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13 08:45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论文摘要:结合新课程方案的特点,指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zooay6号文件)和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宣部、教育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要求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这是继1998年“两课”改革之后所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一、新课程方案的特点
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其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这一调整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两课”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这一根本目标深人进行,其主要内容是: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进行近现代历史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精神;进行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适时地和经常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二)新课程方案的理论体系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核心、出发点和总结论。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从整体上,从相互联系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把它们孤立起来,就会使真理变成谬误。新方案出台以前,这三个部分一直是作为三门课程分别开设,彼此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这三个部分的理论有机联系到一起,从而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新方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门课,合并之后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三)新课程方案更加注重优化知识结构
新方案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避免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科内容的重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学部分:一是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内容有重复;二是政治经济学与邓小平理论学科之间的内容重复。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版本非常多,大部分是由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部分构成,其中,资本主义部分主要是《资本论》的缩写,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较少;社会主义部分则问题较大,原因在于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既要运用一般原理,又要区别于资本主义、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越性,而实践中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教材中市场经济理论、生产理论、循环周转理论都存在内容重复现象。合并后的“原理”课一程中,政治经济学部分只介绍了一般经济原理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放到邓小平理论中讲解,既避免了重复,又突出了两门课在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特色。
二、结合新方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面对的问题也很复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新课程方案,结合以往教学实践,认为今后“原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一)课堂讲授法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看,课堂讲授法仍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讲授法之所以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较快较好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就必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来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做到: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发展、新成果,体现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要把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少而精”的原则着重讲.授各章重点、难点和精华部分。为了避免在教学中只讲空洞的理论观点,缺乏实践教育,教师应深人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普遍关注的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认知转化为认同,从认同再升华为信仰。
(二)课堂讨论法
应该承认教师讲授法也存在许多缺点.,最主要的缺点就在于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方式,缺乏教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原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在“原理”课程教学中既要坚持教师讲授这个基本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适当采用其他教学方式来弥补教师讲授法的不足。其中开展课堂讨论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
1.根据教学内容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讨论题目。讨论题目最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或者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方法论功能。
3.选几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各组之间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讨论的过程是帮助大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层面用所学知识辨证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而且可以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一学法的主要环节包括:
1.选择典型案例材料。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要掌握案例的详细背景知识,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向学生介绍案例,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独立分析。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结合相关原理知识,深刻分析案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发表不同看法,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正确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对案例进行总结。总结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还可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课堂上的及时点评和切中要害的总结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原理,解决自身思想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也可以自觉地运用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正逐渐成为当前“原理”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的统一,力求提高“原理·”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
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信息的利用效率。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录像、声音、统计资料、文字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直观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大量信息资料来加深对抽象理论的认识。同时运用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内容,可以节省板书、挂图等时间,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先进的教学技术接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接受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能接收到丰富的知识和当前最新的资讯,同时通过动态化和形象化的画面,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多媒体课件通过向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开展电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有关的电影、录像,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
(五)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对“原理”课程来说,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学效果的全面性反馈。通过考试,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分析实际问题,使其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现行“原理”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是传统的主观题闭卷考试一这种考核方式的缺点是过于侧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机械记忆,理论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次上。因此,深化“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改进和完善现行“原理”课程的考试制度。找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检验该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在对以往的考试形式和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原理”课程的考核方式可具体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实行闭卷考试的同时,加大课程总成绩中的平时成绩比重,一般不低于50%;(2)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注重能力考核,可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或安排“小组论文答辩”等方式进行课程考核;(3)采取‘,平时成绩+期中论文式开卷考试+期末主观题闭卷考试”的综合测评方式,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这几种考试方式均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论文摘要:结合新课程方案的特点,指出今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zooay6号文件)和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宣部、教育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要求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这是继1998年“两课”改革之后所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一、新课程方案的特点
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其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这一调整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两课”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这一根本目标深人进行,其主要内容是: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进行近现代历史教育,培养和弘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精神;进行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适时地和经常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二)新课程方案的理论体系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核心、出发点和总结论。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从整体上,从相互联系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把它们孤立起来,就会使真理变成谬误。新方案出台以前,这三个部分一直是作为三门课程分别开设,彼此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这三个部分的理论有机联系到一起,从而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新方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门课,合并之后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三)新课程方案更加注重优化知识结构
新方案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避免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科内容的重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学部分:一是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内容有重复;二是政治经济学与邓小平理论学科之间的内容重复。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版本非常多,大部分是由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部分构成,其中,资本主义部分主要是《资本论》的缩写,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较少;社会主义部分则问题较大,原因在于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既要运用一般原理,又要区别于资本主义、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越性,而实践中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所以,教材中市场经济理论、生产理论、循环周转理论都存在内容重复现象。合并后的“原理”课一程中,政治经济学部分只介绍了一般经济原理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放到邓小平理论中讲解,既避免了重复,又突出了两门课在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特色。
二、结合新方案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面对的问题也很复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新课程方案,结合以往教学实践,认为今后“原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有效利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一)课堂讲授法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看,课堂讲授法仍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讲授法之所以是“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较快较好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就必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来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做到: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发展、新成果,体现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要把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少而精”的原则着重讲.授各章重点、难点和精华部分。为了避免在教学中只讲空洞的理论观点,缺乏实践教育,教师应深人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普遍关注的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认知转化为认同,从认同再升华为信仰。
(二)课堂讨论法
应该承认教师讲授法也存在许多缺点.,最主要的缺点就在于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方式,缺乏教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原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在“原理”课程教学中既要坚持教师讲授这个基本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适当采用其他教学方式来弥补教师讲授法的不足。其中开展课堂讨论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系列问题,使“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讨论的主要环节包括:
1.根据教学内容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讨论题目。讨论题目最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或者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方法论功能。
3.选几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各组之间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讨论的过程是帮助大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层面用所学知识辨证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而且可以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一学法的主要环节包括:
1.选择典型案例材料。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要掌握案例的详细背景知识,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向学生介绍案例,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独立分析。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结合相关原理知识,深刻分析案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发表不同看法,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正确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对案例进行总结。总结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还可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课堂上的及时点评和切中要害的总结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原理,解决自身思想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也可以自觉地运用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正逐渐成为当前“原理”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性、时代感和针对性的统一,力求提高“原理·”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
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信息的利用效率。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录像、声音、统计资料、文字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直观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大量信息资料来加深对抽象理论的认识。同时运用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内容,可以节省板书、挂图等时间,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先进的教学技术接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接受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能接收到丰富的知识和当前最新的资讯,同时通过动态化和形象化的画面,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多媒体课件通过向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开展电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有关的电影、录像,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
(五)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多元化的考试制度
对“原理”课程来说,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学效果的全面性反馈。通过考试,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分析实际问题,使其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现行“原理”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是传统的主观题闭卷考试一这种考核方式的缺点是过于侧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机械记忆,理论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次上。因此,深化“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改进和完善现行“原理”课程的考试制度。找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检验该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在对以往的考试形式和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原理”课程的考核方式可具体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实行闭卷考试的同时,加大课程总成绩中的平时成绩比重,一般不低于50%;(2)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注重能力考核,可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或安排“小组论文答辩”等方式进行课程考核;(3)采取‘,平时成绩+期中论文式开卷考试+期末主观题闭卷考试”的综合测评方式,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这几种考试方式均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