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趋鹜行为理论与大学生择业决策指导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8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与高校扩招、金融危机、供求失衡等因素相关外,还直接受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的影响。本文对大学生择业决策心理障碍——趋鹜行为形成的诱因作了分析,并给出了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职业生涯设计等行之有效的调适方法。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决策;趋骛行为;职业生涯设计
  金融海啸、全球经济萎缩、供过于求的职场在大学生心中势必引起强烈的波动,再加上目前不少毕业生又是独生子女,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制约着他们的顺利就业,因此,应对他们择业心理障碍及时进行调适,以便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以最佳的心态去迎接就业这一人生的重大选择。
  在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这种决策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失败率和困难,形成了典型的趋鹜行为的择业决策心理。
  “趋鹜行为”(herdbehavior)是一种有意识地模仿别人决策的现象,普遍出现在经济生活中。例如在求职时许多人一致选择热门职业;某种时尚的流行也是一种趋鹜行为。趋鹜行为的出现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别人的决策是可观察的,否则无法模仿;第二,各决策有先后次序,而不是同时做出决策。其基本模型是: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每个投资者面临相似的投资决策,且均拥有私有信息,但信息是不完全的。这里,私有信息可能是投资者自行研究的结论;也可视为在不确定性情况下,投资者均面临同样的公共信息,但不同投资者对这些信息质量的判断不同,因而构成了私有信息。投资者可以相互观察彼此的行为,但不能直接观察对方的私有信息或者其他信号。对信息做出恰当反应的方式是可知的,这样,投资者可以通过对方的行为选择来推断其私有信息;在这种框架下,趋鹜行为就会产生,一些随机事件和少数人的行为选择决定了后来大部分人的行为模式。
  由于趋鹜行为的形式——究竟是“放弃决策流”还是“投资决策流”——不仅取决于信息的内容,而且依赖信息的产生路径,从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学者们称趋鹜行为是“特异的”(idiosyncratic1。它是趋鹜行为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行为模式是脆弱的,一旦有——哪怕是一点点——新信息产生,这种行为将会发生改变。如,某个拥有更多信息的人的到来、新的公共信息的发布等,均会引起这种“决策流”的中断。
  这些揭示了趋鹜行为的三个性质:特异性、脆弱性和对私有信息的屏蔽作用。利用趋鹜行为理论以及其脆弱性特点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避免择业决策的盲从行为。
  一、灌输正确、全面的信息
  1.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有助于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不断调整自我、学会选择,确立健康、积极的职业追求,培养热爱、奉献的职业精神,在不断进取中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目前我国大学生不是过剩,在基层单位、在农村乡镇、在西部、在非公有制单位,有很大的需求。大学生只要放下架子,降低期望值,找到适当的就业岗位并不难,关键要转变就业观念,真正树立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和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实践证明,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大有作为,到基层工作是他们了解社会、报效祖国、增长才干、迅速成才的必由之路。
  2.拓宽信息渠道、健全信息体系。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信息沟通不灵,没能有效及时传达新的就业标准、更新就业观念。许多毕业生是通过招聘会投递个人简历,然后有针对性地上门自荐或借助关系等获得就业岗位。这种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是毕业生必须更多地奔波于各种招聘会之间,二是招聘信息的变化难以及时了解,三是不能全面了解市场需求。目前,金融风暴确实导致失业大潮,然而,客观地讲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这本身对大学生冲击不大,那里原本也不是大学生理想所在)的同时,迎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春天,造就了大批技术含量高的新岗位,这正是大学生施展抱负的天地。理性而全面地信息透视能使大学生充满信心地迎接时代的挑战。

  二、消除自卑、培养自信
  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面对改革的浪潮,看到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是正常的,也是比较普遍的。面对择业决策,许多大学生不敢独立判断,喜欢人云亦云、模仿他人。
  大学生应如何消除自卑感呢?首先要相信自己,因为自卑主要产生于缺乏自信心。一个人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不断战胜困难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碰到困难和挫折。其次,正确评价自己对有自卑感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确评价自己的办法就是要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多找自己的长处,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这些本来就属于你的财富。人都有所长,利用自己的优势以长补短,寻求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可以有效克服自卑感。再次,要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别人能干好,我一定也能干好”“我行,我一定能干好”等。最后,克服惧怕心理。不要怕失败,因为失败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失败更不表示你一事无成。充满自信心,是成功的前奏。克服自卑感的最好办法是行动,勇敢地去闯、去试、去实践。
  三、建立职业生涯体系、积累决策经验
  所谓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体对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测定,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设计和规划人生职业发展道路并制定实现人生目标的行动计划。借鉴美国“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写好履历表和求职信,教给学生如何自荐、面试等求职技巧,还要特别强调三点:(1)对个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明确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并学会职业选择的策略,制定择业的行动计划和措施;(2)重视职业生涯管理。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适应性评价、未来职务设计、角色转换、自我启发和自我成长等,同时让大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工作分析反馈、经营理念、组织发展战略等;(3)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职业生涯危机。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如自信心、人际关系、应变能力等,学会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策略等。
  2.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测试。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心理测试,了解大学生个性心理倾向,这在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最常用和最流行的方法之一。他们“通过设计一些标准化的、客观的和以正确的常模为依据的问卷及座谈、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心理测试,了解大学生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职业适应等方面的资料,了解大学生的职业意向、职业期望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情况及原因,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特定职业的适应性程度”,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正确进行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从而使事业获得成功。
  3.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前景。一个职业的发展前景直接影响到人才的供求情况,发展前景好的职业,求职者趋之若鹜,反之,则门庭冷落。一个职业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包括:(1)由这个职业可带来的有用性资源所决定,即这个职业被社会需求的弹性。一个职业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社会需求量大,这个职业就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前途光明;反之则前途暗淡。(2)由职业的投入成本决定。即科技含量高的职业需要投入的成本高(教育投入也是其中之一),其前景将风光无限,而科技含量低、重复性劳动的职业其投入的成本少,其前景也就会风光不再。可以说,有的职业今天可能是“热门”,明天就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因此,开展对职业发展前景的预测和分析,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4.引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大学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还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已成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必然面对的一大课题。据统计,目前美国参与创业的人口比例高达21%,也就是说美国每5个人就有1人参与创业。在我国,部分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时尚,只是苦于缺乏引导和扶持。在就业指导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可以经常邀请知名企业家到学校开设讲座,与大学生开展联谊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独立创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大学生创办企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而且还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是21世纪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上一篇:浅谈增强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措施

下一篇:浅析加强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