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刍议
发布时间:2015-07-13 08:45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创新意识浅薄、创新能力差、创造水平低下等现状。上述现象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在分析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意义的基础上,从评价指标、课堂教学、科研氛围等不同角度剖析我国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弊端,旨在构建制度建设、基地建设、科研创新等创新环境与个人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途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WWW.lw881.com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苏岗均.对“创造教育”本质认识的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03,16(3):27-29.
[2]钟德津,王战华.大学改革潮涌[j].共鸣.2003,5(9):6-10.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WWW.lw881.com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4.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苏岗均.对“创造教育”本质认识的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03,16(3):27-29.
[2]钟德津,王战华.大学改革潮涌[j].共鸣.2003,5(9):6-10.
下一篇:高校行政人员肥胖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