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13 08:45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人数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朋辈心理辅导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在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一种新途径。文章对朋辈心理辅导进行了概述,在朋辈辅导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如何提高朋辈辅导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可行性实效性
一朋辈心理辅导概述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它是指受过专业培训或督导的学生,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对年龄、地位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教育、调节或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同辈”是指同年龄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质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辅导活动,与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比在目标、要求、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恰恰是这些特点和优势使得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了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总体上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准专业性
朋辈心理辅导员并非专业心理辅导者,也不能完全比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是他们也经过比较严格的培训和督导,理解和掌握了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技巧,比一般的人际互动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半专业性。
2.义务性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行为,朋辈辅导员通过协助同龄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朋辈之间互帮互助的行为纯属自发产生,朋辈辅导员作为一种公益性的角色,不要求经济回报,义务完成朋辈辅导任务。
3.直接性和有效性
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咨询员与受助者之间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他们年龄相近,所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彼此容易沟通交流,容易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且双方空间距离接近、交往频繁,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朋辈辅导员甚至可以对受助者的言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
二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在逐年增加。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校心理咨询事务起步晚、起点低,专业咨询师缺乏,要真正的达到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仅靠高校现有的心理教师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将其拓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1.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高校专业心理辅导队伍的重要补充
当前大学生所承受的来自生活、学习、就业、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困惑和不适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普遍存在着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辅导需求。把朋辈心理咨询引入高校心理教育体系中,是对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和工作的重要补充、延续和创新,有助于加强和完善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心理援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2.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成助人自助双向目标
心理调查显示:向朋友诉说是继自我调节之后最常用的心理求助方式。朋辈间的心理鼓励、劝导和支持会比非同辈间更有效果。并且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榜样示范更能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不仅是维护和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而且也为自己提供了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实现“助人自助,成人达己”的双向目标,并有助于培养和谐友爱的校园气氛。
3.符合大学生的多层次心理需求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奇心强、渴望独立、期望成才的关键期,他们往往喜欢自由、独立而排斥权威,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相互交流,谈生活聊理想,朋辈之间的生活环境、学业状况、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
朋辈辅导员可以就受助者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及其他方面的求助进行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比较容易实现他们的心理期待。
三增强朋辈心理辅导效果的可行性途径探析
近几年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在推广和实践中也积累了经验,但总体上讲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的困难、培训方式单一、实效性不高。因此,怎样不断地提高和拓展朋辈辅导的途径和方法,增强高校朋辈辅导的效果成为我们值得探索的课题,在此提出几种可行性方法:
朋辈辅导员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评估。完善朋辈辅导员管理制度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赖于朋辈辅导员的潜质。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性格外向,热情开朗,具有奉献精神;有健康的人生观、和谐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交际、表达、沟通能力。朋辈辅导员的选拔要遵循严格的选拔标准和程序。由于朋辈心理辅导依照的是自愿服务,“助人自助”的原则,所以招募的形式应是以广告招募,组织推荐和班级、社团物色等形式相结合,对被选拔者要进行严格的心理测试、面试和考察,以掌握他们的素质状况,一般招募的是高年级学生,最好是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
第二,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培训主要包括心理辅导基本知识、大学生心理发展知识、朋辈心理辅导主要技术的培训。对于不同的培训内容,要选择合适的、有效的培训方式。心理学基本知识培训可以通过专业教师授课,在专业心理老师指导下阅读书籍等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知识培训可以采用集体观看视频、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使朋辈辅导员真正地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特点。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技术技巧的培训很重要,可以在来访者同意的前提下观摩心理老师的咨询过程、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做心理老师的助手、在心理老师指导下做模拟咨询等来进行,使朋辈辅导员在实践中感受、体会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第三,建立朋辈辅导员评估机制。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的评估与奖励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能不断规范他们的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朋辈心理辅导的义务性,决定了更应该重视建立科学的朋辈辅导评估奖励机制。可以通过制定考评细则,评选先进个人,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提高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的肯定,更好地开展高校朋辈辅导工作,提高朋辈辅导的实效性。
2.建立“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朋辈心理辅导网络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机构所能完成的。高校必须从制度上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多层次、广覆盖面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系统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只有这样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实效性才能达到真正的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体系:第一级即学校一级,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中心;第二级,由班主任(辅导员)和院(系)团委组成的院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第三级,由朋辈心理咨询员组成的基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系统。第三级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要根据上两级的领导和支持,并在其督导和评估下开展工作。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应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估督查,对朋辈辅导员进行培训,帮助朋辈心理辅导员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工作交流座谈会是朋辈辅导员之间相互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辅导工作的实效性。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上两级的指导下建立分层心理互助模式。
3.开拓朋辈辅导的新载体
社团组织是大学校园的一大特色,这些社团组织在学生中很受关注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社团中聚集着一些思维活跃,善于交往并且具有奉献精神和组织才能的优秀学生,是朋辈辅导的重要载体。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要积极与校园社团相联合,以社团为载体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了解并参与到朋辈辅导群体中,通过社团优化朋辈心理辅导员来源。丰富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正确地面对心理问题。通过社团这个载体,扩大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更好的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
不断加强朋辈辅导的网络载体建设,通过网络载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开通高校朋辈辅导员博客、论坛,让更多的辅导员参与其中,通过撰写心得、工作日志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朋辈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在与受助者进行交流时,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及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交流,使交谈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还可以实现跨校区辅导工作,以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凯旋.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
[3]王小芳.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可行性实效性
一朋辈心理辅导概述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它是指受过专业培训或督导的学生,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对年龄、地位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教育、调节或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同辈”是指同年龄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质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辅导活动,与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比在目标、要求、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恰恰是这些特点和优势使得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了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总体上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准专业性
朋辈心理辅导员并非专业心理辅导者,也不能完全比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是他们也经过比较严格的培训和督导,理解和掌握了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技巧,比一般的人际互动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半专业性。
2.义务性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行为,朋辈辅导员通过协助同龄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朋辈之间互帮互助的行为纯属自发产生,朋辈辅导员作为一种公益性的角色,不要求经济回报,义务完成朋辈辅导任务。
3.直接性和有效性
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咨询员与受助者之间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他们年龄相近,所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彼此容易沟通交流,容易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且双方空间距离接近、交往频繁,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朋辈辅导员甚至可以对受助者的言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
二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在逐年增加。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校心理咨询事务起步晚、起点低,专业咨询师缺乏,要真正的达到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仅靠高校现有的心理教师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将其拓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1.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高校专业心理辅导队伍的重要补充
当前大学生所承受的来自生活、学习、就业、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困惑和不适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普遍存在着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辅导需求。把朋辈心理咨询引入高校心理教育体系中,是对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和工作的重要补充、延续和创新,有助于加强和完善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心理援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2.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成助人自助双向目标
心理调查显示:向朋友诉说是继自我调节之后最常用的心理求助方式。朋辈间的心理鼓励、劝导和支持会比非同辈间更有效果。并且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榜样示范更能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不仅是维护和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而且也为自己提供了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实现“助人自助,成人达己”的双向目标,并有助于培养和谐友爱的校园气氛。
3.符合大学生的多层次心理需求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奇心强、渴望独立、期望成才的关键期,他们往往喜欢自由、独立而排斥权威,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相互交流,谈生活聊理想,朋辈之间的生活环境、学业状况、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
朋辈辅导员可以就受助者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及其他方面的求助进行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比较容易实现他们的心理期待。
三增强朋辈心理辅导效果的可行性途径探析
近几年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在推广和实践中也积累了经验,但总体上讲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的困难、培训方式单一、实效性不高。因此,怎样不断地提高和拓展朋辈辅导的途径和方法,增强高校朋辈辅导的效果成为我们值得探索的课题,在此提出几种可行性方法:
1.完善朋辈辅导员管理制度
朋辈辅导员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评估。完善朋辈辅导员管理制度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赖于朋辈辅导员的潜质。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性格外向,热情开朗,具有奉献精神;有健康的人生观、和谐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交际、表达、沟通能力。朋辈辅导员的选拔要遵循严格的选拔标准和程序。由于朋辈心理辅导依照的是自愿服务,“助人自助”的原则,所以招募的形式应是以广告招募,组织推荐和班级、社团物色等形式相结合,对被选拔者要进行严格的心理测试、面试和考察,以掌握他们的素质状况,一般招募的是高年级学生,最好是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
第二,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培训主要包括心理辅导基本知识、大学生心理发展知识、朋辈心理辅导主要技术的培训。对于不同的培训内容,要选择合适的、有效的培训方式。心理学基本知识培训可以通过专业教师授课,在专业心理老师指导下阅读书籍等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知识培训可以采用集体观看视频、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使朋辈辅导员真正地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特点。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技术技巧的培训很重要,可以在来访者同意的前提下观摩心理老师的咨询过程、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做心理老师的助手、在心理老师指导下做模拟咨询等来进行,使朋辈辅导员在实践中感受、体会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第三,建立朋辈辅导员评估机制。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的评估与奖励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能不断规范他们的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朋辈心理辅导的义务性,决定了更应该重视建立科学的朋辈辅导评估奖励机制。可以通过制定考评细则,评选先进个人,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提高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的肯定,更好地开展高校朋辈辅导工作,提高朋辈辅导的实效性。
2.建立“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朋辈心理辅导网络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机构所能完成的。高校必须从制度上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多层次、广覆盖面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系统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只有这样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实效性才能达到真正的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体系:第一级即学校一级,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中心;第二级,由班主任(辅导员)和院(系)团委组成的院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第三级,由朋辈心理咨询员组成的基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系统。第三级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要根据上两级的领导和支持,并在其督导和评估下开展工作。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应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估督查,对朋辈辅导员进行培训,帮助朋辈心理辅导员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工作交流座谈会是朋辈辅导员之间相互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辅导工作的实效性。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上两级的指导下建立分层心理互助模式。
3.开拓朋辈辅导的新载体
社团组织是大学校园的一大特色,这些社团组织在学生中很受关注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社团中聚集着一些思维活跃,善于交往并且具有奉献精神和组织才能的优秀学生,是朋辈辅导的重要载体。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要积极与校园社团相联合,以社团为载体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了解并参与到朋辈辅导群体中,通过社团优化朋辈心理辅导员来源。丰富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正确地面对心理问题。通过社团这个载体,扩大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更好的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
不断加强朋辈辅导的网络载体建设,通过网络载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开通高校朋辈辅导员博客、论坛,让更多的辅导员参与其中,通过撰写心得、工作日志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朋辈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在与受助者进行交流时,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及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交流,使交谈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还可以实现跨校区辅导工作,以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凯旋.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
[3]王小芳.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
上一篇: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