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要强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8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语言;文化;交际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要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注重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教育。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近年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对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正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外语教学目的不再仅仅锁定在传授外语知识,培养听、说、写这些语言运用能力上,习得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造就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式”外语人才构成了外语教育的更高目标。那么,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占有怎样的位置,文化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文化教学,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传统外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影响,语言和文化被截然分开,这种只重语言形式、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单纯语言技能的外语教学使得学生对语言背后丰富的文化底蕴知之甚少,交际中常会因违反说话规则或交谈双方不能进人同一文化背景而造成交际的失败。
发展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但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具备了交际能力。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理解一国的语言文字,必须了解该国、该民族的文化。
要想具备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贺习语,而且还要学习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我们说,不掌握语言定额结构规律,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交际;没有文化内容,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并将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化的包容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音和语法的错误往往能被容忍,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交际就可能发生障碍或失败。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此,在当今的大学外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语官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和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中国人送礼时往往会说:“有点小小的东西给你,东西不太好。”译成英文前半句“hereissomelittlethingforyou"还讲得过去,后半句“butiysnotverygood”就有问题了,外国人听了一定会想:“既然不太好你干吗要送给我呢?”中国人接受礼物时会说:“真不好意思,让你破费t。”如果接受外国人送的礼物时也说“uldnothavespentsomuchmon-ey,对方一定会不高兴,因为这不是表示客气而是在批评他。这时应该说:"ouverymucht”美国社会学家和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像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三、文化教育的内容
1.了解知识文化存在的基础:目的语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
但学习这对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等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探究引起两种文化差异的根源:两种语言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一切行为模式都是由思维模式决定的。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比如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就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能够战胜自然。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自然科学,人类凭借他们不断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此对应,东方文化信奉“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
西方人是非标准受宗教和法律影响较大,而中国人主要受道德影响。真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的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的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在西方,“老”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而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发现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从而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学习者能更好的了解这种语言,加深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着不同文化的个性和特点。对文化理解的欠缺常常会造成语言理解上的障碍。比如,"tocarrycoalstonewcastle"它的字面意思是“运煤到纽卡瑟尔”,但如果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就会明白它的真正意思是“多此一举”,因为纽卡瑟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运煤到纽卡瑟尔是多余的事。再比如,狗在汉语文化中往往带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可在英语文化中,dog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luckydog(幸运儿),jollydog(兴高采烈的人),cleverdog(聪明的人),topdog(担任最高职位者),surlydog(脾气不好的人)等等,都没有贬义。因此,在教授语言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这些文化知识揉进去,避免学习者因文化知识不足而对语言产生错误的理解。
3.认识和研究非语言行为的不同含义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例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进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使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肢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诸如此类的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常常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学习者对这些方面有所了解,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有所体会,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文化教育实施的方法
1.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赞密结合
跨文化教育虽然重要,当绝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要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意识的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涉及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以达到文化背景融人的最终目的,这样做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注重差异比较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外语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的文化内容加以分类,如问候、称呼、介绍、致谢、赞扬、告别等日常生活及社会交际方面的文化差异。某些英汉词汇由于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英汉语言在比喻、联想及典故、谚语等运用上的差异以及英汉语言中一些非语言因素蕴含的文化差异等等。
3.通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出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融入外国文化
教师应注意搜集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资料,通过播放相关的课文录像及英文歌曲和电影,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用英语来交流时的语言、表情、手势等,体味交流的真实性。也可以请一些外籍朋友与学生们进行直接交流,或以讲座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域外的社会生活风貌。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为学生们所记忆、领会和掌握。
总之,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跨文化交流也是由现代社会中迫切的实际需要而诞生的。如今,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新时代的当务之急。因此,外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要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注重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教育。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近年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对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正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外语教学目的不再仅仅锁定在传授外语知识,培养听、说、写这些语言运用能力上,习得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造就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式”外语人才构成了外语教育的更高目标。那么,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占有怎样的位置,文化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文化教学,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传统外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影响,语言和文化被截然分开,这种只重语言形式、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单纯语言技能的外语教学使得学生对语言背后丰富的文化底蕴知之甚少,交际中常会因违反说话规则或交谈双方不能进人同一文化背景而造成交际的失败。
发展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但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具备了交际能力。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理解一国的语言文字,必须了解该国、该民族的文化。
要想具备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贺习语,而且还要学习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我们说,不掌握语言定额结构规律,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交际;没有文化内容,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并将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化的包容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音和语法的错误往往能被容忍,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交际就可能发生障碍或失败。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此,在当今的大学外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语官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和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中国人送礼时往往会说:“有点小小的东西给你,东西不太好。”译成英文前半句“hereissomelittlethingforyou"还讲得过去,后半句“butiysnotverygood”就有问题了,外国人听了一定会想:“既然不太好你干吗要送给我呢?”中国人接受礼物时会说:“真不好意思,让你破费t。”如果接受外国人送的礼物时也说“uldnothavespentsomuchmon-ey,对方一定会不高兴,因为这不是表示客气而是在批评他。这时应该说:"ouverymucht”美国社会学家和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像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三、文化教育的内容
1.了解知识文化存在的基础:目的语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
但学习这对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等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探究引起两种文化差异的根源:两种语言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一切行为模式都是由思维模式决定的。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比如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就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能够战胜自然。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自然科学,人类凭借他们不断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此对应,东方文化信奉“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
西方人是非标准受宗教和法律影响较大,而中国人主要受道德影响。真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的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的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在西方,“老”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而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发现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从而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学习者能更好的了解这种语言,加深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2.理解一些特定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促进对语言的把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着不同文化的个性和特点。对文化理解的欠缺常常会造成语言理解上的障碍。比如,"tocarrycoalstonewcastle"它的字面意思是“运煤到纽卡瑟尔”,但如果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就会明白它的真正意思是“多此一举”,因为纽卡瑟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运煤到纽卡瑟尔是多余的事。再比如,狗在汉语文化中往往带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可在英语文化中,dog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luckydog(幸运儿),jollydog(兴高采烈的人),cleverdog(聪明的人),topdog(担任最高职位者),surlydog(脾气不好的人)等等,都没有贬义。因此,在教授语言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这些文化知识揉进去,避免学习者因文化知识不足而对语言产生错误的理解。
3.认识和研究非语言行为的不同含义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例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进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使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肢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诸如此类的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常常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学习者对这些方面有所了解,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有所体会,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文化教育实施的方法
1.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赞密结合
跨文化教育虽然重要,当绝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要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意识的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涉及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以达到文化背景融人的最终目的,这样做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注重差异比较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外语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的文化内容加以分类,如问候、称呼、介绍、致谢、赞扬、告别等日常生活及社会交际方面的文化差异。某些英汉词汇由于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英汉语言在比喻、联想及典故、谚语等运用上的差异以及英汉语言中一些非语言因素蕴含的文化差异等等。
3.通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出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融入外国文化
教师应注意搜集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资料,通过播放相关的课文录像及英文歌曲和电影,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用英语来交流时的语言、表情、手势等,体味交流的真实性。也可以请一些外籍朋友与学生们进行直接交流,或以讲座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域外的社会生活风貌。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为学生们所记忆、领会和掌握。
总之,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跨文化交流也是由现代社会中迫切的实际需要而诞生的。如今,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新时代的当务之急。因此,外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