”的存在,并伴随存在而做出相应的作为,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