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8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各高职院校要充分了解“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中,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也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师资问题。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中,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办学的好坏。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教师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体制能够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所以尽快打造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高职教育特色的有效途径。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目前,“双师型”教师这个在我国职业教育界被广泛认可的概念在全国范围内尚未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传统的就是认为就是只注重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而忽视了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事实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也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共性,更要具备进行技术应用于开发的特质,即要具有双重素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其标准共有四条,即:“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⑴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⑵近些年有两年以上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⑶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⑷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可见“双师素质教师”是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一体,即能讲授专业等理论,又具有在相关行业领域工作的背景,有很强的实际动手的能力和技巧。加强高职教育与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专业老师参与科研,从事技术开发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活动,可以优化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办出高职教育特色。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问题仍然很突出。比如,经过我们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多,很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只是简单的“职称+资格证书”,而不是“职称+实践能力”。真正能够达到“双师型”水平的教师并不多,在我院的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没有长期从事与所教专业和课程相关的岗位工作,没有实际的动手能力,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认就业为导向,认岗位为培养目标”的最终教学目的。所以说,培养“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中更显得艰巨而迫切。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支持问题。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是在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意见》,高教厅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法规意见指导下展开的,单“双师型”师资的认定,各院校都相应制定了一套参考高教厅标准的认定办法,不仅在具体入选条件、程序,而且资格划分上都互不统一。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高职院校中有不少是中职校升格的,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远远不够,专业教师自身动手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比例协调问题。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中,“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比例要求达到70%以上,而有调查材料显示,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专业课教师达到“双师型”水平的比例为50%左右。由此可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仍将是今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体系问题。由于近几年高职发展较快,大部分院校教师比较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派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比较困难,参加其他相关培训也是如此,这也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的一个原因。
(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问题。现行高效教师职务评定不利于专业教师。在高职院校中,过于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及质量,导致专业课老师在花很多的时间和经历在科研上,而没有很多的机会去企业第一线去实践。
令人可喜得是,各高职院校领导都越来越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动员各个部门,各个院系积极思考献计献策。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了学院评估、示范性建设的重要位置。大家的一致意见就是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完善成一种机制,长抓不懈。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缺乏,各级领导班子极其重视并力求发展的具体情况,现对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一)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比如多引进一些我省获得过“楚天技能名师”的本行业能工巧匠来我校担任专职或兼职实践教师,通过他们的参与从根本上提高我院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让我院一大部分骨干教师逐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培训。针对现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的特点,可以每年利用寒假、暑假选派一些专业教师走出校门进行在职培训。这种在职培训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更重要的是实践工作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所学的专业不落后与社会的需求。
(三)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比如这个计划可以包括制定“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顶岗学习”,不断充电,把顶岗学习作为以后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在专业教师中树立一种竞争意识,要让专业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充满危机意识,要把成为“双师型”教师当做自己的目标和最终的职业规划。还可以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与培训计划,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验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培训基地。充分利用本院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和学院聘请的一些行业技能名师,对学院的专业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追踪培训,让我院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风向标。
(五)引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教材编订工作。社会在不断的变化,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各个企业、单位对每一个专业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多到第一现场参观学习。通过亲身体会去了解本专业学生需要接受什么样的知识学习,企业、单位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这两者的融合落实到专业教材的篇订当中去,这样的教材必定是切合实际的,也必定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于此同时,也让专业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六)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校企合作。欧美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比较成熟,我们可以借鉴。比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结合”、“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都是校企合作的典范。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的范例也很多。所以可以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出国、出省考察、进修、培训,包括去“顶岗实践”,也可聘请一些专家来校担任教学工作,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课程与教材与管理方法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层次与力量。
高职教育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是高职教育顺利发展的关键。因此,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如何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关系到整个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发展规模、速度和人才质量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白兆盈.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2】李建求.“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2002.(19).
【3】高宏艳.试论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上一篇:关于提升高校院系行政管理水平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浅析要强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